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游越南的所见所闻(下)

 察右中旗人故事 2022-06-18 发布于福建

本文作者:卢丰


上期链接:

我游越南的所见所闻(上)

在游览中,我们见到芽庄市最具地标性的建筑物——沉香塔。沉香塔形若沉香花果,巍巍矗立在芽庄市的广场上。导游介绍说,沉香为稀世极品,闻名世界,千百年来,为世人所钟爱。它的价格竟是黄金的200倍,可谓“沉”得惊世,“香”得骇俗。对越南芽庄市来说,沉香无疑是一项重要的经济来源,在这里每年都要举办东南亚及全球沉香展销会。

在导游的引领下,我们游览了古占婆塔历史遗迹,因我对占婆塔兴趣不大,尽管导游做了详细的介绍,我也只是粗枝大叶看了一下记了个概况。占婆塔建于公元七到十二世纪,这里信奉师婆,由于受印度文化影响较深,是个典型而古老的印度教建筑。它是经过一千多年洗礼后仍完整保存下来的一座古建筑。占婆塔地势较高,居高俯瞰,芽庄市全貌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在越南芽庄的市场上,到处可见我们中国国人。比如卖蚕丝被和卖各种金银玉类的商家,雇佣的不少员工是普通话说得非常流利标准的中国姑娘,这其中广西、云南一带的姑娘居多。导游说,近几年来不断深化“一带一路”建设,我国对越南实行的外交政策是“只给人不给钱”,让中国的游客来购物消费,拉动越南的经济增长,对越南来说这当然是一件大好事。在越南市场上购物,中国人只带银联卡即可货币流通,如果是现金人民币还得兑换成越南盾,一万越南盾约合人民币为3元。

芽庄市的社会治安环境很一般,就像我国当初改革开放的八九十年代。导游反复强调,我们晚上出去,过马路时要避开横冲直撞的摩托车,或进酒家用餐,或到商铺购物,或在海边散步,必须结伴而行,绝不可单独行动。没想到导游说的这事儿还真让我们给撞上了,于是发生了一件至今回味起来特有意思的小插曲。

一天晚上,我们一伙人去海边散步,领略和享受拂面而来的清爽海风。我们同行的一个弟兄,他年轻腿脚麻利走得快,就一个人独自前行,和我们保持了一定的距离。这时一个头戴安全帽的越南女子,骑着摩托车一边疾速飞驰,一边把涉猎目标紧盯在海边路旁独自散步的男性上。越南女子在他面前突然一个急刹车挡住了去路,没等我们这位弟兄回神反应过来,越南女子就用越语叽里哇啦开了。我们这位兄弟听不懂她嘀咕些什么,越南女子一看他怔怔不解的样子,急忙露出媚笑打着手势交流,意思是想提供色情服务搞点小费。当我们这位弟兄明白其意时掉头就跑。回到宾馆他详述了事情经过,逗得一伙人久笑不止,他爱人取笑他 :“你这个二货,送上嘴的外国野鸭子不享,真是白来越南了!”他又幽默风趣地说:“外国的野鸭子哪如咱自养的中国家鸭子肥而不腻可口味美呢!”一伙人又是一阵开怀大笑。

此照为斗嘴取乐的恩爱夫妻

2019年9月6日下午1点40分,我们旅游团的返程航班VN742,从越南第三国际机场芽庄市金兰湾起飞,经数小时飞行,7点30分在美丽青城呼和浩特机场平稳落地,我们圆满地结束了此次出国旅游。这天正好是中秋节,女儿及晚辈们的小车早已等候在机场停车处,儿子也早已在饭店备好了接风洗尘的丰盛晚餐。一行一大家人在餐桌上畅谈赴越旅游的所见所闻,神采飞扬,笑声不断,使中秋月圆之夜更加欢乐祥和,锦上添花。

