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五律.看山》

 闲庭斋阁 2022-06-17 发布于浙江

1955年夏秋间,毛主席来杭州工作、休养,医生根据他的年龄和身体状况,安排游泳和爬山等活动,多次登西湖附近名山,如南高峰、北高峰、莫干山等,登南高峰后,写诗一首。

毛主席《五律.看山》

五律.看山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飞凤亭边树,桃花岭上风。

热来寻扇子,冷去对佳人。

一片飘飖下,欢迎有晚鹰。

北高峰,杭州灵隐寺后,为环西湖群山之秀美者。

飞凤亭,在杭州东南凤凰山。

桃花岭、扇子岭,在西湖附近。

佳人,有手迹写“美人”,指美人岭,为了协律,有手迹写“佳人”,正式发表时为“佳人”。

晚鹰,指灵鹫峰,鹫,鹰属,灵鹫峰又名飞来峰。

首联,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

起句直写山势,“开门见山”,三上,表示一而再,再而三,指多次,一望空,一望无余,尽收眼底。

颔、颈二联,指点周围群山,运用形象思维,写各山特征之物,凤凰择树而栖,故写凤凰山写“树”;花香随风,故写桃花岭写风;扇子拂暑吹凉,故写扇子岭用“热”字;美人(佳人)矜持,故写美人峰用“冷"字。

颔联山名在句前,若颈联山名也放句首,有失之板滞,所以颈联山名放句末,但“扇”字与“美”字在句中又不合声律,故将美人改成佳人使之合律。

尾联写傍晚下山所见,路经灵隐寺旁,晚鹰,指灵鹫山,在灵隐寺旁,又名飞来峰,为了押韵,写成晚鹰,“一片飘飖下,欢迎有晚鹰”,活脱而富诗意。

这首诗与当时在杭州写的另外三首诗,于1993年《党的文献》中公开发表,写作时间校订为1955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