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章,第一时间送达! 近期推文: Python 3+Django 3 结合Vue.js框架构建前后端分离Web开发平台实战 1. 前言公号一周多没有发技术推文了,最近年尾手头上的事情较多,推文被搁浅了。 工作日:年底基本被各种PPT准备、2019年总结、2020年规划、各种公司年底会议所覆盖。 休息日:上周六在筹备开源实战项目的事情,目前项目前期工作已正式启动,将以实际公司级的项目进行运作,并会根据学员期望,划分到对应的部门(前端研发部、后端研发部、测试部),公号中想通过项目实战学习提升的读者,欢迎加入! 更多关于开源项目实战介绍可查阅:年底特辑:新一代测试平台开源实战项目。另外,上周末,去参加了一位产品同事的婚礼,场面很隆重,形式感很重要。 一周多没尝到新鲜的技术推文,相信很多公号的忠实读者,已经等的有点急不可耐了,为了补偿大家,今天将给大家分享一款神器工具:Ngrok。 2. Ngrok是什么Ngrok是一款实现内网穿透的工具,更专业的解释的话,Ngrok 是一个反向代理工具,它是通过在公共的端点和本地运行的 Web 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安全的通道。并且可以捕获和分析所有通道上的流量,便于后期分析和重放。 有些读者可能会问:啥是内网穿透呢?白话来说就是将内网IP映射成对外可访问的域名。 3. 为什么要用Ngrok我们有时候会需要临时地将一个本地的Web网站部署到外网,以供他人体验评价或协助调试等等,通常我们会这么做:
只不过是想向朋友展示一下网站而已,要不要这么麻烦,累感不爱了 有了ngrok之后,世界是如此的美好
PS: 笔者在2017年,通过Ngrok结合自主开发的一个监控定位服务,帮一位亲戚追踪到了一个“被落入到传销组织的人口失踪案”。 4. Ngrok安装、使用1、进入Ngrok官网(https:///),注册Ngrok账号并下载ngrok。(可直接用Github账号授权登录) 2、登录成功后(https:///dashboard),进行授权码生成,点击左侧的Auth菜单,进行生成授权码。 3、根据官网给定的授权码,运行如下授权命令,如下:
授权码和账户是绑定的,在授权命令运行后,ngrok会将授权码保存在~/.ngrok2/ngrok.yml中,所以只需要运行一次,以后都可以使用。 4、根据需要,运行命令开发端口,例如: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端口8000可以根据需要替换成其他端口。这条命令的意思是将本地8000端口对应的服务暴露到外网中。 Forwarding,第一个是http协议对应的外网地址,第二个是https协议对应的外网地址。这样,凡是访问 http://4bd4c53e.的请求都将发送到localhost:8000。 5. 实战示例接下来,我们以之前开发的Django REST API服务作为演示示例,具体如何开发搭建自主的API服务,可查阅:Python利用Django 构建Rest Api: 快速入门教程 和 Python3+ Django3:自动生成Swagger接口文档 这两篇文章都有详细介绍。 1、查看Django REST API项目结构:
2、修改项目文件中的settings.py文件中的ALLOWED_HOSTS值。
3、运行Django服务。
4、访问http://127.0.0.1:8000/api/,可查看已添加的API接口。 5、接着运行`ngrok http 8000`命令,进行内网端口透穿外网映射,如下所示: 6、此时通过外网设备去访问:http://4bd4c53e./api/ (外网地址)仍然可以正常访问。 该地址,已经成功可以被外网所访问。(WIFI、4G网络皆可) 7、除此之后,Ngrok还提供了一个Web管理页面,可以进行监控查看代理转发的所有请求,默认访问:http://127.0.0.1:4040/ 即可。 点击Status可以查看当前监控的状态: 8、需要注意的是,每次启动ngrok都会分配一个新的外网域名,所以需要每次更换配置或者更换访问地址,不太方便。当然,ngrok也提供了解决方法,那就是付费,可以设置固定域名。 如果只是需要简单的外网调试,用Free免费版就足够了,如果需要自定义二级域名的,可以花点小钱,升级到付费版。 5. 最后除了上述介绍的Ngrok外,还有更简单的实现方式,就是使用国内的Ngrok,名称为 Sunny-Ngrok。网速更快,配置方面也更简单。 国内Ngrok官网:https://www./ 注册账号后,可以直接添加隧道,如果不想花钱的,可以直接选择香港的Ngrok服务器。 点击立即购买后,进行隧道配置,在这个页面下可以配置要监听的服务端口、前置域名、验证信息等。 更多实用功能,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尝试。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亲爱的读者,这款神器,你Get到了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