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局势发生变化,加拿大前陆军司令在乌克兰出现,俄前少将离奇身亡

 小天使_ag 2022-06-18 发布于湖南

反转之后再反转,变化之后再变化!

这场旷日持久的俄乌冲突,给两国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与打击,乌克兰境内遍地的残垣断壁、千千万万民众流离失所,以及俄罗斯边境村庄的炮声不断,无一不再体现战争的残酷。

6月16日,是俄乌冲突持续的第113天,战火非但没有平息的迹象,反倒升腾地愈发强烈,还出现了更多影响战局最终走向的变数。

至少3个新变数吧。

一,“失踪”的加拿大前陆军司令,终于在乌克兰“现身”了。

15日,加拿大军方宣布,对加拿大前陆军司令、退役中将特雷沃·卡迪厄提出两项性侵犯罪的指控。16日,卡迪厄回应称,他目前正在乌克兰,将返回加拿大配合相关调查。

据悉,卡迪厄将由民事司法系统审理。

毫无疑问,这将是令国际各方为之侧目的消息,而关注点或许不是针对卡迪厄的两项指控,而是其透露的行踪——他正在乌克兰。

自俄乌冲突发生以来,西方媒体便一度盛传,卡迪厄可能已经前往乌克兰参加战斗了,但他本人以及加拿大军方一直没有对此事做出回应。

如今,卡迪厄声称他目前就在乌克兰,再度加深了外界对赴乌参战的猜测。

在这之中,至少3个观察点不容忽视。

1,卡迪厄的退役很“蹊跷”。

据悉,卡迪厄从军30多年,在加拿大军中颇具威望,担任陆军司令后,更是被外界视作最有望出任国防参谋长、也就是加拿大最高军事指挥官的人物。

特雷沃·卡迪厄

但去年9月,由于卡迪尔受到性行为不端的指控,被暂停了军队职务。今年4月21日,加国防部又突然宣布,卡迪厄已于4月5日退役,并拒绝透露他的去向,同时表示针对他的调查仍在继续。

要注意,卡迪厄从担任陆军司令,到宣布退役,间隔仅6个多月。

更要注意,卡迪厄的从军履历非常优秀,前途可谓是“一片光明”,完全没有理由在“调查尚未结束”之际,自毁前程,主动退役。

并且,对于一名退役陆军司令的去向,加拿大方面却一直遮遮掩掩,这显然很不寻常。

再直白点说,卡迪厄匆匆退役,而后出境、前往乌克兰,加拿大军方、政府不可能不知道。

因此,基于西方媒体关于“卡迪厄可能赴乌指挥作战”的报道,有理由怀疑卡迪厄是“临危受命”,前往乌克兰“戴罪立功”的。

2,加拿大军方宣布对卡迪厄提出指控的时间点很“微妙”。

一方面,有关卡迪厄的指控,是去年9月发酵的,但指控中的相关事件,却是在1994年于加拿大皇家军事学院发生的。

如果说,加军方真要提起对卡迪厄的指控,其实早就可以进行了,如今不早不晚,偏偏等到俄乌局势开始出现“进入尾声”迹象的情况下提起指控,把卡迪尔“光明正大”地召回国,颇有“捞人”的嫌疑。

另一方面,对于盛传一时的“指控风波”,卡迪厄曾“淡定”地回应,称这都是“虚假指控”。

再结合,如今卡迪厄坦然表示,将回国配合相关调查的回应来看,卡迪厄对这些指控似乎并不担心。

此外,从卡迪厄退役,到如今透露自己行踪,间隔足足2个多月。这期间,卡迪厄在乌克兰究竟都干了些什么、是否参与了俄乌冲突?

总不能,卡迪厄在乌克兰待了2个多月,是过去旅游的吧?这兵荒马乱的,显然很说不过去。

3,卡迪厄现身乌克兰,可能会引发外界更大的猜测。

例如,若卡迪厄果真是去乌克兰指挥作战的,那么去的绝不会是他一个人,可能会有一个指挥或参谋团队随行。

又或者,加拿大的前陆军司令都去乌克兰了,那么美英等国是否也派了人过去?总不能啥事都只让加拿大独自承受吧?

可以预见,卡迪厄现身乌克兰背后,或许存在更多西方国家军官身在乌克兰的情况,至于究竟有没有介入俄乌冲突,目前仍是未知数。

当然了,一旦坐实了包括卡迪厄在内的西方军官介入俄乌冲突,那么局势将迅速升级,美英等国也将受到波及。

此外,在俄乌冲突尚未平息的情况下,卡迪厄究竟能否顺利回到加拿大,期间是否会被“截胡”,同样是西方担忧的问题所在。

俄乌局势,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

然而,正当卡迪厄自曝行踪之际,俄罗斯本土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变数二,关键时刻,俄军少将在家中被“斩首”。

16日,俄罗斯警方表示,90岁的前克格勃少将、退休情报官员列夫·索茨科夫被发现死于莫斯科的公寓中,死因是头部中枪,而凶器可能是其遗体旁的一把托卡列夫TT-30半自动手枪,而该手枪是索茨科夫于1989年诺门坎战役中获得的。

据悉,索茨科夫于1932年出生在列宁格勒,27岁时加入克格勃,之后40多年一直从事对外情报工作,不仅功绩显赫,更深得俄情报、军方敬重。

因此,在得知索茨科夫少将身亡一事后,俄对外情报局第一时间发布了讣告,称“一位杰出的对外情报局少将去世了”。

目前,索茨科夫的死因尚不清楚,但从现场情况来看,俄警方初步怀疑是自杀,但也不排除其他可能性存在,将进一步展开调查。

在这之中,3个细节不容忽视。

1,索茨科夫颇受敬重,且已经90岁了,此时选择以“自尽”的方式了却余生,有些说不过去;

2,现场遗留的手枪,距今已有30多年历史,能不能用都不知道,说它是“凶器”可能会有些勉强;

3,索茨科夫是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的公寓里身亡的,这将大大加深该事件带来的恐慌情绪。

因此,在初步推断索茨科夫存在自杀可能的情况下,也不可排除他杀的可能。毕竟,一位德高望重的前克格勃少将离奇身亡,对俄方、尤其是对俄情报部门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挑衅。

那么如果是“他杀”,谁最有可能是“幕后元凶”?基于当前局势来看,不排除乌方势力、西方势力以及某些“激进组织”所为的可能。而这一结论一旦坐实,俄方势必会以牙还牙、宣泄怒火,俄乌局势也将再度升级。

接下来,且看俄方有什么调查进展吧。

至于俄乌局势面临的第三个变数,则是欧洲对俄乌局势的态度转变。

日前,乌克兰媒体还报道称,法德意三国领导人计划于16日访问基辅,与泽连斯基就俄乌局势、是否授予乌克兰欧盟候选国地位等议题展开会谈。

15日,马克龙在探访驻罗马尼亚北约军事基地的法国士兵时,再次呼吁欧盟就俄乌局势展开新的对话,并表示乌克兰需要与俄开展“有深度、有进展”的对话,并认为在当前时刻,欧洲必须发出“清晰的信号”。

很显然,从马克龙在表态来看,还是主张通过对话缓和局势、平息战火。基于此,法德意三国首脑若出访乌克兰,很可能会以“促谈劝和”为目标。

因此,马克龙等人此行访问基辅的成果如何,对当前俄乌局势来说,将是一个重要转折点。

总之,俄乌局势持续至今,仍旧存在诸多未知数与不确定性。还是希望各方保持理智与克制,早日平息战火,恢复和平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