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 藏 、投 稿 请加微信联系小庸:23169257 本图文由艺术家本人投稿 

艺术风格以具象为主,创作多以“赛博”、“科技”为主题,擅长各类绘画与雕塑技巧,长达五年的本科学习生涯为雕塑创作打下扎实基础,同时也进行油画、数字雕塑、动画等其他领域的创作。 1996年出生于上海市 2019年毕业于上海美术学院雕塑系 2021年毕业于上海美术学院(研究生) 导师:张海平教授 研究方向:3D技术在雕塑艺术中的表现与意义 主要参展经历:2017年 第二十一届上海艺术博览会青年艺术家推介展(上海艺博会) 2019年 上海美术学院研究生线上毕业展 (云端美院)2019年 正青春——第十五届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刘海粟美术馆)2021年 朋满箔满——黄盒子开放展 (喜马拉雅美术馆)2022年 “Ice Edge”艺术活动 (44KW Club)获奖经历: 2017年 与黄赟喆、陈运华共同运营的“穷画舍”获得大众点评网“2016最具特色美术机构”称号 2021年 与合伙人所经营的“裂·画室”评为黄浦区美术热门榜第一名

| 导师寄语 | 志成在雕塑上各方面皆表现优秀,并取得了较好学习成果。他的毕业作品获得了今年上海美术学院的“优秀毕业作品”称号。他撰写毕业论文以艺术表现形式中的雕塑和 3D 技术为选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他擅长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与研究,能够从现实的角度结合自己的观点阐述问题。其论文对当代中国3D雕塑的艺术创作具有很好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相信他能坚持自己的艺术道路,未来可期。 ——上海美术学院雕塑系 · 张海平教授  灵感来源:首先我两年前爱上了BJD娃娃的手工制作,这种娃娃造价高昂, 外形高贵精美,其逼真的外表与其从内而外透露出的艺术气息让我爱不释手。这种娃娃对艺术家的手法、工艺要求极高,后期也需要特殊的上色手法。也便是因为前两年的BJD娃娃制作经历,我才能做出如此真实雕塑。可能也是因为之前做创作BJD娃娃,再加上自身喜欢赛博风格的作品, 于是最近便开始进行这种类型的创作。而切割、解构的形式则是我对这个时代进行发问,我希望通过这种特殊的创作形式和材质语言, 创作出能够引起观众反思与共鸣的作品。作者 | 曹志成 材料 | 光敏树脂、色粉 尺寸 | 50×50×12cm×1件 年代 | 2022年 ▼ 《解构人像之二》 作者 | 曹志成 材料 | 光敏树脂、色粉 尺寸 | 50×50×20cm×1件 年代 | 2022年 ▼ 《解构人像之三》 作者 | 曹志成 材料 | 光敏树脂、色粉 尺寸 | 50×50×18cm×1件 年代 | 2022年 ▼ 作品介绍:《解构人像》系列作品是一组对未来及数字时代发问的作品。在数字时代,当我们在解读由代码组成的内容时,这个时代也在解构着我们 。铺天盖地的大数据分析、人们被贴上一张张标签,被拆解得支离破碎。作品运用超写实手法,体现了“恐怖 谷效应”,让人不寒而栗,而镜中也反射出观者本身,暗示自己也成为了这个解构时代的一部分。 《Cyber Crush》 作者 | 曹志成 材料 | 数字作品 年代 | 2022年 ▼ 《SUDDEN》 作者 | 曹志成 材料 | 树脂、机械轴承、不锈钢板 尺寸 | 28×18×25cm×1件 年代 | 2022年 ▼ 
作品介绍:此作品是超写实雕塑与科技的结合,随机转动的眼球由机械轴承和计算机程序控制,隐喻当下大数据监视着人们的行为,一次眼球转动这样细微的动作都经由代码操控,讽刺了后科技时代人类对AI技术的滥用,探讨人与科技共生的主题。 
《INFINITY》 作者 | 曹志成 材料 | 树脂、机械轴承、不锈钢板 尺寸 | 80×90×180cm×1件 年代 | 2022年 ▼ 
作品介绍:《INFINITY》是一件由冰冷金属与3D打印树脂组合的动态雕塑作品,作品主体随为人像,但是却失去了“动物”的属性。作品眼部保持着24小时的转动,象征着工业世界流水线般的生产状态,讽刺了科技时代部分人类成为了数字傀儡的真实状态,同时预示着人类与科技之间“驱动”与“被驱动”的未来生活状态。 
《Mood》 作者 | 曹志成 材料 | 树脂、不锈钢板 尺寸 | 60×100×30cm×1件 年代 | 2022年 ▼ 
《Mood》 作者 | 曹志成 材料 | 油画 尺寸 | 80×120cm×1件 年代 | 2022年 ▼ 
作品介绍:《Mood》是一件探讨未来赛博格与人类共生共长的作品。作品主色调采用了金属镀鉻色, 将金属银和代表赛博主义的蓝紫色结合,给予观者感官上的刺激,同时隐喻在数字时代,人们被科技所反作用下的景象,暗示每位观者都是科技时代下的参与者。 《众生万象》 作者 | 曹志成 材料 | 石膏 尺寸 | 可变尺寸 年代 | 2021年 ▼ 
作品说明:此系列作品是一组由作者进行默塑的十二件头像雕塑作品。整个过程从泥塑制作到翻模、打磨,全部由作者一人参与,充斥着个人情感与气息。《众生万象》意在利用艺术的手法刻画世间百姓的情绪写照,并加以展出。值得注意的是,在日常的雕塑中,我们通常都是对照着模特进行塑造,而这组作品则反其道而行之,先是通过默塑,将个人情感注入雕塑之中,然后再去生活中找寻对应的“模特”,整个找寻过程也是艺术创作的一部分,隐喻在艺术创作中的辩证思想,不可定势思维。 《风向标》 作者 | 曹志成 材料 | 树脂 尺寸 | 80×40×15cm 年代 | 2018年 ▼ 
《斑痕》 作者 | 曹志成 材料 | 金属 尺寸 | 107×42×120cm 年代 | 2018年 ▼ 
作品说明:这个作品最终定位在斑马低头的姿态上,从正面观去,作品呈倒金字塔型,摆脱了负重感,给人焕然一新之感,由于金属的承重能力,让作品仅仅通过与基座的一个连接点而实现当前的摆放效果,给人一种特殊的失衡感,同时又给予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马头密而精致,颈胸疏而宽松,这种疏密关系的处理给作品增添了几分动感活力。作品所有边缘部分皆用电焊纹修饰,抹去了其裁剪过后锋利切口的痕迹,让其显得更生动灵动。 
《情绪系列之一》 作者 | 曹志成 材料 | 树脂 尺寸 | 21×16×40cm 年代 | 2018年 ▼ 

《情绪系列之二》 作者 | 曹志成 材料 | 树脂 尺寸 | 21×24×44cm 年代 | 2018年 ▼ 
《情绪系列之三》 作者 | 曹志成 材料 | 树脂 尺寸 | 60×25×122cm 年代 | 2019年 ▼ 
《解构人像》 作者 | 曹志成 材料 | 数字静帧 尺寸 | 可变尺寸 年代 | 2021年 ▼ 《万境》系列 作者 | 曹志成 材料 | 数字静帧 尺寸 | 可变尺寸 年代 | 2022年 ▼ END 
推介毕业生
(按发布先后排序 点击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