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勇敢是人生成长最重要的燃料” —帮助Z同学从体制内转型到四大咨询有感

 小贝Career 2022-06-17 发布于北京

我的人生是不是要彻底在体制内憋死了”

Z同学是一名海归,在英国读了水利和环境双硕士的她,毕业后为了满足爸妈的期望和要求,选择进入体制内,成为了一名公务员。

名校、海归、体制内、省级公务员……这些标签着实让很多人羡慕。

然则,Z同学的内心却一直狠憋屈,甚至一度感到痛苦、迷茫。

按照小贝团队咨询师***的话,“勤奋、干练,是初次交流后我对Z同学的印象。”

在某个西部省份自然资源厅的工作,也充分体现了什么是能干担当。

做过八个国家级和两个省级生态及环境项目,在英国读了水利和环境双硕士的她,每天在省厅工作超过15个小时,几乎全年无休……

但是,她这种完全不擅长,也不喜欢处理复杂的体制内的人际关系,也完全不喜欢推活、在二十七八岁的年纪就成为别人口中的”老油条”混日子。

所以,“干最多的活,却并没有相应的回报。”只拿着几千块的微薄工资,晋升希望也很渺茫。

听完她的叙述,我真的非常惊讶。

她和我印象中的公务员,也确实很不一样。

就像她自己所说,“我真的完全不适合体制内。” “进入体制内只是单纯满足了我爸妈对一个女孩子就应该找个安稳工作的要求,但是我觉得我的人生可能要彻底憋死在体制内了”

说完,她深深地叹了口气。

“但是,我也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因为一毕业就进了体制内单位,对于外面的职场了解有限,也没有相关的机会和资源”。

“没关系地“,我鼓励说道,”人的职业生涯本来就不是一条直线,会经历很多转型,甚至是曲折,你现在还年轻,完全来得及。”

但其实,当初接到这个学员的评估时,我们团队有些老师是拒绝的,因为体制内转型到外企所以我和别的导师一开始都拒绝了这次转型服务。

以至于第一次评估之后,我们让销售拒绝了她,毕竟这个社招转型服务有一部分前期固定费用,如果转型不成功也是不会退前期费用的。

虽然企业的本质是赚钱,但为客户提供价值是前提,团队成员最开始也觉得比较棘手,所以,干脆打算不接这个单子。

但出乎意料的是,Z同学自己非常坚定。

“没事,我感受到你们的真诚和专业,我就当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吧”,硬是让我们接下了这个单子。

说实话这样的情况我也是第一次遇到。

也正因为她的坚定,让我们觉得,她的转型有了更多的可能,于是开始了第一次经历深挖。

但是第一次经历深挖之后,我认为她转型的的“不可能”变成了“没问题”,因为她完全改变了我对公务员的刻板印象。

双硕士练就的学术背景+十个国家级省级项目经历练就的专业+每天十五个小时超长工作时长背后练就的超强工作能力,这是一个女孩用刻苦和毅力练就的转型实力。

“你没问题的,放心,我们会帮助你成功实现转型。”

有些时候,你不知道自己其实知道

很多时候,因为我们对外部职业世界缺乏了解,也因为囿于自身,对自我也缺乏了解。因此,当我们对现状不满意,却又找不到方向或出路,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就容易迷茫。

而我们专业咨询师,除了人力资源专业知识和分析模型,还需要匹配各大主流职业方向的职场专家,帮助学员进行由内而外的探索和明晰。

这就是我们要和学员一起做的——经历深挖和方向转型探索。

社招转型的首要原则是重新挖掘自己的擅长点和热爱点,同时找到和过往工作的契合点,定位转型的细分行业和岗位。

通过多次的交流和与业内导师的广泛交流,我们认为Z同学最佳的转型方向就是四大ESG咨询,理由有三:

其一,Z同学有过硬的环境学术专业背景(双硕士)和环境领域的工作履历(十个国家级和省级环境生态项目经历

其二,Z同学的沟通能力和报告能力很强,这也是平均每天十五个小时练就的能力

其三,Z同学的性格不适合体制内,更适合去业绩和干事导向的外企和乙方机构(咨询公司等)

Z同学完全认可我们的职场转型建议。

明晰目标和方向后,下一步就是有的放矢,有备才能无患。

我们需要对学员履历进行重新修改,对面试进行针对化训练。

在经过多次交流后,我提炼了Z同学过往的优势,这句简历点睛之句对抓住面试官的眼球十分重要。


突破圈层,架构学员与目标公司和岗位的桥梁

内在是基础、是根源,但外部机会也不可或缺。

Z同学之前也尝试过自己去投递简历,寻求机会,但结果毫无悬念,十几次的投递都杳无音讯。

因为社会招聘,hr筛选简历的时候重点关注的是相关履历和经验,如果完全没有相关行业和岗位经验,简历关就过不去。

所以,我们要调动各方资源进行推荐。

我们发动所有业内导师的资源,终于找到了某大ESG部门的高管,和他们沟通Z同学的转型需求,希望帮助优秀的Z同学能够在优秀的平台展现自我。

皇天不负有心人。

四大ESG的高级经理和合伙人面试了后都觉得非常满意,不到两周就下来了offer,同时给她匹配的级别。


我们只是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成功入职后Z同学请我们吃大餐感谢我们。

我说,“不用太客气,本质还是你足够优秀,所以和你进行完第一次经历深挖后我就很有信心。

至于转型方向确定、过程辅导和机会推荐,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且了解你的经历后更加想全力为你推进了”

过程中的每一次准备,我们都感受到Z同学的认真,因此,一次机会,就能牢牢抓住。

努力了,人生往往就会有惊喜。这个努力,其实不仅体现在机会到来时的快步前进,也体现在看似暗无天日的日子还默默做好手上的事儿、积累好实力。

也感谢Z同学,这真的是一场漂亮的人生突围战,我们有幸亲历、也有幸助力。作为职业咨询和规划、转型方面的机构,

我们借助专业测评工具,引导学员去全面认识自己,并在此基础上明晰自己的优劣势和发展方向;

我们借助行业专家力量,帮助学员认识外部职业世界的复杂和精细,打破“隔行如隔山”的重重阻力;

我们借助业内资源人脉,尽可能地做内部推荐,因为我们对学员有足够的了解和信赖,也会引导学员去持续改进和提升,我们也就更有信心去做推荐。

小贝不忘初心,其实我们只是帮助学员成为更好的自己。

做职业教育,我们是认真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