分享

【记忆中的知青岁月】(十三)在草原上被羊顶、被狗咬

 黄土地上 2022-06-17 发布于内蒙古

在草原上被羊顶、被狗咬

文 / 白  杨

真是笑死人了!这才叫没事找事。

那是在我们下乡的第一年,夏季的时候,我们几个知青帮忙给牧民的羊群打防疫针,因为每年都得打防疫针。所以让我们帮助牧民抓羊,抓一只打一只,进度不是太快,黄昏的时候,快打完了,有的人就起腻,不知道是谁,往羊的角上抹了大蒜,羊感觉到很蛰,但是又没有办法去痒,就没完没了的頂架,若拉想把它拉开,可是怎么也拉不开。

一下子,一只公羊冲着若拉就撞过来,若拉没来得及将手拿开,让羊撞了一个大跟斗,手指夹在羊角中间,差一点儿就撞断了。过后,手指头肿得不像样子,还需要到公社卫生院进行了包扎,很长时间,才好利索。

自打那以后,他们将自己放的羊,当成是自己的伙伴,哪只羊该剪毛了,哪只羊蹄子里夹了东西;哪只羊最捣蛋,都清清楚楚,这样,不但放好了羊群,也了解了羊群,慢慢的喜欢上了放羊这个活计。

每到了秋天的时候,羊上了膘,看到了那些肥肥的羊群,活蹦乱跳的羊羔子,心里乐开了花。

在草原上被狗咬的事儿,时有发生,也是刚刚去草原的第一个夏天。她们从公社往回走,事先就与特牧勒大叔约好,要去他家喝茶,等到了下午再去马群换匹马,就不用回去再来,路远还得赶夜路。

因为,从公社到牧民大叔家最近,为了让特牧勒大叔帮助她们到马群换马,她们几个人就跟着他往他们家走。

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渐渐地看到了大叔家的蒙古包,在他们的夏营盘里矗立着。

远远的看着,夏营盘里的蒙古包零星点点,大叔家座落在一个山坡上,蓬车停在羊盘的路旁。

羊群早已经出去了,周围的羊栅栏空旷素静,远远的看着,在阳光的折射下,在草原上泛起一层闪烁着的光环,层层叠叠如同缀上了金色的花一样,围绕在蒙古包的周围,仿佛是梦幻般迷漓。

她们走着,也许是到了中午的时候,若拉有一点儿犯困,一时间走在了其他人的前面。

来到了蒙古包前,若拉自行来到了大叔家的门口,下了马。

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原来躺在蓬车下面的牧羊犬,一下子窜了出来。

前爪搭在若拉的肩膀上,在若拉的腰上狠狠的咬了一口,若拉吓坏了,边喊边用马鞭打,想让牧羊犬走开。但是,牧羊犬却越来越凶猛起来。

就在这个千钧一发的时候,大婶从蒙古包里出来,赶紧拦住牧羊犬,让若拉进了蒙古包,牧羊犬不走,一直都在外面咆哮,等到了大叔回来,才把牧羊犬用铁链子栓住,它才安静下来。

若拉心想,真是够倒霉的了,遇到了这样的牧羊犬。

后来还是牧民大叔把若拉送到附近的牧场,让那里的天津医疗队的医生给若拉打了狂犬疫苗,才让大家松了一口气。

有惊无险,若拉又经过了一难。

从那天开始,若拉她们才明白了一个道理,草原上生活,在去陌生人家里的时候,一定要等到主人出来以后,才可以下马。如果主人不在家,就要远远的绕道而行,绝不能轻易地从门前走过。一定要把自己的安全放在心上才行。

(未完待续)

(本文图片由蒙古族学者巴特尔提供)

本期编辑  李洁

作者简介

白杨


白杨,女,蒙古族,退休教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从事教育事业三十余年。喜欢诗歌、散文,业余时间从事创作。

声明:平台文章为原创作品。允许转载和责编,授权转载请联系平台编辑并注明来源:“黄土地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