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苏木山

 黄土地上 2022-06-17 发布于内蒙古

闲话苏木山

文/С.Баатар

/谢巴特尔

老家乌兰察布与河北、山西的三省区接壤处有一个雄浑美丽的人工森林区,叫“苏木山”。

Улаанцав аймгийн Шинхэ шянгийн "Сум уул"(苏木山)

Өвөр Монгол болон Шанси, Хэбэйгийн заагт байрладаг. (Бээжингээс 260км зайтай)


“苏木”,古代蒙古语是“箭”的意思,因此,苏木山古时称箭山。
从汉史春秋至两晋时期叫雁门山。
到了大魏国(北魏)时叫蟠羊山。
苏木山地处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素有“鸡鸣闻三省”之称,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10公里,森林覆盖率78%,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最高点2334.7米是乌兰察布市的“珠峰”。七月盛夏,平均气温19.9摄氏度,是纳凉避暑的好去处。 
战国末年的著名的“赵匈之战”就发生在苏木山一带。
《史记》记载了赵国名将李牧在苏木山一带“大破匈奴十余万骑”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秦灭六国后,向北方迁移大量人口进行屯垦,并把原来的秦、燕、赵三国的长城连接起来,现在苏木山以西的古长城和烽火台还蜿蜒屹立在山川之间。
苏木山是拓跋珪先祖拓跋力微的诞生地。拓跋力微是鲜卑在兴和境内(长川城,今团结大五号土城子)建立政权的第一人。据《魏书·帝记·序记》记载,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老祖宗拓跋诘汾(后追封为圣武帝,即力微皇帝的父亲),率广大部族在南迁的途中,带领数万骑士在蟠羊山(今苏木山)打猎时和从天而降的仙女相遇。仙女与拓跋诘汾说,我是天女,奉玉皇大帝之命与你相见成婚。拓跋诘汾和仙女在蟠羊山(今苏木山)相遇成婚后的第二天,天女告别,并相约来年见面送子。第二年,拓跋诘汾如约来到去年打猎的地方,果然又与天女相见,天女将她怀中白白胖胖的男孩交给诘汾,并说这是你的儿子,好好抚养他长大成人,将来会子孙相承,世代当帝王的。这个孩子就是拓跋力微。魏书有记载:“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意思是说,诘汾皇帝没老婆,力微皇帝没有舅舅家。


北魏开国皇帝的先祖鲜卑首领拓拔力微居长川39年,经过征战,统一了鲜卑,并于公元258年迁都于盛乐(今呼市和林格尔)。晋太和六年(371年),魏太祖拓跋珪出生在参合陂(今苏木山北大同夭小城子,该地曾出瓦当,阴刻“盛乐郡”,就是有力的佐证)。晋太元十一年(386年),拓跋珪登代王位,起事牛川(即长川,位于团结乡大五号土城子)。为了扼杀刚刚诞生的代国,争夺代国王位,拓跋珪南巡时被他的叔叔拓拔窟咄包围在苏木山一带,史称“代谷之战”,此次战争拓跋珪以3万精兵的少数大胜拓拔窟咄8万大军,创造了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晋太元二十一年(396年),拓跋珪与后燕太子慕容宝进行了参合陂大战,威震北方。晋隆安二年(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今大同)即皇位,称道武帝。


历史上,苏木山森林遭到两次浩劫。
第一次是明朝洪武年间冯胜将军在苏木山屯兵时,怕林间隐藏敌军,于是下令大面积烧山,驱赶当地的蒙古牧民,并将古长城外150里地带的树木烧光,只剩下零星的桦树。
所以,在这个时候苏木山也叫过桦山。

第二次是“清准战争”时期,康熙西征葛尔丹,对苏木山进行了大规模,更加彻底的砍伐毁林……

1967~1968年那场黑风,整整刮了半年,黄土遮天蔽日,飞沙走石。此后,乌兰察布大部分地区都开始种树,再加上1980年以后的“三北防护林”工程,成就了如今苏木山的葱郁苍翠。

本期编辑   李  洁
作者简介:

谢巴特尔


蒙古族,内蒙古四子王旗人,蒙古国立某大学兼职教授,现任四子王旗文化研究会研究员。

声明:平台文章为原创作品。允许转载和责编,授权转载请联系平台编辑并注明来源:“黄土地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