我游越南的所见所闻比预想要好,我们领略享受了“海”的无穷魅力,初步了解了芽庄市的独特风情市貌。住得舒适、看得神飞、玩得开心、吃得尽兴、喝得倍儿爽。在8天中,我们被固定安排住在一个紧靠海边的四星级宾馆。日出,导游引领大家看风景、观大海、玩沙滩、晒太阳、逛商家、购物品;日落,结伙而行听潮声、吹海风、进饭店、吃海鲜、喝咖啡。真可谓:“闻名遐迩数芽庄,风景如画海岸长。游人如织到此地,享受沙滩与阳光。风暖日丽嬉海涂,转身邂逅皆乡党。美景靓影映眼眶,越南之行吾难忘。”

有一事倒让我特别感动,但这并不是自己亲眼所见,而是亲耳所闻。就是导游所讲的越共领袖胡志明当年在中国的两段爱情传奇故事,至今让我回味悠长。且不说胡志明在中国的这两段恋情多美丽多浪漫,我敬仰他作为越南一国之父,为了坚守中国这两段恋情,痴情不改,终身未娶,直到逝世。更敬仰中国的这两位女性,坚守贞操,终身未嫁,孤独到老。我上百度专门查阅了一下资料,确有其事,但说法不一,版本诸多,究竟哪种说法哪个版面符合历史本来原貌,不得而知。现简录和归纳上来以飨读者,并为本文结语。

年轻时的胡志明与曾雪明

胡志明在中国的第一段恋情是与曾雪明女性发生的。上世纪的20年代末,胡志明在中国广州从事大革命活动,与中国姑娘曾雪明恋爱结婚。胡志明返越后,二人杳无音信再没见面,曾雪明守节如玉,从一而终,转瞬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

1950年,曾雪明在《文汇报》上,猛然看到越共主席胡志明的肖像和毛主席发给胡六十大寿的贺电及胡生平事迹的文章,才惊喜地意识到自己多年来魂牵梦萦的丈夫原来竟是越共主席胡志明!但激动之余,多方联系均未如愿。她曾一直在广州西区第八保健所从事医务工作至退休,享年86岁。

胡志明与曾雪明经历的这段婚姻时间不长,但胡念念不忘,多次向陶铸等中共领导同志打听其下落均无果。年深日久,这段夙愿未偿的国际婚姻内幕,被历史尘埃所掩埋,知情者寥若晨星。

与胡志明产生恋情的第二位中国女性是林依兰。1930年胡遭到越南当局的追捕无处容身,于是陶铸安排女共产党员林依兰与胡志明假扮夫妻掩护身份。没曾想这“假扮”变成了真演,二人陷入爱河不能自拔,直到胡志明因革命需要返越为止。

胡志明50年代初访问中国,要求面见林依兰。这是因为他们之间虽然分离20多年,但彼此坚守诺言,鸿雁传书。林依兰尽管已成为我党高级干部,仍孤身一人。毛主席立即让陶铸、林依兰进京。就在胡志明即将登机返国时,林依兰向他走来,两双手紧紧握在一起,激动的泪水模糊了双眼,两双臂紧紧相拥相抱,相思的爱河瞬间流淌全身。

1958年陶铸访越,68岁的胡志明对他说:“我和依兰相恋二十余载,因为革命事业耽搁了青春,如今年事已高,倍感生活孤独,想尽快与依兰团聚。请你回去询问一下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看法,倘若他们赞成,我想把依兰接到河内秘密举行婚礼,了却多年夙愿。”但越共政治局最终没有同意,理由是胡志明曾说过,越南不解放他就终生不娶,不能自毁形象。当然更深层的原因恐怕是,“国父”要娶中国女人做妻有为不妥。

胡志明无奈,只好给林依兰写信:“亲爱的依兰,咱们无缘再会。你听说过柏拉图的精神恋吗?就让我们彼此心灵永远融为一体吧!”林依兰回信:“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1968年林依兰含爱病逝,一年后的1969年,胡志明主席逝世,弥留之际断断续续悲悲切切地念叨着:“林依兰、林依兰、林依兰……”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作者1954年生于察右中旗土城子乡新义行政村,退休教师,现居呼市。重拾拙笔,充实生活,不为文字流彩闪光,只为闻到故土芬芳。

【本期幕后】

策划:敏敏

编辑:王丹

校对:图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