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是红军里的段誉?

 伟天英 2022-06-18 发布于河北

1921年,云南军阀唐继尧手下的一个小跟班碰到了一件很烦人的事——他被一个妹子倒追了。

这个妹子原本是一个师长的姨太太,又年轻又漂亮,最烦人的是,她还有70多万的积蓄。她看上了这个帅气的小跟班,非要他跟自己带着钱一起去上海,逍遥快活,双宿双飞。

这要搁现在,那就是顶级富婆爱上小鲜肉的剧情,让人完全无法拒绝。

同事们听说了以后,都羡慕死了这个小跟班,天底下还有这种好事儿?

然而,这个小跟班想了想,很坚决的拒绝了这个富婆。

同事们听说以后都懵了,纷纷吐槽他脑子不开窍,这种事你也拒绝?女人你不要,钱你也不要,你要什么呀?!

文章图片1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其实已经不是这个小跟班第一次拒绝倒追的妹子了,这个小跟班叫罗炳辉,从他参加革命起,他就有两个很神奇的buff:

一个是虽然他毫无背景,家庭出身也差得离谱,但总是碰到有钱的妹子倒追他,他有很多次当爽文男主龙王赘婿的机会,但他偏偏次次都拒绝了,非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干革命。

一个是虽然他是胖子,但跑起步来出奇得快,行军打仗也从来都是其疾如风,甭管敌人是几万人还是几十万人,都撵不上他,人送外号“神行太保”。他的战功足以当上开国大将。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不仅敌人追不上他,妹子也追不上他的“神行太保”——罗炳辉。

1

1897年12月22日,罗炳辉出生在云南彝良县一个叫偏坡寨的小山村里,原名罗德富。

罗炳辉家里本来就穷,还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父亲拼命种地也只能勉强养活这一大家子,罗炳辉读了三年私塾就读不下去了,11岁就外出找事帮着父母一起养家。

文章图片2

罗炳辉的家乡世道极其黑暗,即使是放在旧中国,也是数一数二的狠。

他们家乡地主恶霸为非作歹,佃户给地主打工工资低不说,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还要送礼,养猪快养肥的时候会被恶霸抢走,佃户的女儿老婆如果长得漂亮,还有被地主抢走的风险。

在这种系统性的盘剥下,穷人想靠老老实实打工改变命运,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罗炳辉从小就受不了气,恶霸欺负他,他就要打回去,父亲怕他惹事连累家里,母亲却觉得儿子有骨气,总盼着儿子长大以后,能把这些欺男霸女的地主都杀了。

当时城里有一个寡妇,养了两个儿子,和罗炳辉家里一样也受尽了恶霸的欺负,这两孩子长大以后就加入了反清的军队。

民国二年,他们的部队正好来城里,这两个人就把当初欺负他们的恶霸痛打了一顿,家具什么的都打成粉碎,恶霸和县长去找连长,连长理都不理。

这件事让罗炳辉一下就悟了,原来当兵就能治这帮恶霸啊!

从此之后,他就一心想要当兵。

1915年,17岁的罗炳辉偷偷离家出走,长途跋涉了20多天跑到了昆明。

可是部队征兵是一期一期的,还没到时间,他只能到处给人打工挣吃饭钱。

结果,他打了几天工以后,老板和老板娘看上了他,觉得这个穷小子相貌不凡,还很聪明,他们有10多万家产,但只有一个女儿,所以就带着女儿倒追罗炳辉,想让他来继承家产。

文章图片3

工友们听说以后扎心了,大家都是一起搬砖的打工人,怎么就你被老板看上,一夜之间要变成少东家?这是什么龙王赘婿剧情?

然而,更扎心的是,罗炳辉听了以后毫无波澜,谢绝了老板的好意。

区区小家碧玉,万贯家财,就想打动我?不可能的。

呵,女人。

文章图片4

罗炳辉愣是好日子不过,跑去给军队当了几个月的民夫,好不容易认识了一个军官,终于进了滇军。

在军队里,罗炳辉刻苦训练,很快就升到了三等中士,从来没犯过纪律,数学还贼好,还是个神枪手,长官们都很喜欢他。

可是,学了一身本事,还没等到他回乡报仇,家里就传来了噩耗:

就在他出来当兵这几年,他的母亲被恶霸打伤致死,父亲被陷害坐牢,家产都被抄了,两个兄弟连夜出逃来找他。

刚听到消息的时候,罗炳辉肝肠寸断,扛起枪就要回家报仇,连长拼死拦住了他,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拖枪回乡是犯纪律的,报不了仇不说,还会把自己都搭进去,你现在表现这么好,以后当了大官,想报仇还不是轻轻松松,何必图这一时?

