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敬东 李梦儒 ‖ 艺术课标(2022年版):锚定以美育人、启智润心新航标

 听月思雨001 2022-06-18 发布于安徽

导读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调新时代艺术课程凸显育人价值、强化素养导向,发挥立德铸魂、启智润心的功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者要把握当下教育趋势,提高立德树人的实践能力与行动自觉,在艺术课程实施中着眼立德铸魂,注重学科实践,激发艺术与品德教育的深度融通,彰显艺术与学生生命体的联动,实现课程目标指向核心素养、教学内容连接育人目标、教学过程融合育人价值、教学评价服务立德树人。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认识自我、树立健全人格、发展创造潜力,在立德树人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与价值,具有其他学科无法代替的作用。2022年4月,教育部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艺术课标(2022年版)》)强调艺术课程的育人取向,坚持以美育人,重视艺术感知和情感体验,突出课程综合性,强调艺术学科之间的融合、艺术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艺术与生活、自然、社会、科技等的关联,成为落实艺术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航标。




艺术课程定位的新发展——凸显育人价值

1. 指向立德树人:涵养情操、塑造心灵

《艺术课标(2022年版)》提出“艺术课程包含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培养想象力和创新思维等的重要课程,具有审美性、情感性、实践性、创造性、人文性等特点”,[1]1确了艺术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也就是要使学生在艺术实践中通过全方位的学习和塑造,最终达到育人要求,实现全面发展,这就为艺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目标。

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审美的教育,更是道德、情操和心灵的教育。中国传统艺术教育内蕴智育、美育、德育的内涵。[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论语》中对艺术教育的生动阐释。新课标也指出:“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在于弘扬真善美,塑造美好心灵。”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在促进人的智慧、道德、情感、意志、品格、审美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使学生成为一个既有醒目的理性,又有丰富的情感,为人善解人意、做事合情合理,有灵性的高尚的人。

2. 聚焦核心素养:以美育人、以美润心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艺术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审美感知是艺术学习的基础,艺术表现是参与艺术活动的必备能力,创意实践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文化理解则以正确的价值观引领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1]5-6艺术课程核心素养更多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理解、创造,代表了个体普遍应达到的共同素养,具有可教、可学的外显部分,也具有无形但可感、可知的内隐部分,共同推动学生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升华。

以美术学科五年级融入跨学科学习的《艺茶艺趣》单元为例,学生通过学习,了解茶的种类特点、种植流程,增强对气候、节气、农耕等相关知识的融合运用;感知制茶工艺师的匠人精神,提高劳动意识、生活创造能力与文化理解能力,理解中国茶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追求、修身养德、陶冶情操、文明传播等意义,体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该课程以茶为载体架起育人的桥梁,使学生明白中国茶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和礼仪的反映,知道中国茶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提升文化自信,最终实现以美育人、以美润心的价值与目的。




艺术课标落地的新挑战——彰显实践导向

1. 专业迭代:提升教师实施艺术教育的综合素养

新课标的实施需要教师具有与时俱进的综合素养,这就要求艺术教师通过专业迭代与更新,努力成为富有创造精神、具有使命担当的新时代“大先生”。首先,教师要坚定育人立场,通过专业培训、课堂磨砺、团队协作等方式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把自己塑造成专业过硬、道德高尚、富有社会责任与理想情怀的艺术教师;要树立自身职业使命感,引导学生辨别真善美,重视自身价值观的发展及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其次,教师要促进自身专业发展,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提升对艺术理念、思维、价值的理解,提升人文、艺术、道德等多方位素养。以美育人的艺术教育要求教师不仅仅是艺术专业的“武林高手”,还要是育人层面的“心灵捕手”。

2. 立德铸魂:激发艺术与德育的深度融通

艺术教育有道德教育的内涵,道德教育与艺术教育有很宽泛且很强的交融性。在德育中导入艺术教育,可以使道德教育转化为道德情感的陶冶。《艺术课标(2022年版)》提出,要借助各种健康向上的艺术实践活动寓教于乐,淡化德育的痕迹,增添人文色彩,从而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在不知不觉中浸润心灵,弥补课堂教育、思想引领中的不足,为德育工作提供条件,增强以美辅德的有效性和感染力。因此,艺术教育和德育融合,充分发挥课程整合的优势,通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自然融入,在艺术学习中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对于培养具有开放的思想、宽广的视野、博大的胸襟、平衡的身心、适应现代社会挑战的一代新人能够起到独特作用。艺术课程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内容,讲好中国故事,同时吸收、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文化成果,在艺术与德育的深度融合中,追求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高度统一,逐步实现立德铸魂的育人目标。

3. 学科实践:彰显艺术与学生生命体的联动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指出,审美的方式就是“在实践生活中体味万物的形象,天机活泼,深入'生命节奏的核心’,以自由谐和的形式,表达出人生最深的意趣”。[3]审美活动与生命的旨趣、人生的价值密不可分,艺术以形式与节奏表现生命内部“至动而有条理的生命情调”。学生是鲜活的生命个体,艺术教学赋予学生知识、情感与温度。“品德塑造生命,艺术丰富生命”,《艺术课标(2022年版)》的理念中明确指出要重视艺术体验,激发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热情与兴趣,丰富情感体验,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强调艺术课程的实践导向,在欣赏、表现、创造、融合中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与人文素养。艺术课程的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是基于艺术体验基础上的生命与价值的联动生发。




