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已经富到17代的家族:拥有近千套上海的房子,后代都要去哈佛读书

 天涯书海碧连天 2022-06-18 发布于江苏
受此新冠疫情影响,各行各业股市状况非常糟糕,股市状况依然低迷,许多大资本家的情绪也非常糟糕。
图片
特别是科技相关股票出现大幅下跌,不仅是以创新闻名的苹果公司,世界最有名的脸书也在下跌,可见今年的行情依然不太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行情中,世界前十大富豪中就有这样的神人。他的资产不会下跌,这个神人是股东神巴菲特。他是世界前十大富豪中唯一实现资产增长的,财富增长了23.9亿美元,其身家超过了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成为美国第三大富豪。
图片
时代在进步,人在进步,很多人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和无数的努力,有机会改变命运,但也有人堕落了,把自家积累了好几代的家产都挥霍一空。“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就是这样由来的。现在富二代失去家财已不是奇闻,而是普遍现象。就像李兆会在短短十年内败光父亲创造的价值125亿的财富一样,败家能力也是数一数二。这种现象的出现,促使许多富一代特别注意下一代的培养。
当然,并不是所有富二代都是败家的,有些富二代选择自己创业,靠自己的努力实现梦想。我们熟悉的国民老公王思聪,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惠妍,这些都是富二代的正面例子。
先说富二代,再说富三代。如果富二代说能守住父亲留下的家产,那富三代出生的就是败光富二代守住的家产。郑裕彤的孙子郑志刚没守住祖父创造的2100亿商业帝国,还有荣氏的荣志健等。总的来说,这些富三代的名声普遍不太好,给整个家族带来的利益基本上是负的。
图片
富不过三代”不仅仅是一句话,还蕴含着很多人的悲伤和无奈。如果自己的孩子养不好,再怎么积累财富,也不足以让他败。所以,为了让家人长久生存,必须培养下一代的人。
在这里,不得不说是富裕了17代,子孙进入哈佛读书的家族。这个家族的一位成员买了近千套上海的房子。他们也许可以说是我们中国的老牌家族了, 这个家族是苏州的贝氏家族。说起贝氏家族,大家可能都没什么印象,但说起贝氏的一个成员,我想大家都很熟悉。这个人就是贝聿铭。贝聿铭是著名的中国建筑师,参与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等建筑,其建筑学技术已达到世界水平。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广州,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附属中学,后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深造建筑学,并赴哈佛大学继续提高建筑学知识。深厚的建筑学基础也成就了他的成功之路,有天赋的人怎样都能崛起。
图片
1960年,贝聿铭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贝聿铭运用他渊博的知识,获得了日本天皇奖、法国建筑金奖等多项重量级建筑学大奖。这些国家大奖也成就了他“最后一位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名字。
贝氏家族的祖先是贝兰堂,最初以开办医馆为营生。贝兰堂也只是普通人,到乾隆年间贝家才真正意义上崛起了。发展到第七代贝慕庭院时,世代积淀,终于使这个家族成为当地最有名的药材行,成为苏州四大家族之一。
贝氏家族长期从事草药生意,第十三代贝润生和贝哉安开创了贝氏家族的另一个制高点。贝哉安选择在金融方面发展,而不是走家族老路。贝哉安成立了上海银行,其子孙更被称为“金融世家”。这家上海银行成立于1915年,当时普遍使用银元,而这家银行业是第一家可以使用银元开户的银行,为当时所有普通民众提供简单的金融服务,得到了很多人的一致认可,在中国银行的历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
图片
贝润生被称为“颜料大王”,作为财产丰富的资本家,曾花了80万银元的巨额购买了苏州有名的庭院之一的狮子林。那时,八十万银元可以人一户普通人家一生衣食无忧,放在贝润生那里,只是买高级花园的钱。不由得发自内心的感慨。贝润生的家底真厚。
作为成功的资本家,贝润生把目光投向了房地产和土地。20世纪50年代,贝润生一共买了近千套上海的房子,他买房子的目的不是为了住,只是为了投资。
就现在来看,贝润生的眼光确实是上等的。现在上海的一所房子,一平方就能达到上万,一套房子没有几百万元是买不到的。这还只是买房子的钱,房子装修必需品的钱都还没算。
图片
贝润生买了近千套上海的房子,他的身价也达到了惊人的高度。贝家人的家训是
诗书传家,乐善好施”。他们全家都很低调,不像其他家族那样张扬。大多数没落的家庭都是家庭成员张扬过度导致毁灭的。
而贝氏家族则不同,他们立场原则非常坚定,贝氏家族的发展道路也非常朴素,不拿一分不义之财,跟发国难财的家族形成鲜明对比。比如民国四大家族之一的孔家,解放前夕,将大量国家财产作为私产卷走。这类盗窃国家财产的盗贼一辈子都要被钉在耻辱柱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