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平稳|陕西齐白石艺术研究会首届作品展观后感

 乡土蓝田 2022-06-17 发布于陕西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散文 / 诗词 / 小说 / 情感 

齐门桃李发新花

黄平稳

刊于《陕西工人报》复字第796期1989年8月3日第四版

    日前,陕西齐白石艺术研究会首届作品展在西安美术家画廊展出。我怀着先睹为快的心情前往观赏,果然一饱眼福。

 陕西齐白石艺术研究会是今春才成立的群众艺术研究团体,现已拥有会员上百名。他们以在陕的白石门下和白石艺术爱好者为主,大多数是勤奋耕耘、自学成才的中青年。研究会以弘扬白石艺术,振兴民族精神,繁荣祖国文化为宗旨,创作了一批师法齐翁艺术风格的书画佳作,为举办“首展”奠定了基础。

首届作品展共展出绘画、书法、篆刻作品103件,入画的有花鸟、虫鱼、山水和人物,特别是几幅虾与花卉的画作,明显地表现出师承齐翁画风的特色: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练质朴,色彩鲜明热烈,绘花卉阔笔写意,描草虫纤毫毕现。展品中既有写意画,又有工笔画,透示出作者们对齐翁艺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既有统一的共性风格,又有各别的个性追求。

 展厅打头的作品是齐超所作的“白石老人像”,活现出这位一代大师的独具丰采。只见他头戴一顶毡帽,胸飘三绺银髯,目光深邃而明亮,神态潇洒而安详,令人肃然起敬。第二件是一帧书法,上书“妙在似与不似”六个草体大字,这显然是限于尺幅,从齐白石论画名言--“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中节录出来的。齐翁这句名言,见解精辟,概括了他数十年为画经验的真谛,读了让人过目铭心,思之再三。

在内厅正墙中央,悬挂着唐光明创作的一幅《百虾图》。从总体上看,气势磅礴,剑拔弩张,好似千军万马在战场上混战厮杀;从个体上看,又须眉兼备,形态各异,相当逼真而清晰。展挂在内厅左侧的“书道歌”,是一篇揭示书道玄理的精粹短文,也是一首铿锵悦耳掷地有声的诗。通篇仅16句128字,却句句锦绣,字字珠玑。有志于

钻研书道者,谁个能不为之心往神驰?我情不自禁地把它恭抄下来,以备“学而时习之”。

话说回来,这次毕竟是“首展”,难免也有稚嫩之作;但蓓蕾初绽后,不就是鲜花盛开、姹紫嫣红的满园春色么!人们满怀信心地祈愿着、憧憬着、期待着……

作者简介

黄平稳,1945年9月出生于蓝田县焦岱镇赵家扁村。1962-1965年就读于蓝田城关中学高65届乙班,1965-1970年就读原北京地质学院地质系地质学专业。1970-2000年先后在陕西省地矿局系统工作,历任队宣传科长、局宣传处 、法规处副处长,获高级政工师职称。

2000-2005年任陕西省国土资源厅调研员,退休后曾被聘为厅政策法律顾问。1983年被授予陕西省地质局优秀政治工作者称号。

1989年12月荣获中共陕西省委颁发的“陕西省优秀宣传工作者”称号证书。

1976-2005年为队、局、厅撰写各类总结、报告、文件、法律文书数百件,在中央、省部、地市级报刊台视上发表新闻、言论、散文、杂文、论文等作品七百余篇。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