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男旦与相公 弄假妇人

 戏迷知音 2022-06-18 发布于天津
导语:

在生活中,总会见到一些有异装癖倾向的男人,他们喜欢穿着女装招摇过市,还有一些明显女性化的男性,不知道该怎么称呼,天津习惯称之为假娘们,其实对这种男人,还有许多不同的称谓,比较好听点的如“雄妇人”“弄假妇人”等等。

弄假妇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戏曲中也存在,近年来被炒的很热,被称为男旦或乾旦的人,就是由弄假妇人演化而来。

戏曲中的男扮女占主导地位,是在清朝不允许女性登台时,从戏剧雏形的唐朝,到清朝之前不能说戏剧没有男扮女,但还没有在戏剧中占重要地位,不过是男风盛行,弄假妇人们掌握了一些戏剧技巧,供贵族赏玩而已。由生活到舞台,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妨照搬一些现有资料,去追溯一下男人装扮女人的发展史,从中也可以看到像姑与被称为男旦的历史渊源。

先来看一份1934年的《男旦起源考》的文章:

我国戏曲中的以男扮女,娇柔造作,而所谓的名旦,都是为戏班中的重心人物,甚至声名洋溢,震动中外,这也是我国戏剧界的一种畸形发展的结果。

这种以男扮女的旦角,始於何时,颇难考证,偶见俞荫甫《茶香室丛钞》,有一节云:“唐段安节乐府杂录云,咸通以来,即有范传康、上官唐卿、吕敬迁等三人,弄假妇人,按此即戏旦之滥觞也,《隋唐音乐志》云,周宣帝即位,广召杂伎,好令城市少年,有容貌者,妇人服,而歌舞,此又弄假妇人之始。”

据此,是以男扮女,始作俑于周宣帝,至唐遂有弄假妇人者,元曲中有“装旦”之词,装与弄同义,装旦,亦犹言弄假妇人。


(编者注:此处所说装旦,都是依据王国维的《宋元戏剧史》而言,笔者认为,装与弄同义是没错的,但装也有扮的意思,所以我认为装旦,应该是扮旦。这是从唐音乐志及角色的起源等方面去考虑的。

唐之前没有实质意义上的戏剧,唐朝开始有了《霓裳羽衣》这样的歌舞,除此之外还有了戏剧雏形的《大面》《拨头》《踏摇娘》《参军戏》等,角色也随着这些雏形的戏曲而逐渐形成,比如《踏摇娘》中就有醉汉的妻子,唐时是由女优来扮演的。

在清朝之前,都是男女合演的,从前面提到的《乐府杂录》中记载了咸通以来,有范传康等三人为弄假妇人,说明此时的歌舞中已有男扮女的情况,男扮女甚至于还可以推到更早,但都不成气候,此时的弄假妇人,主要还是被贵族娱乐赏玩。关于弄假妇人与戏剧的关联问题,可以先存疑,将来可以考证,我们继续按照当年的文献资料去整理)


可见男扮旦一项,隋唐时代,早已有之,以迄于今,益形发达,竟居于戏剧界权威者之地位,然而盛极必衰,或者,自今以往,诸大名旦,相继过去之后,此种男扮女的不自然艺业,终将日就没落乎。

这篇文章提到装旦,我谈了一点个人看法,在1918年还有一篇《装旦杂话》的文章,也对装旦做了详尽解释:


宋元戏剧有装孤装旦之说,王国维云:优伶本非官吏又非妇人,故其假装作官吏妇人者,谓之装孤装旦。此作标题装旦,则显然是专指假装旦角的男优,而女伶当然不能搅入,因为女伶本是妇人,其装旦没有什么用,这种假作和装旦是人,就是弄假妇人的总称。

根据这个说法,对诸位伶人不管其为青衣或花衫,也不管其为皮黄为梆子,总之其为假作妇人的旦角而已,有此一前提,乃杂举最近所见装旦诸优,就其声色艺三者略加评论。

然后作者按皮黄、梆子和上海三派分别做了阐述,其中皮黄派中提到:

