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卖菜哥和他的梅子(上)

 黄土地上 2022-06-17 发布于内蒙古
卖菜哥和他的梅子(上)

夏勇康

        前几天又收到刘文的来信,可以说,我不用撤开看也知道他想聊什么。……

        这信是他从寒带寄来的,他用的纸是从前办公时的便笺,字迹撩草,显得水垮垮的,观念也有待商榷,但我还是看了三篇,几乎都能够背下来了。对于一个上点年纪的人来讲,这家伙还是有一股子坐看风云,笑谈人生的劲头了。——人不惧怕现在,可能担心未来,人若没有未来将是悲惨的。时间是以天,以小时,以分秒计算的,想要挨着把日子过下去,那寂寞又是何等的悲催呢?

        

最近几年难得与刘文见上一面,他退休后过上了“候鸟”般的生话。夏天去贵州,冬天去海南,一年到头在家的日子大概不会超过半年,不过我们一直有往来,他是一个沉静于阅读的人,除了获得一定精神享受而外,别无所求。他自以为可以沿着这样的路子走下去。——吃饭,睡觉,等死。然而,严冬过去,流水孱孱,冰雪消融,时值春暖花开之际,他的恋情却走到了尽头。


        作为朋友,在替他感到惋惜的时候,还能说什么唉?他今年也应该奔六了。

        就他的婚恋看来,除了我这种与他穿开裆裤就在一起的人而外,旁边的人不一定了解。别的不说,我认识他结交过的女友,我是说与他确定过恋爱关系的女友,大概有二三个吧!你可能会说,一个五十好几的人了,一辈子才恋爱过二三次,还欠缺经验呢?比较那些相处过几十个女人的多情郎,这太小儿科了,不值得拿来炫耀。是的,没错,其实他压根儿没有嘚瑟过。如果你把每一段恋情当作猎奇、甚至把耍小姐的经历也算在一起,刘文的恋情是少得可怜的。

        我理解的恋情不是用数量来衡量的,它注入了人世间的真善美,它融入了你的精神生命。在一起欢喜,离开后惆怅。假如只是沉溺于感观,并没有相应的内涵,醒二豁三的缺乏理性,一味地去追求肉欲,哔哩啪啦就过来了。那么,你就是接触过一万个女人,也不是我说的恋情。真那样,我们倒是应该静下心来问问自己,那与猫狗又有什么区别呢?

        刘文是一个专情的人,他懂得感情,珍惜每一段时光,老想用最真的心去碰到最好的人。正如村上春树所言,“这世间最好的爱情是,——我爱你,正巧你也爱着我。……”

        他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在信中是这样描述的,“我们都有刻骨铭心的少年,你还记得它的美丽吗?——学校在山上,古老的房屋隐没于高大的树林里,远远望去一片沉寂,像是睡着了。小时候上学总得走半个多钟头,午后的夏天,山城热得要命,我都想不起来那时候是怎样爬上山去的。好在有影子相伴,一前一后,要么我在前,要么它在后,我们交替着在炎热的风里穿行。路上没有行人,整个世界只有知鸟在呜叫,仿佛是在催促我加快脚步,边走边擦额头上的汗珠。有一次,我喘着粗气来到校大门,准备在一块石头坐下来乘乘凉风。突然间,一枝树杈子从天而降,吓我一跳,它就掉在我的眼前,来不及细看,那灌木丛背后便传来了'咯咯咯’的笑声。”

     

  “这是几个女生在戏闹,我认出有梅子在。她是一个俊秀的女孩,身材均称,走路慢而稳当。穿着白底红花的衬衫,把她的脸衬托得异常漂亮,笑起来比水果还甜。见我从她们身边路过,她低着头,有女生对梅子起哄的笑起来。她的脸霎时间比红苹果还红,我像是明白了什么?其实什么也不明白……梅子坐在我的前两排,我在教室里偷看她,发现她也在偷看我。嚯嚯!那是一种喜欢与默契,可是,我们还不到14岁,还是乳臭未干的孩子,年幼无知,谁也不知道拿这段恋情怎么办。——从此有了缱绻的情愫,朦胧的升发漂散于脑际。”


