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福林长篇小说】《村魂》(九)

 黄土地上 2022-06-17 发布于内蒙古

《村魂》(九)

王福林

桐树湾沉浸在哀痛之中,玉兰之死让全村人落泪。玉兰是个好媳妇儿,村里上年岁的人看着她长大成人,都为她的死而痛心惋惜,大家产生怨恨何彪和李二楞的情绪。玉兰善良贤淑,活了二十多岁,在村里没和任何人红过脸,她一生不知“吵架”二字是何滋味。她逢人非笑不说话,知大识小礼貌待人。她上进心强,唯恐落人之后。她和村里的姑娘媳妇儿以及婶子大娘们更是亲密无间,和她们处得很好。她敬别人五尺,别人敬她一丈,连村里人称的泼妇拉弟子平时对她也敬重三分,可以说村里大人小孩无不伸拇指夸她。然而如今玉兰死了,悄悄地离开大家去了另一个世界。人们仿佛不想承认这个事实,似乎是场梦。可事实上她确确实实地死了,她已躺在棺材里。她家院里搭起了灵棚,全村人都在一个接一个地跪在灵前为她烧纸,告慰着她的亡灵。冲天纸迎风抖擞着,全村人送上的供品摆满灵棚左右,整猪整羊整鸡褪洗的干干净净地祭奠在她的灵前,每家送上一个大花圈,摆整个院子。院子里一跪一片人,哭声惊天动地。

玉兰是个命苦人,幼年亡父,母亲因她不听劝阻嫁了何彪而郁郁不乐,于年前亡故。她只有一个妹妹玉花聘在了外村。玉花也是她妈抱养的。玉花闻讯赶来,跪在灵堂前哭死过几回。王家侄儿侄女们也哭得昏天黑地,让全村人跟着流泪抹鼻涕,满院子一片唏嘘。

何彪从把灵棚搭起那会儿起,跪在灵前再没起来,谁也拉不起他来,劝又不听。他象一个石雕似的一动不动地跪在那里,一跪就是一天一夜,不吃也不喝。何彪这般沉痛地哀悼玉兰,把全村人都感动了,怨恨他的情绪渐渐低落,怨恨李二楞的呼声却突然高涨。人们一致认为玉兰是死在李二楞手里的,都是因为他才使一个好端端女人而投河自尽。李二楞平时的人缘并不坏,村里谁家有个大事小事他都跑前涉后的帮忙,虽然爱与女人们调笑,爱打个伙计,村里象模象样的女人几乎都与他有染,其中的原因没人能说得清,他是一个既让人恨,又让人爱的村长。他确实爱搭伙计,可这并不影响他的声誉,因为人们从不把搭伙计看作是一种缺点,某种时候还认为是种能耐与本事。但玉兰之死让人们的看法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咋也不敢相信玉兰会看上李二楞,说给鬼也不信,这其中肯定有蹊跷。果然不出所料,待人们弄明白原来是为了何彪那笔贷款,或说是为了保住养鱼场,甚至说为了何彪的事业,玉兰才在李二楞的纠缠下,不!可以说是在他的要挟下,她屈从了。真相大白后,人们能不痛恨李二楞吗?后套人最讨厌的就是那些用卑鄙手段强迫女人睡觉的男人,在他们的观念中认为,女人只要是自觉自愿,哪怕明铺暗盖也是天经地义的,没有人能够管得了。倘若一个男人强迫了一个女人,或说得肮脏一些,如“强奸”的话,那么这个男人会让所有的男人女人大人小孩耻笑,把他当一头驴去看待,他便永远在人们面前抬不起头来了。

玉兰属于被迫无奈这类,李二楞趁人之危强迫玉兰与他发生关系,村人无不愤慨。

可话说回来,李二楞毕竟是一村之长,他一直是很有威信的。何况当玉兰投河自尽之后,他竟敢当着全村人的面向何彪认错,并将菜刀递给何彪,愿以死来抵偿玉兰的性命,情愿以死来洗刷自己的罪过,那种不惧生死的气度和那场面把在场的全村人震慑了,大家无不为之而感动。何彪当时也真想一刀宰了他,既可解了心头之恨,也可雪耻,还能在村人面前争回自己的面子。血气方刚的何彪应当动刀的,但他没有,而是夺刀在手扔进河里,离开河堤回村给玉兰找衣服去了,当他返回半道时,李二楞让人把玉兰已抬了回来。

