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知远的尴尬

 笑翁 2022-06-18 发布于辽宁

当今最有水平的知识分子是谁,我不知道。

但最有“知识分子姿态”的,一定是许知远。

这种入世的又格格不入的姿态,甚至成为了他的招牌。

1

最近,连看了两期许知远的节目。

一个是他的主场,《十三邀》采访PAPI酱;

一个坐客场,在芒果综艺《向往的生活》中做嘉宾。

节目虽不同,但明显看出来,周围人对他有一种相同的疏远与警惕。

《十三邀》中,姜逸磊(papi酱)明显拒绝与许知远深度沟通。

全程防范的、不耐烦的、消解的姿态,完成了采访。

作为一名“喜剧人”,姜逸磊或许本能地拒绝深刻或者看穿深刻,这恰恰与许知远一贯的姿态完全相反。

提起许知远,媒体界大名鼎鼎;普通观众,对其又知之甚少。

25岁成名,后来与媒体结缘,先是做《三联生活周刊》等杂志的主笔,后来做起了视频节目《十三邀》。

走向前台的许知远,从“大神”变成了“笑话”。

很多网友不喜欢他总是眉头紧蹙,时刻思考“时代命题”的样子,说起话来总是带着质问与感叹,拖着人字拖深邃地眺望远方...

不论走到哪里,他都变成一个大写的尴尬。

没有油滑、没有寒暄,可有时又显得颇为油腻,又渴望交流。

这种矛盾体质,让他每次出现在媒体时,总能引起热议。

2

很奇怪,“知识分子”至今,仍是一种被人观赏的身份。

每当综艺节目出现作家、读书人这类嘉宾时,弹幕总是写到“知识分子说话有趣”“知识分子就是不一样”“我也想读书了”...让人感到困惑:

学生群体为主的节目观众,到底如何理解“知识分子”四个字?

有一句老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嘲笑。

而现在,是“只要一思考,周围就嘲笑”。

谁摆出深刻的样子,谁就成为众矢之的。

每个人都会对其心生警惕,因为每个人都不想让自己显得愚蠢。

于是,对于深刻,更多人给出的情绪是:

警惕、敌视、消解,就像papi酱那样。

自高晓松消失荧幕后,许知远成为“明星知识分子”最后的“孤勇者”。

可这“孤勇者”的样子,和“跳梁小丑”又仅距一步之遥。

3

这篇文章写得很乱,我知道。

因为文字很难表达清楚我此时的情绪。

这是一种大绝望。

我周围有很多这样的年轻人:

他们经过义务教育,大学毕业。

自毕业后,不再看一本书。

每天看着糟糕的电视剧与综艺,写着弹幕“知识分子就是不同”~

他们没有意识到,其实,他们本应是知识分子中的一员。

他们很快接受了这个时代给的一切,不加挑选,并且认可这种肤浅与摆烂。

当一种品质,在一个社会里过于稀缺时,这个社会就会失去对其识别的能力。

比如,当美成为稀缺品时,审美能力,便消失了;

当美德成为稀缺品时,对美德的识别与尊重,便消失了;

当深刻成为稀缺品时,对于深刻的识别便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敌意与消解。

当《梦华录》成为大众追捧的对象,你看到的不是审美的参差,而是一个时代对好坏的标准改变了。

这不是口味不同的问题,这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许知远成为一个异类,你看到的是对异类的标准改变了。

而站在他对立面的,是一种如荒漠般千面一律的贫瘠。

这种贫瘠,造成了审美的稀缺,道德的稀缺,深刻的稀缺,对异类容忍的稀缺。

而谁站在它的对立面,谁竟然站在了时代的对立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