    几十年过去了,人生中的几件大事刘文一件也没有赶上。——升学,做官,发财都与他无缘,倒是兜兜转转的遇上了梅子,虽然时过境迁,那份珍藏在心灵深处的火焰还没有泯灭。

        后来刘文下岗了,在菜市场支了个小摊,天天在菜市场吆喝,“青椒,黄瓜,茄子,橘子与香蕉。”一吼就是十几年,其声音的宏亮程度比专业菜贩还嘹亮,也正是他的叫卖声吸引了梅子。那天上午有点阴暗,小雨时断时续,莱市场里却热热闹闹,梅子走亲访友的来到莱市场,一进门就听一个声音在卖“青椒,黄瓜,茄子与橘子与香蕉。”远远看见一个身作淡绿色运动装的家伙在摊上忙活,她加入了买橘子与香蕉的行列。

         橘子卖多少?

         四元一斤。

         香蕉多少?

         五元。

         

在这一问一答间,他们互相打量着对方,仿佛认识却又不知在哪里见过。梅子回到亲戚家里才恍然大悟,心跳七上八下,哪个人不正是刘文吗?对的,那个人是他。……她当即决定去找他,雨越下越大,走到半路上她又犹豫起来。照刘文信上的说法是,“见我沦落到卖菜为生,她都不好意思直接来认我,怕是显得冒昧,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从此后,她的心里并没有放下过刘文,经多方联系老同学,以聚会的方式才见面后,梅子很感概,急于想知道刘文都经历了些什么?他可是班里的帅哥,怎么就变成了一个小摊贩了呢?

        刘文说,“她就是报着改造我的念头涉入了这段恋情,我是什么人别人不清楚,你应该是知道的。”

        我确实了解刘文,学生时代不务正业,调皮倒蛋,长大后又变成了一个十足的书呆子。特别是最近十几年(又一个十几年,前有卖菜十几年,后有恋爱十几年,合称三个十几年),他的眼里除了书就装不进别的东西,那怕是天仙也动摇不了他对书的渴望。他没有把别人的看法和闲言碎语、乃至于羞辱放在心上,那些年他还在忙着的找钱的时候也没有放下过书本。白天卖菜,晚上看书,清晨进货。日子就在这个循环往复中溜走了,月复一月,年复一年,他非常恼怒,直到他觉得赚够了养老的钱。

        信中说,“当存折显示有七位数时,我便叹了一口气,这表明自己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梅子鼓励我干下去,我不反对拥有更多的钱财,但人生不是为了挣钱,够用就好。于我而言,享受生活才是目的,这些钱已经足够我去买到时间,买到自由了。我曾为生存所迫放弃了大半辈子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再让我放弃,一辈子就过去了,钱财再多又有何意义呢?我就是把全天下的钱都收入囊中,那不还是奴隶吗?——生命短暂,是时候退出了,亲爱的朋友,你是知道我在说什么的?”

       我当明白他的意思,也由此知道了他与梅子分手的原因了。梅子想从现实的角度去改造他,刘文则想从思想的角度去帮助她,在一起,彼此喜欢,彼此不合,最终弄出了个相爱相杀的局面。——乐曲是优美的,但却颤音四起。

     (未完待续)
平台其他原创文章链接

      扬一扬手吧,母亲
现实版的红高粱——二羊倌老汉和疙蛋奶奶的爱情
父亲,就是故乡的老屋

       窑洞温暖我一生

作者简介

夏勇康


夏勇康,男,59岁,重庆人,喜欢文字,一个在文学中逆生长的人,常寄花鸟于山水,蜉蝣于天地

柴米油盐百姓事,锅碗瓢盆皆文章。关注【黄土地文学】,体验有滋有味的生活。

【黄土地文学】投稿:

 邮箱136352905@qq.com       

 微信  L13848911998

你若喜欢本文,就在最后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哦!

声明:平台文章为原创作品。允许转载和责编,授权转载请联系平台编辑并注明来源:“黄土地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