艺术课程实施的新路径——坚持素养立意

1. 坚持素养立意,设计逻辑清晰的综合性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艺术教师进行教学实践的预期与方向,是所有艺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在设计具体主题的教学目标时,要始终坚持素养立意,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素养发展、情感态度变化等方面,设计符合学生个人成长、促进学生未来发展的综合性目标,发挥艺术教学的最大成效。

《艺术课标(2022年版)》明确规定了“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厘清了各目标的层次逻辑,以学段目标的层层递进实现课程总目标的有效落实。如“总目标”中对“审美感知”素养的培养目标是:“感知、发现、体验和欣赏艺术美、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提升审美感知能力。”[1]5-6“学段目标”中对各个学段、各艺术学科做具体的目标描述,如音乐学科第一学段的“审美感知”素养培养目标是:“能体验音乐的情绪与情感,了解音乐的基本特征,感知音乐的艺术形象,对音乐产生兴趣,在音乐体验中唤起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具有乐观的态度以及对身边人的友爱之情。”[1]7-8

虽然在艺术新课标中四大核心素养是分条阐述的,但它们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贯穿在艺术学习的整个过程。艺术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对照新课标中相应的学段目标进行解读,聚焦素养立意,明确具体要求,考虑到不同年段学生的发展水平,并注重总目标与学段目标的对应性、教学目标与学段目标的匹配性。如北京人大附中经济技术开发区学校陈老师在执教七年级舞蹈即兴表演学习任务中《变化多样的生活造型》一课时,依据新课标中舞蹈学科的学段目标,从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几个维度设置了教学目标。其中围绕“艺术表现”的教学目标是这样表述的:尝试用身体摆出各种各样的造型,表现对生活中直线与曲线的探索和想象;在小组合作中探索身体的多种可能性,认识到身体造型的情绪体验与情感表达。

2. 依托真实情境,助推教学内容与育人目标建立关联

艺术课程蕴含的育人价值要与具体的学习任务紧密联系才能够得以实现。所以,艺术课程在教学目标上要坚持育人为本、强化素养立意,在内容结构上要增强主题与育人目标的联系。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在真实情境中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技能解决问题,将知识、技能、思想、行为、信念的学习嵌入具体的主题任务中。

首先,实现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新课标要求教师以任务、主题或项目开展教学,将知识、技能等融入其中,通过综合性、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知识进行整体关联和建构,形成深层次的联结,以单元性艺术实践构建有意义的深度学习。如在戏剧学科的编演故事脚本学习任务《以道交友》教学中,内容设置为卖场交友、民族古寨、民族时装,最终演绎民族大融合活动,教学过程以“绘制交换的商品”“绘制藏族建筑群设置”“服饰制作”“舞台剧展示”等任务驱动,教学内容与“人”紧密关联,层层深入。

其次,依托真实情境连接内容。《艺术课标(2022年版)》指明了“设计与学生经验、社会现实和当地文化资源相关联的情境与任务,层层递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方向,引导学生亲近自然、感受生活,全身心地参与实践,焕发情绪、激发情感、启迪心智、唤醒生命,在解决问题中,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结与贯通,明确“为什么学艺术”的意义和艺术实践的价值,最终指向立德树人的目标。

3. 调动深层体验,促进教学过程与育人价值相融合

艺术是一门具有体验性与趣味性的学科,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艺术独特的价值促进学生感受、体验、内化的协调发展。《艺术课标(2022年版)》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善用各种媒材,发挥多种媒材的特性,展现多样的表现形式、形象与意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觉,促进学生对艺术的深层体验,丰富其精神世界。

以影视学科八年级记录生活学习任务中《为东阳竹工艺代言》教学为例,教师设置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现场拍摄并剪辑完成《我是竹工艺代言人》宣传短片,上传网络平台后与大家分享,由学生对宣传短片进行评价;聚焦作品拍摄中“主题如何确定?”“转场如何实施?”两个核心问题,通过分享央视新闻官方视频,引导学生探究其点赞量高的原因与转场艺术处理,鼓励学生分析自己拍摄视频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方法,指导学生进行二次拍摄和剪辑。作品完成后重新上传平台,宣传短片的质量明显提高,得到了很多网友的支持与肯定。在此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建构知识,通过躬行实践,激发学习主体“内在的生长”。学生不仅在视频制作技能上得到提升,而且在宣传东阳竹工艺文化的过程中增强责任意识,树立文化自信,让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弘扬。

4. 衡量学业质量,保障教学评价服务于立德树人

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艺术课程,其教学评价必然指向“人”,培养对象不是个别人,而是所有人,教学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评价既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人为本,又要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艺术课标(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强调评价的统一要求,重视艺术学习的过程性、基础性考核与评价;尊重学生艺术学习的选择性,以学定考,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专项考核,体现教、学、评一致性。”[1]3-4同时建立了“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学习内容—学业质量”的课程设计逻辑。学业质量的确定明确了核心素养落实的基本标准,也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的有力保障。学校和教师要以学业质量为标准,通过多元评价,有效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反馈、导向、改进功能,结合自评、互评、师评等不同评价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进而改进学习,同时促使教师在评价中实现教学改进。

如在《为东阳竹工艺代言》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以及互联网评价等多主体评价方式,将新媒体的力量运用到课堂中,将学生、教师、社会力量融为一体,让学生感受到各方面的需求,听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声音,从而对作品进行二次修改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评价的最终指向是促进学生责任意识、新媒体技能的发展,以及知识、审美、道德水平的提升。

(备注:本文所有案例均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制过程中进行实验性实践与探索的成果)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 孙钰洁.中国传统艺术教育的内蕴及当代价值[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1):20-23.

[3] 宗白华.宗白华全集:第二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98.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作者朱敬东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研制组核心专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