李二楞亲自为玉兰搭灵棚,穿衣服入殓,并在一旁默默地守灵。一个年过半百的人,胡子拉茬两眼挂着眼屎,眼珠子熬得血红,一夜之间便消瘦了许多,脸黑板着像块碳,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让村人感到可怜而又同情。何彪本不想让李二楞插手玉兰的丧事,但见他如此真心,也便不去管他。

玉兰尸体被打捞上来的当天下午,河头镇乡党委书记刘换和副书记苏茂林进了桐树湾,他俩没有到玉兰灵前去,也没有到村长李二楞那里,而是直接到了村支书赵瑞家。赵瑞家在村子西头,两辆摩托车穿村而过时惊动了何彪院内围观在玉兰灵前的村民,有人涌出院子来看,发现是镇党委书记刘换和副书记苏茂林时,人们立即交头接耳起来,大伙儿认为在这个节骨眼上党委书记进村,肯定是奔玉兰这事来的。可刘换和苏茂林没停车,一溜烟地开往支书赵瑞家去了,人们又议论说两位书记是顺便来村视察的;根本不是为玉兰的死而来。

村支书赵瑞是继刘换之后任村支书,刘换当支书时,赵瑞是村长。刘换提干到镇里时,他提议让赵瑞当支书,当时赵瑞有点胃疼的毛病,人又上了些年纪,不愿再劳碌,想就此连村长的职务一并推掉。赵瑞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他从二十岁当生产队长开始到现在,几上几下,从生产队长到大队长,大队副支书,村支书,断断续续干了几十年,对农村工作有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工作踏实肯干,群众威信很高,是个难得的好干部。可近一个时期他想撂挑子了,其原因主要是与李二楞不合股。他们是两种类型的人,想不到一起,拧不成一股绳。他与李二楞矛盾的起因是从何彪的养鱼场开始的,按赵瑞的主张,利用镇里下拨的扶贫款,然后再号召村民集资,利用这大笔款子将村里这段旧河槽重新修造,修造成一块一块的养鱼池,要搞精养鱼,这样可以大量利用水资源,也可帮助村里一部分人脱贫,同时也把上级下拨的扶贫款用到了实处。可李二楞不同意赵瑞的意见,他认为不是村里人谁想养鱼就能养成的,那得有本事的人才可能干成,而且李二楞认为精养鱼太费钱,村里人还没人能掌握精养技术,怕是劳命伤财。为此两人吵过几次,后来赵瑞让步了。李二楞为何彪办理了扶贫款,而且把儿子李保明派到鱼场打下手。赵瑞心里豁然开朗,他明白李二楞是有私心的,至少他在何彪名下是有好处的。可他并不知道李二楞暗中与何彪合伙之事。如今出事了,李二楞就应该是间接地害死了玉兰,此事惊动了全村上下。赵瑞身为村支书,村里出这么大的事,而且是由村长的不轨而引发的,做为支部书记他能没有一丁点责任吗?按理说赵瑞与李二楞正处不和阶段,他应该幸灾乐祸,趁机将李二楞搞掉算了,可他不这么想,他不会干那种落井下石的勾当,应当说他是个正派人。

玉兰死了,赵瑞到灵前落了一场泪,痛惜玉兰竟这么香消玉殒,从此离开这个眼光缭乱的世界。

刘换和苏茂林两辆摩托开进院时,赵瑞正和三老汉唠叨玉兰之死,一见镇里两位书记来了,忙着下地出门迎接。三老汉也跟着出了门,和两位乡领导寒喧两句出院要走。

本期校对  贾秀琴
本期编辑   李  洁
作者简介:

王福林


王福林,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中篇小说《良心楼》,载于《中国作家》1989年第六期小说头条,获内蒙古自治区“索龙嘎”文学奖。1992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创作研究班,毕业后留内蒙古文联工作。1993年,中短篇小说集《良心楼》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年长篇小说《荒魂》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出版后被书商反复盗印。《村魂》由海南国际出版中心出版发行。接着《情迷》《凡尘》《河魂》等八部长篇小说陆续出版,在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网上连载小说有:《女人的青春岁月》《土作家》《煤山复仇记》,均在“中国作家网”连载,得到广大网友的一致好评。 

    《村魂》是作者九十年代初的一本畅销书。

柴米油盐百姓事,锅碗瓢盆皆文章。关注【黄土地文学】,体验有滋有味的生活。

你若喜欢本文,就在最后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哦!

声明:平台文章为原创作品。允许转载和责编,授权转载请联系平台编辑并注明来源:“黄土地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