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粉萆薢-黄七

 唐医师71183780 2022-06-18 发布于贵州

别名:萆薢、黄萆薢、百枝、竹木、赤节、白菝葜、金刚、硬饭团、山田薯、土薯蓣、蔴甲头。

处方名:萆薢、必也、贝也、必下、川萆薢、粉萆薢、川萆等。

性味:苦,平。

归经:入肝经、胃经膀胱经

功能:利水,祛风,利湿。

主治: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疏林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

1、粉背薯蓣分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2、叉蕊薯蓣分布福建、台湾、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3、山萆薢分布长江以南各地。

4、纤细薯蓣。分布浙江、江西、安徽

药材基源: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叉蕊薯蓣、山萆薢或纤细薯蓣等的块茎。

采收储藏:春、秋均可采挖。挖出后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

折叠编辑本段用药禁忌

1、肾虚阴亏者忌服。

2、《本草经疏》:“下部无湿,阴虚火炽,以致溺有余沥,茎中痛,及肾虚腰痛,并不宜服。”

3、《本经逢原》:“阴虚精滑及元气下陷不能摄精,小便频数,大便引急者,误用病必转剧。”

4、《本草经集注》:“薏苡仁为之使。畏葵根、大黄、柴胡、牡蛎、前胡。”

5、《本草备要》:“忌茗、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