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网络拍卖资料中,看到这样一张告示:光绪十七年(1891),河南长葛县禁止妇女赶会。 拍主称:内容写的甚是有趣,把赶会看成是伤风败俗,而且添油加醋。可见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告示落款为“光绪十七年新正月,长葛县正堂示”,还盖着一方“长葛县印”。 正文字迹粗糙,文句算是骈体,不大工稳。义正辞严的语气,足以使人领会官府的威严。 奇文共赏,转录如下。为便于浏览,拆分了段落。 告示 中洲(州)素称纯朴,乃文人萃集之地。近见属邑中大大小小,皆以看唱为名,男男女女皆以烧香赶会为事。倘不为禁止,恐有玷风化。 因出示晓喻曰: 出而作,入而息,丈夫之事也。朝而纺,暮而织,女子之事也。家有饱暖,□庆夫何? 离戏一出,欲端四起。丈夫游手好闲,女子亦得意于看唱,尽抛头露面。纤纤玉手,不怕千人共见;款款金莲,何惧万人窥指。桃面传出娇媚,起人淫欲之想;杨柳纤腰,带出风流,动人搂抱之思。 且无赖之徒,三三两两曰:谁家美若西施?当场传名;光棍之流,攒攒簇簇曰:谁家丑若墓鬼?背他耻笑。 嗟乎!以己之妻女,与旁人媚来颜去(眉来眼去),岂非可耻也,可笑也! 故为正风俗,严禁妇女烧香赶会,各自凛(禀)遵毋违! 光绪十七年新正月长葛县正堂示
任内,他热衷基础建设,作为教化一方的物质基础。倡议捐修了县衙、学宫、知事住宅、关公庙、陉山书院,还有一个杜村寺。 作为一县之长,他还喜欢题诗送匾,对先进个人予以精神鼓励。 其中,有这样两位女性: 路道德之妻孙氏,“事亲以孝,待下以慈。温恭贞静,族谠交称”。王锡晋送上一块匾:“宝婺星辉”。 雷马养之妻丁氏,未成年时曾割股救母。他又道上一块匾:“孝笃惟坤”。 古人相信人肉有特殊功效,不断有孝子贤妇,上演割股疗亲的壮举。 大腿上一块肉,可以换来县志上的百世芳名。 王锡晋任内,治理团队相当稳定。 教谕秦文柄,唐县拔贡,光绪十年(1884)至二十年(1894)在任。 训导赵作辑,汲县举人,光绪七年(1881)到任,二十四(1898)年离任。 秦文炳与赵作辑主掌文化教育,合作默契,认真编写教案,还捐出月俸设立奖学金,十年如一日,使得长葛县“青衿萃萃,文风蔚起”,改写了科举被动局面。 长葛县这份告示,与这三个人密切相关。 应该说明的是,禁止妇女赶会看戏,并不是他们的创见,而是官方主流意识。
对于男女同游,卫道者一直深感不安。 禁令不绝,只是收效甚微。 乾隆初年,江南巡抚陈宏谋下令,禁止妇女入庙烧香,禁止春游。 严令之下,妇女们足不出户,轿不上路。 往年热闹的春游场景不见了,舆夫、舟子、挑夫,还有无数的小摊小贩,失业了。 人气不旺,百业萧条。舆论哗然,禁令失效。 同治十二年(1873),上海县颁布严禁妇女看戏告示。 随即有读者致信报馆,为女性打抱不平:“看戏一事,可以消愁解闷,可以博古通今,可以劝善惩淫,似宜任其观阅无禁,不宜复分男女,复论贫贱也……故吾深不愿有此一禁也。” 戏曲本无罪,人人都有看戏的权利。 男女平等的观念,已经渐入人心。 大约与此同时,河南一个叫做张观淮的地方官,上演了一出闹剧: 一天,某寺演戏。张观淮亲自带人封堵寺门,驱散了看戏的男士,只留下僧人和妇女。 他传话给妇女们:“汝辈来此,定是喜僧人耳!” 他命令和尚,把女人一个个背出去。 这种羞辱式的惩罚,犯了众怒,张观淮因此被免职。 张观淮的激进之举,道破了卫道者的秘密:保守到最后,就成了变态。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点击下方卡片 关注颍川派,加★星标★ 你若喜欢,点个在看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