这话说服了罗炳辉,很快,营长看他表现好,推荐他当唐继尧的随行军士。

袁世凯复辟后,蔡锷将军在云南起义护国,唐继尧是第三军的总司令,权力很大,顺手就把罗炳辉的父亲救了。

罗炳辉知恩图报,他把唐继尧当成了自己心目中的大英雄,很卖力地给他干活。

唐继尧也很信任他,把物资采购和大宗开销的事都交给他。

文章图片5

然而,就是因为罗炳辉经手了唐继尧的钱财,他才逐渐发现,原来唐继尧和自己家乡那些欺男霸女的恶霸本质上没什么不同,他们嘴里说着救国救民,可唐继尧在香港、在中法银行,在日本的数千万巨款,都是搜刮民脂民膏来的。

自己心目中的大恩人,大英雄,结果背地里却是这个样子,罗炳辉失望透顶。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罗炳辉又认识了一个妹子,她之前是一个师长的姨太太,年轻漂亮还有钱。她爱上了罗炳辉,看他有走的意思,就想让罗炳辉跟自己一起带着巨款私奔,去上海。

结果,罗炳辉又拒绝了。

区区人间绝色,富贵巨款,就想打动我?不可能的!

呵,女人。

文章图片6

道不同志不合,不相与谋。1921年,罗炳辉给唐继尧丢下了一封信,交清所有账目,不辞而别。

就在这次回云南的路上,罗炳辉和三个地主儿子结伴同行,结果他们四个过贵阳的时候,这三个地主儿子让旅店老板给他们找女人,老板说正好有一个19岁的才女,如花似玉。

一问才知道,这个女子之前是一个资本家的女儿,家里非常有钱,丈夫是个营长。本来两人一起到贵州要投靠一个师长,可半路上被土匪打劫,夫妻失散了,她一个人来了贵阳,结果那个师长早就去四川了,她无处安身,又身无分文,只能卖身度日。

那三个lsp一听就来劲了,可这个女子被带来之后,对他们三个一点兴趣都没有,反而和罗炳辉很亲近。

在旁人看来,这又是一场钱途无量的艳遇啊。

然而,罗炳辉给了她50大洋,让她回家找丈夫,希望她夫妻团聚。周围的人看傻了,哪怕是让她回家,你也跟着一起去啊,英雄救美,人家家里不得谢你一笔巨款什么的?

可罗炳辉压根就不为所动。

区区大家闺秀,我见犹怜,就想打动我?不可能的!

呵,女人。

文章图片7

罗炳辉回到云南后,投奔了朱培德的军队,跟着孙中山一起闹革命,北伐。

没想到就在革命路上,陈炯明叛变了,北伐军回师和陈炯明打成一团,当时北伐军除了朱培德的滇军,还有许崇智的粤军。

朱培德派罗炳辉去联系许崇智,正好碰上了陈炯明攻势凶猛,许崇智让罗炳辉赶紧把军情带回去。

军情紧急,走着回去怎么来得及呢?

于是,罗炳辉就一路小跑送信。

结果这一跑就没刹住车,罗炳辉半天时间跑了70多里路,三万五千多米,要知道,北京到天津的高速公路也就72公里,他两条腿一天就能跑完。

文章图片8

这还不是最夸张的。

朱培德收到消息后,又写了封密信让罗炳辉给许崇智带回去,也带着部队按时赶到位置和敌人打了起来。可罗炳辉回去没过两天,许崇智的部队就被打溃了,兵败如山倒。

现在朱培德的部队不知道这边败了,如果不及时撤退,很可能被包圆,也吃一个大败仗。

罗炳辉很着急。

可这时候,正路已经被敌人封锁了,要送消息得绕路。罗炳辉就和一个云南老乡马上出发,三次冒险经过敌占区。第二天早上老乡就跑不动了,留在了半路。

罗炳辉的草鞋也磨破了,但他愣是光着脚继续跑步,连续跑了23个小时,赶了190里路,相当于两个多马拉松的距离,抢在敌人前面赶到了滇军司令部。

一见到朱培德,罗炳辉就晕倒了,抢救以后两小时才醒过来,把敌军的消息送到了。

因为他这个关键的情报,滇军及时撤退,没有大的损失。

罗炳辉因此被朱培德重用。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罗炳辉在军队里神行太保的名声就如雷贯耳。

