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的馈赠

 子衿xdugitbytl 2022-06-17 发布于河南

母亲的馈赠

作者 风中陌客

     母亲很平凡,很平凡。她那张脸,几十年来任凭岁月“洗礼”,从不曾修饰过,因此不到60岁上,已经蒙上了一层黄垢,怎么洗也洗不干净。她大字不识几个,大抵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和十个阿拉伯数字,因此她说话也不大漂亮,常常把一件美妙的事情说得虎头蛇尾,也时常把一件平常小事说得令人惊骇。她没有出过什么远门,最远的地方是到达河南的商丘。   

    那还是在我上初中的时候,爸爸生病了,在家里养病,她就和同村的一帮人去河南商丘的窑厂里打工,一干就是三年。也是在那三年里,她学会了织毛衣、织鞋,她给爸爸和我们姐弟三人每人织了一套毛衣毛裤,唯独没有给她自己织。记得给我织的是一件粉红色的休闲版毛衣,我至今还记得那细密的针法及那点缀其间的白色小花。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那件毛衣曾给我带来了在伙伴面前炫耀的荣光,也让我在那个叛逆的青春年代里感受到了母亲浓浓的爱意。

    那时候每个村里只有一两台电话机,母亲十天半个月才打一次电话回来。记得那时每次碰见邻居李大叔,总是一次又一次的叮嘱他:“妈妈打电话的时候你喊我们声音一定要大一点,省得我们听不见,你以为我们不在家。”和蔼的李大叔总是呵呵笑着说:“知道了知道了,要不我回头拿个喇叭趴在你家院墙上喊。”正在一旁玩耍的弟弟赶紧跑过来递上它的小喇叭,激动地说:“大伯,大伯,就用我的小喇叭吧,我的小喇叭可响了。”在场的人都笑前俯后仰。

    小时候我不懂得窑厂是什么样的,只知道那是个很远的地方,要坐火车,我曾经很羡慕妈妈,心想着自己长大了也要坐火车去很远的地方。后来从大人们聊天中得知那里的活儿有多苦有多累,根本就不是女人可以干的活,这时我又对妈妈充满了敬佩和愧疚。于是在家里,我拼命帮爸爸干活、料理家务,以此来减轻我的负疚感。

     三年后,母亲“失业”了,她又不得不在家里做一个菜农。种菜看是没有什么难的,但是每天从早到晚不辍劳作,挖地锄草撒种子拔菜、卖菜,一年四季寒来暑往,没有清闲的时候。特别是冬天的时候,天气异常寒冷,手揣在袖筒里才能勉强感觉到一点温度。一些顽皮的孩子穿着破棉鞋在池塘的冰面上来回奔跑,如履平地。我是非常怕冷的,一到寒假的时候,我就蜗在被窝里不愿起来,母亲也从来不叫我,有时还把饭端到床头。她也不说什么,总是那么默默端来饭,说一声:“吃饭了。”过一会儿看我吃完又默默把碗拿走,我就这样享受着母亲给我的优待,满足而甜蜜。

    小时候看到有一个伙伴的手冻得红肿又溃烂,我就好奇地问“你的手怎么成这样呢?”那伙伴叹着气说:“别提了,你不知道从地里挖上来的菜有多凉,昨天我家择了一架子车的葱啊蒜啊白菜呀芹菜呀,天天这样弄,手不冻坏才怪呢。哎呀,我这手给狗狗都不啃。”我忍不住笑了,也不敢再说什么,只是在心里对母亲充满了感激。因为有多少个夜晚在昏黄的灯光下,父亲母亲还在那里择菜捆菜,只是他们从来不叫我。其实那时我已经十多岁了,又是家里的老大,那些手头的活,我是会做的。父亲有时也会叫我帮忙,只是母亲常常以天气冷或者读书写字为由,不让我做。现在想想,我真是太幸福了,有这样一个勤劳能干又对我百般宽容的母亲。

     因为母亲的勤劳能干,我家的菜园一年四季总是郁郁葱葱,为了能够把菜更多的卖出去,父亲每天骑自行车到外乡去赶集,母亲就挑着担子在家乡的集上叫卖。(因为农村是隔一天一逢集,所以有的乡逢单,有的乡逢双。)就这样,母亲每天下午和夜晚择菜,逢单的时候上午卖菜,其他有空闲的时间,她又忙着料理家务,她就像一只大型的陀螺成天转个不停,我则负责在家里领着弟弟妹妹玩。有时弟弟妹妹想妈妈了,他们就跟着母亲屁股后面转个不停,我也就不得不跟着弟弟妹妹后面东南西北、屋前屋后的转个不停。

     作为一个菜农,只要勤劳能干,日子总归过的去。可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母亲这样,有一些懒惰的家庭,也常常过的朝不保夕。他们常常到我家的田间地头去拾菜叶,母亲看不下去,就常常把园里长得嫩歪歪的青菜给他们。时间长了,吃我家的菜好像成了他们理所当然的事情,我发现做饭的时候经常有人到我家菜园里去拔葱扒蒜挖青菜,有时连招呼都不打一个。我替母亲鸣不平:“他们自己不会种吗,凭什么老吃我家的。”母亲总是淡淡地说:“随他们去吧,又吃不了多少,吃完了,我们还会种。”可我心里一直愤愤不平,怪母亲太“懦弱”。十多年后,父亲去世,我们不在母亲身边,左邻右舍常常帮衬母亲,帮她解决了好多生活难题。我突然释怀,一下子明白了邻里间的相处之道,也更加地敬佩母亲。

    母亲现在60多岁了,依然一个人领着一大家子人生活,日子虽然艰难,但她始终勇敢的面对,不叫苦,不叫累。她还是每天起早贪黑的种菜卖菜,只是不再挑担子,而是换上了电动三轮,这下她就像长了翅膀一样,能跑到几十里外去。她拉扯着三个孩子,是远在外面打工的弟弟的强大后盾,也是我们精神上的依靠,心灵的港湾。人常说“有母亲在人生就有来路。”是啊,无论我们在世间经历多少风雨,无论我们有多少子孙后代,只要有母亲在,我们依然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作者简介

 黄国红昵称风中陌客,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淮滨外国语学校,喜欢听音乐、旅游、读书、写作,愿和你一起分享生活的美。 

编辑依旧

审核子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