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美俄都谈到外星文明,发生了什么?又发现两个“超级地球”!

 火星科普 2022-06-18 发布于浙江

根据发表于《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Astronomy & Astrophysics)杂志的一项新研究[1],通过美国宇航局(NASA)的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TESS)的观测数据,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天文学家新发现了两个“超级地球”。这次比较特别,这两颗系外行星是在同一个行星系统中发现的,它们绕着同一颗恒星公转。

通过观测编号为HD 260655的恒星光谱,天文学家发现这颗恒星的亮度周期性下降,这是因为地球处在这颗恒星周围的行星轨道平面上,当行星经过恒星和地球之间时,行星就会遮挡住部分的恒星光。通过这种“凌日”方法,天文学家已经找到了很多系外行星。

主恒星HD 260655是一颗红矮星,但它在红矮星中算是个头最大的一类恒星,其质量为太阳的43.9%,表面温度为3500℃(比太阳表面温度低了2000度),年龄在20亿至80亿年。

在这颗恒星周围,目前已知有两颗行星在绕行,分别是HD 260655 b和HD 260655 c。这两颗行星都是比地球更大的岩质行星,所以又被称为“超级地球”。HD 260655 b的质量和半径分别为地球的2.14和1.24倍,HD 260655 c的质量和半径分别为地球的3.09和1.53倍。

对于那些岩质行星,更让人感兴趣的是那些处在宜居带中的行星。在每颗恒星周围,都有一个被称为宜居带的范围,运行在其中的行星接收到的恒星辐射量适中,表面温度不高不低,有条件让水保持液态。

与火星、金星这样的岩质行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地球表面被巨大的液态水海洋覆盖。正是这些海水的存在,让地球在数十亿年前孕育出了生命。时至今日,基本上所有地球生命的生存都需要水。

虽然不排除无水的条件下也有可能进化出生命,但人类还没有在宇宙中找到例子,地球生命是唯一的参考,所以在寻找宜居的系外行星时,天文学家还是会优先参考地球条件。

对于HD 260655 b和HD 260655 c,它们距离主恒星都非常近。HD 260655 b的轨道半径只有0.0293天文单位,即439万公里,公转周期只有2.7个地球日。HD 260655 c的轨道半径只有0.0475天文单位,即710万公里,公转周期为5.7天。

虽然主恒星要比太阳冷了不少,但这两颗行星实在是太过于靠近主恒星,所以它们的表面温度其实很高,稍近的那颗表面温度估计高达435℃,稍远的那颗也有284℃,所以这两颗行星的表面不会存在液态水,类似地球的生命可能也就很难存在。

尽管如此,这两颗行星由于距离地球很近,只有大约32.6光年,它们成为了研究系外行星大气层的10大绝佳候选目标。等到强大的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JWST)投入观测之后,这两颗行星将有望成为首批观测目标。

虽然这两颗行星上不大可能存在生命,但在这个行星系统中,很有可能还存在其他的行星。对此,麻省理工学院卡弗里天体物理和空间研究所的天体物理学家Avi Shporer表示:“希望我们能在这个行星系统中找到更多的行星,其中一个也许就在宜居带中。”

如果HD 260655系统中真的存在生命,尤其是早就存在智慧物种,也许要引起人类的担心。一旦那里存在比人类更早出现的智慧物种,哪怕是更早几万年,他们的科技水平都远远超过了人类。不到33光年的距离,在宇宙中真的算是近在咫尺,领先我们上万年的智慧文明很可能有能力跨越这样的距离。

当先进的外星文明来到地球上时,对于人类而言可能不是什么好事情。实力相差太大,如果他们来者不善,人类将陷入危险之中。此前,天文学家估计,银河系中很可能存在几个充满敌意的外星文明。

近来,关于外星文明的讨论越来越多,中美俄都有涉及。NASA开展针对不明飞行物(UFO)的研究,美国绿岸望远镜、阿雷西博天文台很早开始就在搜寻外星文明,他们甚至还向宇宙主动发射了联系外星文明的无线电信号。

俄罗斯航天局局长罗戈津认为,宇宙中可能存在先进的外星文明,他们也许正在观测人类。俄罗斯也在研究UFO现象,虽然99.9%都与外星飞船无关,但还有一些现象无法解释。

中国天眼FAST接收到了3个可疑的信号,可能是由外星文明发出的。中国天眼的灵敏度非常高,它的一大目标是寻找来自宇宙中的非自然信号,搜寻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

也许在不远的将来,我们可以找到外星生命和外星文明。但也有可能是,更加先进的外星文明率先找到了人类,甚至来到了地球。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接触外星文明事件,人类也许要考虑一下如何应对了。

参考文献

[1] R. Luque, B. J. Fulton, M. Kunimoto, et al. The HD 260655 system: Two rocky worlds transiting a bright M dwarf at 10 pc,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2022, DOI: 10.48550/arXiv.2204.1026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