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 | 原来延时摄影是这么拍的!

 新用户96181648 2022-06-17 发布于北京
  延时摄影和快放有什么区别呢?  

图片

快放是指通过前期不间断录制视频,然后把画面加速,从而得到时光流逝的效果,而延时摄影是在真实世界中抓取关键帧,再把关键帧制作成视频。

为什么现在基本都是采用延时摄影,而不是快放的方式呢?

假如我们想用一个30秒的视频来表现现实世界中十个小时之内发生的影像变化,采用快放的方法将10小时的影像录制下来,需要克服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摄像设备的续航问题。
第二,数据量极大,难于存储。
第三,后期制作的剪辑、渲染、储存、压力非常大。
第四,很多单反相机对视频录制的时间有限制。

于是摄影师想了一个办法,也就是延时摄影,抓取不同时间的关键帧,省电同时,也省去非常多的后期麻烦。

图片

  如何计算拍摄数据  

图片

那我们在拍摄延时摄影的时候,如何知道需要拍摄多少张相片,以及每两张相片的间隔时间呢?可以使用下面的方法计算出来。

一,把最终成片的时长换算成秒。假如成品的时间为30秒。
二,把所要记录的真实世界的时间跨度换算成秒。假如拍摄的时间为10小时,即36000秒。
三,用成片时长乘以每秒24帧,得出所需拍摄照片的总数。案例中,30秒*24帧/秒,计算得出720张相片。
四,用真实世界时间长度除以照片总数,得出每两张照片之间所隔的时间间隔。比如36000秒/720张,得到50秒的时间间隔,因此在这个案例里,每隔50秒拍摄一张,拍摄720张相片就可以得到我们的素材了。

完成拍摄后把照片导入后期软件制作视频。现在比较常用的软件LRTimelapse,想知道如何使用可以关注我们公众号:单反摄影技巧,回复延时摄,获取相关信息

图片
  大范围运动延时摄影,如何计算机位距离  

图片

像这种带移动的延时摄影又该如何计算呢?

图片

图片

其实很简单,在上面的计算基础上,计算出出发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用这个距离除以照片的总张数,就能得到每两次拍照所需要的更换机位的距离。

图片

学会了吗?建议收藏起来,以后一定会用到。


(本文部分图片和文字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