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爆!鱼叉首杀!黑海舰队又失一舰——小事件背后的大升级

 阳城书生 2022-06-18 发布于广东

 如果一支军队,在取得战争优势后,无法抓住机会立刻进击并取胜,就意味着它接下来必然的失败。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

01

鱼叉首杀

根据乌克兰国防部网站报道:

6月17日,俄罗斯黑海舰队瓦西里号运输舰,在向蛇岛运送弹药,补给以及守卫部队轮替时,被乌克兰海军发射的两枚岸置鱼叉地对舰导弹击毁。这艘补给舰上还装配有道儿防空导弹系统。

在现在这个战场态势下,这绝对是惊爆的一击!

瓦西里号运输舰是一艘崭新的双引擎舰艇,长57米,宽14米,最大航速14节,最大排水量1670吨,2017年下水并装备俄罗斯黑海舰队序列。

有意思的是,自从莫斯科号被击沉后,黑海舰队紧急为所有的舰艇装备了道尔防空导弹系统。道尔防空导弹是目前俄罗斯较为先进的短程防空导弹系统,能够拦截从陆基导弹,飞机直到无人机在内的低空飞行目标。但这次面对鱼叉的攻击,显然连一发拦截导弹都没有打出来。

鱼叉的特点也是超低空的攻击能力。能够在海面5米上空掠海飞行。尤其是,鱼叉打出后,在海面飞行过程中是关闭导航系统主要利用惯性的,当到达目标附近,突然开机,急速升空几百米后,以俯冲的姿态打击目标。这让目标的雷达系统难以有效察觉。

这次打击发生在乌克兰时间6月17日早上3点左右,北京时间早上八点左右。两枚鱼叉在十几秒内先后命中瓦西里号,据说当时舰上有33人,其中10人死亡,23人受伤.。目前受损严重,黑海舰队已经开始救援行动。

相比莫斯科号被击沉,瓦西里号就是个小事件了,不过,在现今的俄乌态势下,它的影响力也属于石破天惊了。

这两枚鱼叉都是由丹麦援助的,(美英援助的还在路上),但是是法国制造的!!!

02

背景:四国访问

为什么乌克兰要在此时攻击黑海舰队?

这一天,德法意罗四国领袖已经来到基辅,在16日访问了伊尔平,各国领导人谴责了俄军在这里的暴行后,到达基辅,然后就是响起防空警报,俄军对乌克兰进行了导弹袭击。警报解除后,四国领导人和泽连斯基进行了会谈,会后,五人召开记者招待会,共同表态支持乌克兰加入欧盟,共同表态支持乌克兰战胜俄军。

然后,睡觉,睡到一半,凌晨三点,鱼叉击毁了瓦西里号。

各位老铁脑补一下,这是为什么?乌克兰为什么选择这个时机?

大家把想法放在留言区,老杨来回复哈!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是这三个国家?他们结伴访问基辅,发出什么信号?

德国,法国,意大利三国,论经济,论实力都是目前欧盟内的前三大。这些都是老牌的欧洲国家。这就好理解了,如果战事升级,最大的受害一方就是他们,而不是美国。因此,在支持乌克兰抵抗的这个前提下,尽量避免欧洲受到战火波及,也就是战争升级,是他们的主要想法。

一个月前,法国德国都表示乌克兰加入欧盟需要一个漫长的阶段。尤其是法国总统马克龙,两周前还在说不要羞辱普京,德国承诺的重型武器军援也是迟迟没有到位。但是,一个月后,为什么他们的意见变化如此之大?