文章图片9

当上了军官以后,罗炳辉又觉得,朱培德就是自己的伯乐,又很努力地给朱培德打工。

罗炳辉打起仗来特别勇猛,北伐军攻打南昌时,罗炳辉的部队就是先锋,他拼尽全力打下了牛行车站,给全军打开了进入南昌的门户,自己一个营打得只剩下了80多个人。

可是,1927年,蒋校长背叛革命,朱培德投靠了蒋校长,积极剿共。

蒋校长让朱培德带兵去围剿红军,罗炳辉只能执行命令。

在和红军的作战中,罗炳辉越来越迷茫,痛苦。

因为在北伐的时候,他的部队走到哪里,老百姓都很亲近他们,可现在带着部队和红军打,部队所到之处,老百姓早早地就逃了个一干二净。

罗炳辉自己是最底层的士兵上来的,所以他从来不克扣兵饷,主张官兵平等,他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事,但他却因为不够变态而和其他国民党军官格格不入,被同僚排挤。

痛恨罗炳辉的军官们一起列了罗炳辉的“十大罪状”,告到了朱培德那里,朱培德知道罗炳辉的为人,但不愿意为了他得罪军队里的多数人,就撤了他的职。

被撤职的罗炳辉伤透了心,自从他参军以来,无论是跟随唐继尧,还是朱培德,他都是尽心尽力,爱护士兵,照顾百姓,从来只为穷人的利益奋斗。

如果他只图自己的飞黄腾达,那给唐继尧采购的时候,他只要稍微用点手段,给自己捞个上百万是轻轻松松的事。

如果他只图自己活命,那他大可不必在兵败的时候豁出性命跑上190里去报信,跑路回家就是了。

他之所以从来不损公肥私,就是因为他相信革命是为了给穷人打出一个新世界,和那个理想比起来,自己的荣华富贵,身家性命都不重要。

可到了最后,他却因为坚持这个原则被撤了职,落到一无所有的境地,这真是天大的讽刺。

文章图片10

为了糊口,罗炳辉辗转上海、广州、南昌,在江西吉安找了个八乡靖卫大队长的工作当,相当于保安。

这个大队是当地的乡绅们害怕共产党组建的,所以他们给罗炳辉的任务是维护治安,防止吉安“赤化”。

罗炳辉心想,要对付敌人,那就得先研究敌人吧?于是,他就到处搜集共产党的情报,结果他越研究越觉得,共产党做得对,还没开始剿,自己倒先赤化了。

有一次,部队抓了一群农民,乡绅说他们是共匪,必须杀了,但是罗炳辉看着那些衣衫褴褛的农民,就想起了自己小时候过得也是一样的日子,他不忍心,就给了每个人一个大洋放了。

类似的事做多了,乡绅们越来越觉得这个大队长有问题,他们气愤地质问罗炳辉,我们是甲方,我给了钱让你当保安的,让你杀人你怎么不杀?

但罗炳辉坚持己见,宁愿和甲方爸爸吵架也决不改方案。眼看双方矛盾越来越大,罗炳辉很可能又要下岗了。

就在这个时候,共产党那边也注意到了罗炳辉,他们从罗炳辉的举动判断,这个人是可以发展成同志的。

于是,地下党秘密联系到罗炳辉,罗炳辉火线入党。

1929年11月,罗炳辉带着部队在吉安起义,打了一段时间的游击后,上山和大伙儿会师了。

2

在反围剿的过程中,罗炳辉担任红12军军长。

因为罗炳辉自己跑步速度很快,所以他就经常训练大家爬山越野,到后来全军都知道了他们部队跑得快,诱敌深入和引敌的任务就经常交给罗炳辉的部队:

