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上面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求在我,不独得道德仁义,亦得功名富贵;内外双得,是求有益于得也。若不反躬内省,而徒向外驰求,则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内外双失,故无益。明朝末年福建有个年轻人叫张文启,跟一个周某人,有一次为了逃避盗匪躲到山上。结果他俩在山洞里面遇到一个少女,相貌美丽端庄,少女见到这两个男人进来了,仓惶往外逃。张文启就跟她讲,你不要害怕,我们不是恶人,外面盗匪很多,妳出去恐怕会遭灾难,我们不会冒犯你的。这女子听了之后,看到张文启说话举止也不像坏人,心才稍稍安稳一些,就没有出去。结果到了半夜,那个周某人按捺不住,就要非礼那个少女。张文启立刻就拉住他,摁住他,不让他造恶,一直到第二天早晨,张文启一直没睡,就看着这个周某。到第二天,张文启觉得周某在这,对这女子也是个危险,就拉着他出去。出去外面走了一圈,知道土匪已经离去,就邀同村中父老,到山洞中把少女领出,并问明其父母里姓,托村老送这位小姐安返家中。 过了不久,少女的父亲黄老先生,请人至张家说媒,因为感谢张文启的恩德,办了非常丰厚的嫁妆,把那位美丽的小姐嫁给他。结婚后夫唱妇随,生活极为美满,后来生了两个儿子,长大后都状元及第。经典上说:'不邪淫者,得如意眷属报。’ 以上昭彰的事实,岂不是最好的印证吗?〔按〕那位周某的报应肯定不久也会降临,可惜没有记载,无法了解详情。你看,当初一念心是正的,见色不起淫心,没想到保护的原来是自己的妻子。如果当时张文启见色起邪心,等于侵犯自己的妻子一样。古人有句话说得好,「美色人人爱,皇天不可欺,我去侵人妇,人来犯我妻」,一报还一报。所以古人提醒我们,见美色刚起欲望的时候立刻要提起正念来,要把她对方想成自己的女儿或者自己的妹妹,替对方着想,假如对方是自己的妻子怎么办?是自己的女儿怎么办?这样将心比心,这个邪念就可以顿息,可以停止。古时有个谚语讲得好,「劝君莫借风流债,借得快来还得快,家中自有代还人,你要赖时他不赖」,这些都是给我们最好的提醒。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这句是教导我们戒邪淫之心,见到美貌的女性如果起了邪念,将来报应,这里讲『报在妻女』,报在自己的妻子、儿女身上。当然这条表面上是对男性来讲,对女性同样也适用,如果是女的邪念邪行,则会报在自己的丈夫、儿女身上。康熙癸卯年,池州闹水灾,有一个船夫驾船救下一名少女。船夫见这名少女长的十分漂亮,便起了非分之心,想趁人之危,侵犯这位少女。少女极力反抗,跳下水中才逃过船夫的侵犯,后来在水中遇到一棵树才得生。第二年,女子嫁到他村,在完婚后的第二日,女子看到了丈夫的父亲,才发现其人正是当年水灾之时要侵犯她的船夫。她心中大恨,痛哭流涕的告诉送嫁的家人,随后自缢离去。(后来女子的娘家与婆家打官司,这件事才被人们知道。)色,这种业一般人最容易犯,这种烦恼可以讲是最大的。它比起杀业、比起偷盗、比起妄语来讲,心更难克制,所以犯这种业得到的果报一定比杀、盗、妄语来得更重,败坏自己的德行一定更加严重,灾祸也会更加惨烈。一般人见到美色,刚刚入眼的时候就会动心,所谓「见色而起淫心」。邪念一起,那种思慕、贪求的念头念念相续,深深固结在自己里面,不能够自己解除,就导致造业受报,很可怜!这个念头一起,虽然身没去做,已经陷入邪思欲念当中,心中的光明天理已经不存在了。在王阳明先生的一个弟子叫做王龙溪先生,有一天遇到一个人向他请问,这个人平时很好色,他就向先生请教,「我如何能够断自己的淫念?」王龙溪先生就和他打个比喻,说「如果现在有一个酒店,一个房间,你知道这个房间里面有一位绝色佳人等着你,你会怎样?」「我一定要去」,可能走路不够快还要打的士去。去到打开房门一看,见到这个绝色佳人不是别人,就是自己妹妹或者是自己的女儿。王龙溪先生问,「这个时候你一片淫心会不会忽然间就停息下来?」这个人想想,是!这个时候一定会烟消云散,好像冷水泼头,绝对不会再有邪念。王龙溪先生和他讲,「所以淫念本是空,只是你的一个妄念来的,它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这个念头不会变化那才是真的,真是不变的,虚妄的才会变化。你是什么?误认妄为真,念头一转它就没了。你说淫念没办法停止下来,就看你能不能够转,一转就没了。要转一定要对道理明白,而且对这些道理要深刻在心里面,境界现前你才提得起来。要知道邪淫报应之惨,我们现在看到社会上这些新闻报导差不多天天都有,惨不忍睹,令人发指,报应就在眼前。现在这些所谓因贪色而身陷囹圄的案子,太多太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