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过五十,做个“无为” 的人

 布衣粗食68 2022-06-17

《道德经》有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意思说:大道永远是清净无为的,然而却又成就了万事万物。

年过五十,不如学会做个“无为”的人,遵循规律,顺其自然,像大道那样永远“无为而无不为。”

01

看轻自己,做“玉”不如做“石”,方能韬光养晦,成为赢家。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过这样一句话:“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诉人们在生活或工作当中“不要强求自己像华美的宝玉,而宁愿做坚硬朴实的石头”。

这种不露锋芒,韬光养晦的做法,在历史上成就了许多人。

汉朝初年,刘邦逝世后,吕后专权,面对刘邦的八个儿子,只要稍微展露出才能和野心的,都被她毒杀了。她自己的儿子刘盈,则在看到吕后将戚夫人做成“人彘”后,年仅二十四岁就抑郁而终了。

周勃和陈平等开国老将,在熬到吕后病死后,便起兵匡复汉室,他们拥立刘邦的第四个儿子代王刘恒即位。

而之所以选定刘恒,就是因为他一直以“文弱、软弱”的形象远离政权,误以为他是一个可以随便拿捏的“傀儡”。

但刘恒很快就展示出非同一般的才华,他快速清理了周勃、陈平等老臣的势力,将政权牢牢地掌控在自己手中,又采取“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的国策,让凋敝的国力民生渐渐兴旺发达,开启了垂青史册的“文景之治”。

汉文帝的崛起,正是得益于他懂得看轻自己,面对吕后和重臣的层层施压,他小心翼翼地将自己的光芒掩藏起来,如同一块粗糙的石头,毫不起眼。

年过五十的人,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都不要再锋芒毕露了,尤其是避免与他人正面冲突。

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不必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获得肯定,面对名利争夺,更不必再如同年轻时一样,展现出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而只管用多年累积起来的经验和人脉,做成一些事情,用业绩捍卫自己的地位。

02

看淡权势,不好大喜功,才能按部就班,平稳过度。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就是说,人生需要斗志,需要欲望,才能不断取得进步,成就辉煌。

但同时,更应当有一颗敬畏之心,在达到一定的层次之后,懂得“以退为进”,以便赢得长久的发展。

汉武帝刘彻即位时,国力空前强盛,国库里,串钱的绳子都腐烂了。加上匈奴不断挑起战事,以及刘彻心底里对于开疆拓土的渴望,于是他开启了数十年的对外征战,和对内改制。

虽然,连年征战巩固边防,但因消耗巨大,汉朝再次陷入了“天下虚耗,人复相食、户口减半、义军蜂起”的混乱局面,汉朝初年“无不为”的大好局面被“多为”葬送了。

晚年的汉武帝,面对破败不堪的局面,开始自我反省,并恢复了文景时期无为而治的政策,使国家逐渐安定下来。

从汉武帝治理国家的经历中,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人生需要折腾,但要懂得适可而止。

当一个人到了五十岁,一生的功名业绩也多半尘埃已定。不管是身居高位、大权在握,还是平平淡淡,一文不名,都不要再想方设法贪图权势了。

要有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达和淡定,面对名利场上的明争暗斗、斡旋权变,采取疏离和放弃的做法,让权、让贤、让位,成为“靠边站”的人,唯有当自己安静下来了,那些曾经羁绊自己的种种,也就烟消云散了。

03

知足常乐,生活给予什么,就享受什么,才能常怀“欢喜心”。

小时候,学过《桃花源记》,并不曾对文中描写的场景有所心动,倒是很痴迷于“渔人”能有这样一场“奇遇”。

及至自己到了中年,才不由地时常憧憬“桃花源”的美好: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

是呀,五十岁了,有的是全力拼搏之后的疲惫和力不从心。但生活的重担依然在肩,如何让自己放宽心,从容地应对,就要学会给自己“松绑”了。

学会接受自己的平凡,家人的平凡,学会接受不太可能逆风翻盘的命运,生活给予什么,就享受什么,身边拥有什么,就珍惜什么。

当一个人终于放平了心态,便再也没有什么能让他的心情大起大落,大悲大喜。时常心生“欢喜心”,那些最平淡的一日三餐,也成为了无尚的美味。

不再炫耀自己拥有什么,也不再感慨自己失去了什么。一切都回归到最初的本心,最自然而然的状态。

如同《道德经》中所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意思就是说:真正崇尚美德的人并不去有意表现自己的美德,因此才具有真正的美德;不是真正崇尚美德的人却处处要表现自己的美德,所以并不具有美德。

所以,年过五十的人,应当是一个不矫情、不做作的人。

04

结束语:

孔子曾说:“五十而知天命。”“天命”其实就是各种规律,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功成身退的事业规律等等,就是告诫人们,一个人到了五十岁,别再瞎折腾了。

顺应“天命”而为之,不急不躁,不紧不慢,看似“无为”,实则“无所不为”。

这,便是人生的赢家。

作者:如风轻似云淡。

您的幸福,我的祝福。

图片源自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