抓张辉瓒的时候,粟裕定下的计划是吸引张辉瓒到龙冈,诱敌的工作给了罗炳辉。

罗炳辉让战士们沿途丢包丢旧衣服丢水壶马灯什么的,还故意让部队多做一些饭菜,装成狼狈逃窜,连现成的饭菜都顾不上吃的样子。

这些动作果然骗到了张辉瓒,他一步步被罗炳辉引入圈套,全军覆没。

前两次反围剿失败后,蒋校长恼羞成怒,不惜血本调来了10万嫡系,加上原来的一共30万人,号称要三个月之内“肃清江西共军,如不成功则成仁;如不获胜,自刎首级”。

30万对几万,优势在我。

因为红一方面军前两次反围剿打得很辛苦,第三次来得太快,红一军需要时间修整。

于是,组织决定让罗炳辉带着红12军假装成红一方面军,带着敌人去山区兜圈子,跑马拉松。

跑马拉松?这我强项啊。

罗炳辉和战友商量了一下,让部队一个营跟着一个营,队伍拉得很长,而且大张旗鼓,一边走路一边吹号,打着旗子或者包袱皮,还故意把灰尘扬得很高。

国民党有飞机侦查,但从空中看下来罗炳辉部队的阵仗很大,好像有好几万部队。

红军在无线电里也故意散布红一方面军的假情报,收到情报的蒋校长果然上钩了,调集大军追着罗炳辉的部队跑。

然而,罗炳辉专挑难走的山路走,几千人愣是牵着蒋校长一二十万的部队。好几次蒋校长的部队都感觉对方就在自己面前了,但就是无论如何也追不上;

好几次国民党军实际上已经围住了罗炳辉,但罗炳辉就是能悄无声息的地从对方部队的间隙里穿身而过,好似练了凌波微步。

这个刀尖上跳舞的任务,罗炳辉也完美完成。

文章图片11

等红一军团修整好了之后,蒋校长的部队已经人困马乏,连连败退。

建泰战役,罗炳辉带着红22军长途奔袭,6天之内连下3城。

长征路上,罗炳辉指挥的红9军团,负责保护主力部队的侧翼和后部,是全军的后卫,总是在打运动战。

这又是一个经常要在刀尖上跳舞的任务,但在这个位置上,罗炳辉还是接连上演神操作。

袭取江华,红9军团兵分八路急行军,但他们晚上赶路时碰到了大雨倾盆,点不了火把,罗炳辉就让战士们脖子上围白毛巾,后面的人看着前面人的白色影子跑,他们顶着大雨日夜兼程,半天时间就占领江华。

打鲁班场,红9军团急行军35公里,提前赶到枫香坝伪装成红军主力,罗炳辉知道敌人了解红军的纪律,就故意把两个连摆在山上空旷的地方,果然,敌人侦察机看到以后,以为是红军人数太多无法隐蔽在树下,把他的部队当成了主力,倾巢出动,结果被罗炳辉巧妙甩开,战略转移。

抢渡乌江,红9军团在长干山佯动,又伪装成红军主力,吸引了敌军6个师,掩护主力渡江,好似人球分过,梅开二度。

巧渡金沙江,红9军团占领宣威,提前渡江,在岸边四处机动,吸引注意力,又成功被重点照顾,让主力顺利过江,上演帽子戏法。

中央红军北上和四方面军会师,红9军团先是强行军直取天全,打开了唯一一条通路,然后继续佯动迷惑敌人,掩护主力北上,来了个大四喜。

整个长征路上,罗炳辉的红9军团一直是和主力部队分离的状态,要考验指战员自己的指挥能力。

但罗炳辉的部队孤军转战云南、四川、贵州三个省,多次长途奔袭,多次引敌诱敌,其疾如风,行程上万里,和主力遥相呼应,隔空配合,骗得追兵团团转。

最强悍的是,罗炳辉的体型是比较胖的,大家都叫他“罗胖子”,但是赶起路来,他却是三军之最,灵活的胖子了属于是。

刘伯承表扬罗炳辉,说他带的部队是“两脚骑兵”

中央夸他的部队是“战略轻骑”。

后来美国记者采访罗炳辉之后,还写了《续西行漫记》,罗炳辉神行太保的绰号就此响彻大江南北。

会师之后,张国焘裹挟刘伯承和朱老总南下,罗炳辉的部队也在其中,被带着多走了一年的冤枉路,才终于赶到延安和大部队汇合。

3

到延安后,罗炳辉在中央军校上了一段时间的学,刻苦学习军事理论,战友们也关心起他的终身大事了。

按理说,以罗炳辉的自带buff,什么妹子都追不上他的。

可是在这里,罗炳辉认识了一个叫张明秀的女战士,她16岁就放弃优渥的生活离家出走参加红军,马列学得好,是政委,曾经带着妇女排救活过数十名战友。

区区无产阶级战士,马列能手,就想打动我?