咱们以法国总统马克龙为例,看看变化有多大:

面对羞辱说遭到乌克兰的怒怼,马克龙办公室的解释出来了:

“从乌克兰被侵略的第一天起,法国就坚定地站在乌克兰人民一边。总统的意思是不要羞辱俄罗斯和它的人民,普京不在此列。”

周三,也就是前往基辅的前一天,马克龙在摩尔多瓦表示:“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停战谈判,必须在乌克兰取胜之后才能开始,而不是在这之前。”

周四,马克龙说,“乌克兰将决定何时满足和平的政治条件,以及这些条件是什么。

这绝对是马克龙有史以来对乌克兰的最强硬支持了。

好像他还显得意犹未尽,在基辅随行他访问的法国外交官就把话说得更直白了:

“克里米亚是非法被占领领土,应归还乌克兰,俄罗斯军队必须撤出克里米亚。

这么大的转变是如何造成的?

我觉得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一是支持乌克兰已经成为现在欧洲乃至国际社会的政治正确了。马克龙要有所作为,必须在这条道上显示自己的态度,否则将会被边缘化。

第二则是普京自己给自己挖的坑,就是关于彼得大帝的若干梦想,吓坏了欧洲。

但是,表示支持完全可以一个一个来啊,为什么要几国结伴而来?

显然,这三国是以代表欧盟的代表,而不是北约的代表,来到基辅的。

这意味着,老欧洲国家并不愿意在乌克兰问题上被美国干预太多。这就容易解释之前一个月里的伪和平声浪了。

为了削弱美国在欧洲问题上的影响力,三国首先是倡导和平,事实上发现没法做到,那么就赶紧掉头,在支持乌克兰的问题上和美国竞争一下,最起码要做到并驾齐驱。

但即使这样,三国领袖的结伴同行,显然也引起了美英的不安。

所以,也在这一天,英国首相约翰逊秘密访问基辅,和泽连斯基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图片

大家看出来什么了吗?

不管是以美英加前苏联体系东欧国家的坚定支持派,还是以法德意为首的老欧洲派,毫无疑问,都在支持基辅的这件事情上高度统一,而且在暗暗较量,争当排头兵,看谁走得更远。

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乌克兰打出了两枚鱼叉,丹麦支援,但是是法国制造的鱼叉,把高卢人紧紧地绑上了战车!

尤其是,泽连斯基这次显然更会做人了:

他与其他三国领导人都是彬彬的握手致意,唯独给马克龙一个大大的拥抱,这个特殊的待遇显然是一个奖励:

因为法国不但交付了12辆凯撒自行火炮,还在昨天高调宣布再紧急加送6门凯撒!

更重要的是,马克龙显然非常受用,抱过之后,他马上就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发文,描述了熊抱的美妙感受。

这让旁边的德国总理舒尔茨,情何以堪?

也许,舒尔茨在难堪之余,暗下决心:下一次,抱的那个人一定要是我!!!为此不惜一切代价。

03

炸桥!炸桥!炸桥!

图片

咱们再来看看这次鱼叉导弹攻击黑海舰队所体现出来的巨量信息:

第一、毫无疑问,有一次证实了老杨的“撞树说”,具体参见《挺进俄罗斯——俄方证实乌克兰越境打击,从“守株待兔”说起》;

第二、在顿巴斯激战,乌军损失惨重,“岌岌可危”的情况下,用鱼叉打响了第二战场的第一枪;

第三,这个太重要,所以要详细说:

两个月前,老杨就提出,炸桥,炸桥,炸毁克里米亚大桥(刻赤大桥),让俄军不知该如何升级战争;

一个月前,乌克兰军方将领表示,一旦乌克兰有能力,克里米亚大桥是可选的攻击目标;

两周前,乌克兰军方将领表示,只要乌克兰获得了相应的武器,摧毁克里米亚大桥,将是乌克兰的首选目标;

一天前,乌克兰国防情报局声称,已经获得了克里米亚大桥的设计图纸,乌方正在研判具体的战术细节;

昨天,乌克兰海军,没有舰艇的海军,用两枚鱼叉击毁了黑海舰队的运输舰。

总结一下脉络哈:

先是我们想炸

然后是我们最想炸

然后是,我们理论上能炸

然后是,我们能够炸了

那么,距离最后一句:

我们真的炸了!!!还会有多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