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揭牌一年交出优秀答卷

 快乐者生存 2022-06-18 发布于北京

累计成交技术成果189项,交易金额突破3亿元,撬动万亿元以上绿色产业投资。

这,是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揭牌一年来交出的答卷。

文章图片1

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

2021年5月12日,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为主体,设立全国首家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同年6月9日,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正式揭牌。一年来,该中心聚焦“双碳”目标,出台了一揽子务实举措,服务绿色技术流动和技术成果转化落地,不断丰富绿色技术交易综合性高端服务平台奥义,一个绿色技术“淘宝网”正冉冉升起。

打造一个平台

汇集绿色技术资源,接入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大池子

绿色技术拥有者缺少途径转化成果,绿色技术需求者难以找到契合需要的绿色技术,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的成立打破了买卖双方“躲猫猫”的困局。

“大学作为技术创新的源头,如何更好的跟企业结合,这个绿色交易平台就是很好的载体。”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方梦祥说。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发的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于2021年6月在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线上平台上线,助力攻克我国燃煤电厂改造等领域难题。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国首个燃煤电厂二氧化碳(CO₂)捕集与矿化利用示范项目——兰溪电厂应用,每年可“捕捉”二氧化碳1.5万吨。

去年在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上架的氢电耦合能量管理系统如今也被广泛应用到台州大陈海岛氢能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宁波慈溪氢电耦合直流微网示范工程等国家重点项目中。

文章图片2

宁波慈溪氢电耦合直流微网示范工程

为不同的绿色技术寻找到落地转化的买家,这样的例子每天都在上演。


仅在今年第一季度,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就新上架140项绿色技术,完成53项绿色技术交易,交易金额超1亿元。曾经“流不动”和“无处流”的绿色技术如今像装上导航,为绿色技术的买家和卖家提供合作交流的“快速路”,实现一场“双向奔赴”。

提供一种服务

盘活绿色技术资源,保障企业绿色技术交易

技术交易具有非标性,导致技术交易市场参差不齐。入手的技术是否成熟,出售的价格是否合适,都需要第三方权威平台鉴证。

作为全国唯一一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建立健全绿色技术交易制度是关键。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先后制定发布了10项交易制度和5项风控制度,编制多项绿色评价标准,为保障交易合规、降低交易风险、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该中心还组建了一支30人的绿色技术专家经纪人团队,专门为交易者提供技术受理、公开交易、交易鉴证等服务。目前已促成189项绿色技术交易,交易额突破3亿元,撬动超百亿绿色产业投资。

以“基于甲醇重整氢燃料电池技术的能源舱系统”为例,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在收到上海博氢提交的技术上架申请后,经纪人团队首先对这一技术进行综合评估,判定其符合国家绿色技术的认定标准,允许其在交易中心线上平台挂牌交易。之后从竞品品牌、技术性能差异、价格区间等维度进行了市场调查和需求分析后,指导上海博氢进行技术估价,并匹配技术购买方。买卖双方取得联系后,经理人团队继续为技术供需双方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作为第三方权威机构促成买卖双方多轮商业谈判。

文章图片3

甲醇重整氢燃料电池技术的能源舱系统

如果说绿色技术专家经纪人团队是促成交易的“触手”,那么全球智能检索系统就是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的“最强大脑”。

2022年3月,江苏晟能科技有限公司表示需要一项节能技术。在充分对接需求后,经纪人通过全球智能检索系统搜索到相关技术,推送给技术拥有方,促成双方交易。该企业负责人表示,通过吸收这项先进的节能控制技术,公司节能控制器研发周期大大缩短,效能得到很大改进。

这个“最强大脑”由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开发建成,组织多方联合开发共享绿色技术资源,储备100余万项绿色技术专利,以大数据辅助经纪人决策。

文章图片4

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全球绿色技术智能检索及分析决策系统

技术交易有时也会遇到有价无市的情况。2021年12月,某钢铁集团技术工程人员委托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技术经纪人团队寻找对接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及其配套解决方案,经纪人在检索系统中搜索后,发现目前没有与该企业需求契合的成熟技术。

中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约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15%,在“双碳”背景下,钢铁企业面临着技术转型需求。对这类应用前景广阔,但暂无成熟技术支撑的企业,经纪人“穿针引线”,为其征集技术资源,提供定制化研发支持。当前已帮助该集团筛选出具备资质的研发机构,协助双方洽谈。未来,该技术成熟后,也将在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上架,为更多钢铁企业减碳添绿。

此外,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还对接10余家金融机构,提供绿色基金、绿色技术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金融服务,成立以来促成金融综合授信1.1亿元。

引领一种理念

推广绿色技术消费理念,引领社会绿色技术消费新风尚

2021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广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引领全社会提升绿色电力消费”。绿证是国际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重要举措,也将掀起我国能源消费绿色风暴。

市场行为的转变需要先进理念的引导。国网浙江电力双创中心在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能源局领导下,推出浙江版绿证——绿电积分,并在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上架交易。

绿电积分连接国家绿证和国际绿证体系,按照1个绿电积分证书对应100千瓦时上网电量标准核发相应证书,完成国家补贴清单内陆上风电和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绿电积分核发与国家绿证制度衔接,可按10:1兑换成国家绿证。相较于国家绿证,绿电积分核发范围更广,是引导社会绿色低碳消费,助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新抓手。

文章图片5

绿色电力积分公开亮相杭州东站高铁列车

“在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或零碳经济日益成为全球热点的今天,我国很多企业走高能耗、高污染求利益之路必将撞上一个个低碳壁垒。”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刘周斌说。

在贸易大省浙江,越来越多外向型企业需要通过获取绿电积分来缓解能耗约束的压力。

在台州,欧亚汽车制造(台州)有限公司通过全国绿色电力证书自愿认购平台,购买吉林省华能通榆一风电项目电力887万千瓦时,获得2.26万个绿电积分,对应消纳绿色电力226万千瓦时。从高能耗、高污染到提升绿色竞争硬实力,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服务买家完成低能耗的蜕变。

2022年,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与教育部、中教能源研究院联合打造“绿动校园”系列活动,活动覆盖全国400余所高校,累计认购7000余绿电积分,相当于促成70万千瓦时绿电交易,普及绿色消费理念。

未来,绿电积分还将应用于绿色入住、绿色出行、低碳旅游等方面,绿色消费理念可以直接转化为绿电积分,让每一位消费者都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自身为节能降耗作出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