啊,我恋爱了。

有钱有颜的妹子罗炳辉不愿意理睬,但一见到这种熟读马列的新时代独立女性,罗炳辉是心动不已,俩人认识了几个月就结婚了。

文章图片12

就在军校读书学习的这段时间,学校的课程里也有野营和爬山的课程,不少学员都比罗炳辉年轻,也更瘦,但每次爬山,罗炳辉都是第一个登上山顶的,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武汉沦陷后,罗炳辉被派去了新四军,当第5支队司令。

当时日本鬼子被我们的游击战打得很头疼,就采取了步步为营的方式,每隔三五里就设立一个据点,想要一点点蚕食新四军的生存空间,把我们赶走,因为据点密集得像梅花桩,就叫“梅花桩战术”。

结果罗炳辉指挥部队,两个营夜袭,一个营长途奔袭,把日军的小据地拔钉子样一个个拔掉。

鬼子长记性了,不敢把部队分得太散,减少了据点的数量,但提升了部队的数量,每次一个地方出事,附近几个点的日军就会成规模地来支援。

罗炳辉就和其他根据地的共产党部队一样,做群众工作,做政治动员,一手创建了皖东津浦路东抗日根据地,和日本鬼子长期打游击,斗智斗勇。

罗炳辉人高马大,长得胖还一口云南口音,在皖东地区群众眼里特别显眼,所以每次做群众工作,他都喜欢自己去老百姓中间跟大家唠嗑。

当时国民党散布谣言,说罗炳辉是个魔王,每天都要吃两个小孩。罗炳辉就自己在群众大会上开玩笑,说有人说我罗炳辉一天要吃两个小孩,本人到此已经有好几个月了,该吃掉一两百个了,请问哪位乡亲家里丢了小孩啊?

还有传言说,罗炳辉枪法神准,曾经一枪打死了三个半鬼子,罗炳辉就出来辟谣,说我澄清一下哈,这是事实,当时那四个鬼子站成了一条线,我突发奇想,就一枪打了过去,三个鬼子当场死亡,第四个受伤。

到后来根据地稳固了,老百姓支持,新四军打起仗来如鱼得水,鬼子都被围在据点里不敢出来。

蒋校长旧病复发,背刺新四军的时候,之前的群众工作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国民党军进攻新四军,半塔保卫战时,许多民间猎人自发起来打冷枪,有一个50多岁姓李的猎户,在掩体里狙击了好几天,弹无虚发,一个人打死了30多个敌军;

镇子上有一群作坊工人组成的模范队努力参战,因为太猛打着打着打成了主力;

还有更多的居民自发起来给新四军送情报,送水送饭,救护伤员。

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罗炳辉一直战斗在第一线,战功卓著。

可因为长期的劳累,罗炳辉患有高血压,胃出血也经常因为得不到治疗而便血。

从1943年开始,罗炳辉的身体就每况愈下。

1945年12月,罗炳辉不止一次忙着忙着,就突然昏倒在地,战友们知道以后,说什么也不让他再工作了,陈毅亲自给他下了个强制休养的命令,让他远离一线静养。

解放战争刚开始没多久,1946年6月21日,罗炳辉的病情突然恶化,昏迷不醒,送到医院也没能抢救回来。下午5点,罗炳辉将军去世,时年49岁。

如果罗炳辉能活到新中国建立,按照他的资历和战功,是足以授大将的。

可惜的是,疾病提前夺去了他的生命,他没能看到自己为之奋斗了一生的事业成功的那天。

罗炳辉去世之后,原本被好好地安葬在临沂,还立了碑。

但是解放战争爆发后,国民党为了泄愤,掘开了罗炳辉的坟,把他的遗体挖出来用绳子倒吊在树上,刀刺枪打,百般凌辱。还是当地的渔夫们趁着夜色把罗炳辉的遗体收了埋在了沙滩上。

这支掘开了罗炳辉坟墓的军队,叫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

文章图片13

一直到解放后,当地人民政府才重新找到了罗炳辉的遗体,迁入沂东的革命烈士陵园里。

《亮剑》里李云龙三人组曾觉得自己的军衔给得太低,闹得鸡飞狗跳。刘伯承训他们的时候,就说过一句掷地有声的话:

“我们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武装斗争,身边倒下多少好同志,想想他们,他们该授什么衔?”

是啊,人民军队一路走来,能打的,有本事的将领多了去了,李云龙他们为了个军衔吵吵嚷嚷,闹得沸反盈天,说什么不公平。那那些没有看到新中国的将领们,左权、叶挺、方志敏、寻淮州、罗炳辉、彭雪枫,还有千千万万死在冲锋路上的将士们,他们该授什么衔?

罗炳辉作为一个从底层家庭走出来的将军,一生有过很多荣华富贵的机会,但他却一次次主动放弃了那些机会,选择走上一条艰苦无比的道路,因为在他的心中,始终怀有为穷苦人民奋斗终生的崇高理想。

他的一生,正如他陵墓上铿锵有力的题词一样:

革命到底死而后已,精神不死万古长青。

文章图片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