自昆曲式微,皮黄兴起,其中惊才绝艳,也不乏人巧玲珑,杨朵仙的相貌逢地,桂凤、宝琴、玉珊、考亭也相继老去,垂垂为过去的美人。近日唯王瑶卿在老辈中,最称年少,然貌衰嗓败,登台已无多丰韵。

王惠芳花衫尚佳,近且从王瑶卿学青衣戏,然而论者或以板滞少之,至于姚氏昆季则无所成就,久已绝望;朱幼芬孤香冷艳,唱青衣也恪守规律,而嗓音湿润,不常登台,故皮黄派中的旦角(指男旦),近日颇有风流顿尽之观,所恃以为凤毛麟角,举世瞩目的,唯有梅兰芳。

兰芳以世家子弟科班出身,绝美之色,聪灵之姿,推陈出新,无所不备,其进取不息的精神,十足以使其他旦角退避三舍,而让其专美菊部独步一时,盖皮黄派之声光烂然,至今乃萃于一人,他的之色艺,岂不大可惊异哉,后起中唯有尚小云、程砚秋颇可造然,他日能跻于梅郎之声位否?余颇怀疑。

本文中提到了尚小云、程砚秋,唯独没有荀慧生,其实此时正是朱琴心走红的时候,直系失败皖系登台时,荀慧生才走红。在文章最后,作者指出:

无论何派中,总有一二出色惊人的角色,能仪态万方,笼统一切高尚优美,远不相及者,则梅兰芳总出类拔萃之观,故民国二年间,京师有梅兰芳、朱琴心两派之争,海上有梅兰芳、冯春航、贾碧云三党旗帜,今党派均亡,言论俱熄,而梅兰芳之声光乃益张大,无论何派,毫无疑问梅兰芳是装旦圣手。

这篇发表于1918年文章,正是坤伶出现后,男伶的地位式微的时候,在当时能与坤伶抗衡的只有梅兰芳,因此谭鑫培曾感叹自己“男不如梅兰芳,女不如刘喜奎”。

由这段文章看出,在还没有恢复男女合演时,人们还是希望旦角由坤伶来演,那时候的人们思想就很开放,整个民国时期,几乎都在争论这件事,在男旦到底该不该演的争论中,对男旦培养也在逐渐减少,纵观整个民国,培养的出类拔萃的男旦,屈指可数。现在那些标榜男旦的人,是退步了还是另有所图呢?

据牟元笛所讲,毕谷云曾说过,有的人天生就是为男旦而生的,还有什么男旦艺术,这么极力地宣扬男旦,是在排斥女性唱旦吗?我只想说唱男旦的,请不要歧视女性,她们比你们扮相好看,唱的也比你们好听多了。别忘了男旦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与像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发展了相公堂子,使伶人地位很低下,极力宣扬男旦,为男旦而生,是不是也要把像姑恢复了呢?

不要总拿梅兰芳说事,时代造就,虽然梅兰芳是唱旦角的,但梅兰芳是条硬汉子,是梅兰芳让男旦洗去了污点,让伶人的地位大幅度地提高。

关于八大胡同的历史,请继续关注更新,我们将陆续摘录明清的像姑之风,以及魏长生和相公堂子的历史。

延 伸 阅 读

男旦发展史

论男旦与坤旦

论男旦与坤旦 泛谈男旦

论男旦与坤旦 旦角的趋向

论男旦与坤旦 讨论男旦

话说梅派男旦

话说男旦坤生

再说男旦

伶人伶事 之 弄假妇人与相公堂子

伶人伶事 之 男旦魏长生

伶人伶事 男伶与坤伶

伶人伶事 之 男女合演(上)

伶人伶事 之 男女合演(下)

《寻找杨荣环》系列出科组班被困提携跨刀

与温如华先生商榷《近百年京剧旦角之客观演化》

辞去与回归的夫人名份

随笔:由醉丽君想到的

从童芷苓说戏聊到醉丽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