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纪行(九)斋普尔 第十二天(2月8日) 今天的活动都在斋普尔市内,游览简塔·曼塔天文台、市皇宫博物馆、风之宫,观赏斋普尔街景,然后乘晚上11点的火车到乌代布尔。 斋普尔是一座被粉红色包裹的城市,有着“粉红之城”的美称。 斋浦尔的简塔·曼塔天文台建于18世纪初,建筑为砖石结构,是为用肉眼进行天文观测而设计的,目前是印度保存最完好的古天文台。天文台内共有16种造型精巧有趣的天文观测仪器,每个仪器都是一座独特的建筑,展现了印度莫卧儿时代末期古印度人对宇宙的认知以及探究天文学的能力。 



在这里你还会看到12个黄色的仪器,每一个单独的仪器代表12星座中的一个。每个仪器的倾斜度也会根据各自代表的星座以及此星座与黄道的位置关系而变化。



从古天文台到这个皇宫博物馆步行也就是几分钟的路程,它们都在斋普尔的老城之中,这里曾经是历代斋普尔王公的住所,现任的王公杰.辛格依然住在里面。我们只在外面看了看,没有进皇宫博物馆里参观。 
印度耍蛇人,拍照要给小费的。 卖印度小吃的摊贩。 

在斋普尔街头见到一位使用古董级照相机拍照的摄影师,他向我们介绍说他家三代人都是摄影师,还上过报纸,孩子一家人请他拍了张照片。拍照过程也很有意思,先是在相机内装入一块底片拍照,然后在小铁盒里加上各种药粉调制显影、定影液,再盖上黑布放到照相机箱里显影、定影,最后用清水漂洗。这时出来的只是负片,等负片晾干后再放到相机前的木板上重新翻拍,然后再把前面的步骤重复一次,最后出来的就是反转后的照片,孩子们饶有兴趣的观看了这个过程。      
热情漂亮的印度小姑娘邀请夫人与她合影。 
斋普尔是一座被粉红色包裹的城市,有着“粉红之城”的美称。 
风之宫修建于1799年,是用粉色砂岩构建的,共有935扇窗户,据说站在宫殿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感受到风的存在。主要是为了让后宫中的宾妃仕女能够在不被人瞧见她们容颜的情况下,站在宛如蜂巢的窗户后面透透气,吹吹凉风,并观赏大街上往来的人群。在街道对面一个咖啡馆的天台上,是拍摄风之宫的最佳地点。       
我们所住的酒店是个呈口字型的楼房建筑,里面还住有不少鸽子,酒店的装修也很有特点。      
在火车站露宿的印度人。 这个小帅哥真漂亮!在征得他妈妈同意后女儿与他合拍了一张照片。 接下来在斋普尔去往乌代布尔的列车上,度过了我们在印度最难熬的一晚。一个月前,女儿在网上购买这段路的火车票时发现,只有较低等的S级卧铺票了,而且列车上不提供卧具。买还是不买当时就有些犹豫,但为了不打乱后面的行程,最后还是买了这趟车的票,但令人没想到列车上的条件会如此之差。晚上11点在斋普尔上车后发现不仅是没有卧具,车厢非常破旧,而且四处漏风,车的门窗也不能关严。而车外温度才仅有5度,为节省行李箱空间来时每人仅带了睡袋内衬,薄薄的内衬起不了什么作用,我们把所有能御寒的衣物都用上了,还是冻得无法入睡,只得不时起来活动一下身体。一路上也只在上车后列车员来验过一次车票,后来再没见过列车工作人员。也没人给报到站,什么时间到了那个车站全凭旅客自己掌握,车门也要上下车的乘客自己开关。一夜无眠,好不容易熬到凌晨,6:50列车晚点40分钟到达乌代布尔,这趟行程让我们又一次见识了奇葩的印度铁路。  令人费解的是印度乘客在睡觉前会把拖鞋也放到铺位上面,看样子是怕被别人拿走了。后来在马蜂窝看到一篇印度的游记,他的鞋就是在睡觉时被人偷走了,这证实了我当时的猜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