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说,人体有8个“八脉交会穴”,又称交经八穴,每个都有不同的作用:

 hblhh666 2022-06-18 发布于湖北
 
1、公孙穴。归属足太阴脾经,联络足阳明胃经,通冲脉。主理气健脾、和胃降逆、调畅气机。

2、列缺穴。归属手太阴肺经,联络手阳明大肠经,通任脉。主宣通肺气、通经活络、通调任脉。

3、内关穴。归属手厥阴心包经,联络手少阳三焦经,通阴维脉。主通经止痛、安定神志、行气和血。

4、足临泣穴。归属足少阳胆经,通带脉。主胸满气喘、目眩心痛、与胆经、带脉的循行相关的病候。

5、外关穴。归属手少阳三焦经,联络手厥阴心包经,通阳维脉。主面部五官疾患,以及有联络气血,补阳益气的作用。

6、照海穴。归属足少阴肾经,通阴跷脉。主调畅阴跷、补肾益精,以及治疗与肾经、膀胱经相关疾患。

7、后溪穴。归属手太阳小肠经,通督脉。主头颈腰背痛,有强化督脉阳气之效。

8、申脉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通阳跷脉。主补阳益气、疏导水湿。

以上八个穴位,各自位于奇经八脉中的重要节点,往往联通着两条以上的经络,因此也可视作经络之间的交汇点。八脉交会穴在中医治疗中有着特别的功用,其不同穴位的组合方式,可以针对主治不同的症结。

明代刘纯《医经小学》中记载有八脉交会穴的歌诀: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

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外眦外关逢。

列缺任脉连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