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上从来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文/红袖

 522小窝 2022-06-18 发布于河北

世上从来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每当有人向我抱怨他最近遇事不顺,遇人不淑,自己虽然口上一直在安慰,心里却在想:我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一团乱麻。

生命的完成,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以前我们总觉得对别人倾诉的苦楚加以安慰是一件无上的善事,借着别人的烦恼来抒发自己内心的烦恼,然而时间一久我们发现自己逐渐失了安慰别人的耐心,并且开始觉得自己的境遇不比别人好过,谁又来开导我们;又或许,我们开始认识到安慰的同时双方之间只是口头上的你来我往,做不到真正的感同身受。

我很会安慰别人,因为我自认为不会把别人的苦楚当作廉价的情感故事。网络上特别流行的一句话:“治愈别人,就是治愈自己”,我深信不疑。

“我想你可以理解我”

每当有人跟我分享一些郁闷的事情,他们的结束语都是如此地千篇一律,遇到这种情况,我真的很想立刻重重敲击键盘:原谅我,我理解不了,我真的不懂!这时候有人就会激情开麦了,你怎么这么自私,安慰式地附和别人这种小事都做不到吗。

高考那年,我和最好的朋友双双失利,后来每次聚在一起的时候就开玩笑,原来祸不单行还可以这样用。她被调剂到小语种专业,学习阿拉伯语,我选择横跨大半个中国,远赴浙江。那天晚上我们俩拿出所有的积蓄去ktv包夜,备好一盒金嗓子喉片,势要把房顶给吼翻喽。

然而没有通宵,嗓子没有报废,甚至都没有唱歌,没有青春疼痛文学里的抱头哭。周杰伦在音响里唱着《反方向的钟》,朋友坐在我身边不停地抱怨着,我不停地安慰,不停地开导,嘴里不停地说着:我知道的,我能理解的,我们总是要往前走才知道选择的正确与否。

听腻了“柳暗花明又一村”,觉得每走一步都是对遗憾的加深。

“不听了,不好听!”

“你继续说,我换首歌。”

越治愈越致郁,那天晚上我清楚地看到我最好的朋友有多难过,我也切身实地感受到一味的安慰有多苍白无力。那天晚上其实我也很难过,我一想到一个人要去一个如此遥远且人生地不熟的城市,第一次脱离父母的保护,我还能勇敢地生活下去吗,我是一个很害怕突如起来的意外,万一我遭遇了什么突发情况,我还能一个人解决吗。我不能像我朋友那样痛快地发泄出来,我怕我一对别人说出我的经历,他们只当是一个故事,于是显得漫不经心。

前几天室友讲电话,另一端激情输出一段“摩斯电码”,起因是什么比赛不公,结果遗憾。好嘛,压力给到我的室友,深夜安慰电台准时开播。“我不知道你们的赛制是如何安排的,我也不知道你在准备比赛的时间里是否认真努力过,如果真的是客观因素让你有着巨大的烦恼,你完全有条件提出异议,重要的是不管什么结果你都要有承认自身努力以及坦然接受结果的勇气。”这样一段话完胜我多少个温声细语、加油打气的日日夜夜。

有时候别人来向你寻找温暖,我们需要做的就是给他们足够的信心与鼓励。我不愿意向别人倾诉,所以一切的苦闷都常常郁结在心中,想借着别人的苦衷试着疏导自己。

“我懂你,不要想太多了。”

“我理解你的苦衷,没事的。”

说出这些话的同时,我想,要不要也给自身寻求安慰。如果转头向对方诉苦,双方期待的抚慰都会落空,注定就会变成一场比惨的闹剧。以前对于一些求安慰的行为我都会使出我的洪荒之力,展现出一副救死扶伤的架势,发誓要拯救每一位被现实生活摁在地上狠狠摩擦的可人儿,即便不是真正的感同身受。

自不待言,哪有人时刻保持理智,识途老马也有失途的一天,风景框在照片里后也觉得现实不过如此。有一段时间,我开始惧怕收到朋友的来信,无非是“最近交友不顺”、“学业难过”、“工作痛苦”,无非是“莫生气”、“别着急”、“没关系”。

“我们之中有人想把他自己的担子卸下来,或者稍微谈谈他的感触,他得到的回答,不论是什么,通常都会使他受伤”,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只有尽力的安抚与宽慰。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当你安慰别人说:别难过,我能够理解你的苦楚。那个人多数时候会反驳你:你懂什么,你根本就不了解我。这种时候到底是该懂不该懂。人人都有烦心事,然而不是人人都能排忧解难。

都说人类是最感性的生物,但万事万物都有个范围,情感也有限度,生活的确了我们许多磨难,如果坚持不下去,就一定要学会倾诉,憋在心里一定会憋坏的,就像一句俗话说的好:没病也要憋出病来,只是我们在向别人倾诉的同时也要掌握好限度,不要把负面的能量传递给别人,这样别人对你的安慰就会真的成为一种负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