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杰锋 ‖ 好东西永远是好东西,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色,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失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忘记这份发自心底的感动。

 心河之舞 2022-06-17 发布于西藏

~~~~~~~~~~~~~~~~~~~~


◎  听雨两首

~~~~~~~~~~~~~~~~~~~~

1、听雨(在拉萨) 

雨还在下

未停

深深浅浅的脚步

把所有的祈盼

都收了起来

天还没有亮

拉萨夜雨

是不会提前离场的

她有充足的理由

接着诉说

云的厚度深不可测

昨天,是这样

明天,也是这样

必须适应的

是我们自己

独立窗前

我想把半生的过往

全都忘掉,雨声

是一个结束

也是一个开始

2020年7月11日

2、听雨(在赤峰)

少年听雨萌萌中
    不是春风,胜似春风
    乱云飞渡仍从容

    壮年听雨山崖上
    进也惆怅,退也惆怅
    誓将热血舞平阳

    而今听雨隔窗前
    苦也一天,乐也一天
    半生得失方寸间

    他年听雨向何方?
    兴也无妨,衰也无妨
    诗书半盏任铿锵

2015年春于塞北红山

关于听雨这个话题,这是我第二次涉足。第一次是五年前,那时我还在赤峰市工作,一个周末,雨疏风骤,在阳台上边喝茶边听雨,便写下了那首歌词。为什么说是歌词呢?因为它确实不太像诗,而且后来还真被鹏飞兄谱上了曲,唱成了歌。第二次就是在昨天,淋淋漓漓的雨,下了一夜,我早晨起来时,一点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因为天还没亮,我就站在窗前发了一会儿呆,碎片式的想法,不时地蹦进脑海,于是,就有了那首我也不知道什么主题的诗。

其实无论是前一首还是后一首,灵感均来自那首千古名篇,宋代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首词我非常喜欢,每次读起来都感同身受。作者看似在写雨,实际在写人生,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好东西永远是好东西,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褪色,不会因为环境的改变而失准,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不珍视这份发自心底的—感动。

细心的读者一定会发现,《听雨(在赤峰)》有浓浓的仿蒋捷痕迹,没错,少年、壮年、而今……时空的分类手法与《虞美人·听雨》一模一样。不同的是,我加了一段关于“他年”的表述:他年听雨向何方?兴也无妨,衰也无妨。诗书半盏任铿锵。那时,我并不知道会来西藏工作,只是隐隐地感到,我的人生,可能会再度走进漂泊。现在回想起那个有雨的午后,也是百感交集,“他年”已尘埃落定,“诗书”要继续争取。还是那句话:兴也无妨,衰也无妨。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得起组织、对得起职责、对得起自己,也就够了,不用订太高的目标,脚踏实地,最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