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慎好自律守清廉

 聂耳小书屋 2022-06-17 发布于云南

2024/08/06  魏顺庆 字数: 852

《礼记·缁衣》有云:“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矣。故上之所好恶,不可不慎也,是民之表也”。意为身居上位的人喜好什么,下级或百姓必定更加喜好,甚至会投其所好。因此,上位之人的言行,不可以不慎重,因为这是民众的表率。这启示我们,对于为政者而言,生活情趣和业余爱好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行为。看似小事小节,实则关乎群众口碑、关乎事业成败,切勿等闲视之。

南宋权臣贾似道酷爱斗蟋蟀于是上门和他斗蟋蟀的官宦络绎不绝,且所有送上门的蟋蟀都大败而归,贾似道大发横财的同时留下一世污名。清末杭州知府陈鲁不贪钱财、不嗜烟酒,官声清廉,却嗜字画如命。后因收受他人送来的一幅唐伯虎真迹,酿成大错,愧疚难当,上吊自尽。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人皆有爱好,但若不慎其好,就容易被“围猎”,因“好”致祸。尤其是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一旦爱好失去节制,便可能成为拉拢腐蚀的突破口,被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

古往今来,无数惨痛的教训一再警醒为政者,守身如玉、洁身自爱须当慎好自律。党员领导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如果没有慎好意识和纪律自觉,就容易丧失底线、滑入深渊。从近年来曝光的腐败案例来看,其中不乏党员干部不慎其好而被“围猎”者。有的领导干部痴迷收藏、心为物役,收受名贵字画;有的热衷高尔夫球,享受企业“赞助”的会员卡;还有的沉溺于古玩玉器,与商人老板形成利益输送链条……许多领导干部就是这样被别有用心的人投其所好,导致清廉失守,身陷囹圄,悔之晚矣。

爱好之中有品行,小节之中有大义。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对大众生活情趣的培养具有示范功能,须引起高度重视。要始终把慎好自律作为“必修课”,厘清爱好与权力的界限,做到爱之有度、好之有方。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不给别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机。还要时常对自身爱好加以审视和纠偏,避免爱好蜕变成贪欲的温床。唯有如此,才能“浪击身不斜,沙打眼不迷”,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慎独自律 做务实清廉的好干部

2022-06-13

刘奕麟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我国古代先贤倡导的一种自我约束和修养方法。对于一名党员干部来说,慎独是一种自律品格,更是一种坦荡情怀。

以慎独精神修身。于细微处见精神,于细微处也见品德。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党性修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提升自我道德境界。有了理想信念做主心骨,行为就有了指南针;有了坐标系,就能做到面对荣华不贪慕,面对利益不伸手,面对考验不变色,面对诱惑不仅不敢“越雷池一步”,而且根本不想“越雷池一步”,以平稳之心处事,以平常之心对名,以平淡之心对利,清廉自守,坚如磐石。

以慎独精神律己。加强自律的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党员干部要心中高悬法纪明镜、手中紧握法纪戒尺,知晓为官做事尺度,正心明道,常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坚持交往有原则、有界限、有规矩,自觉主动接受监督,不使人生之船偏离正确的航道。

以慎独精神行远。翻阅史料,那些以清廉著称的古代官员,无不是人前人后一个样,在小事上防微杜渐、小节中谨言慎行,比如“一钱太守”刘宠、“二不尚书”范景文等,都让人领略到“慎独”二字的无穷魅力和独特效用。党员干部应慎权慎独自警自励,勤于自省,小事当慎、小节当拘,才能行稳致远,防腐拒变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慎独是党员干部的必修课,贵在慎,难在独,贵在日日为继,难在久久为功。慎独就像是挂在我们面前的一面镜子,让我们时时、事事“正衣冠”,党员干部要将“慎独”二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责思为、知德守正,成为为民务实清廉的好干部。


作者单位:西盟县纪委县监委
责任编辑:高彩仙 郑璐 欧阳晓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