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话聊斋:红玉

 老大姐嗨 2022-06-18 发布于山东

红 玉

河北广平府冯翁有个儿子,名叫相如。父子都是秀才。冯翁年近六十,性子方正梗直,家里经常缺米少柴。

几年之中,老伴与媳妇又相继去世,家务只得亲自操劳。

一夜,相如坐在月下。忽然见东邻有个女子从墙头上偷看。相如看她很美。他微笑着用手招乎她,她不下来也不离去。

他一再请,她就搁上梯子下来。然后两个人就睡在了一起。

问她姓名,她说“我是邻家女儿红玉。相如十分喜欢她,要与她订百年之好。红玉允诺了。

这样夜夜往来,约有半年光景。冯翁夜间起来,听见女人的笑语声,看到红玉,发了怒,把儿子叫出来,骂道:

“畜生!干的什么事!这样落魄,不刻苦读书,却学风流淫荡吗?别人知道了,败坏你的名声;别人不知道,缩短你的寿命!'

相如跪下自责,哭着说知道悔过了。冯翁叱斥红玉说:"女人不守闺门训戒,既玷污自己,又玷污他人。倘然事情传出去,该不只出我家的丑!”骂完,气呼呼回去睡了。

红玉流着泪说:“你父亲怪罪我,责备我,真够使我羞愧的了!我们两个的缘分完结了。”

相如说:“父亲在,我不能自己作主。你如果有情意,还应当忍辱与我好下去。”红玉斩钉截铁表示拒绝,相如于是落下眼泪。

红玉劝止他说:“我与你没有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翻墙钻洞偷偷幽会,怎能白头偕老?这地方有个好姑娘,你可以娶她。”相如说家里太穷了。

红玉说:“明天晚上你等着,我替你想办法。'

第二夜,红玉果然来了,拿出白银四十两送给相如,并说:“离开此地六十里,吴村卫家有个姑娘,今年十八了。卫家要价高,所以至今没嫁出去。你用重金打动他们,一定能圆满成功。”说完,告别而去。

相如找机会对父亲说,要到吴村去相亲,而红玉送银子的事瞒着不敢告诉。

冯翁自忖没钱,因此不让儿子去。相如又婉转地说:“让我去试试,不行就拉倒。”冯翁这才点头。

相如就借了仆人马匹,去拜访卫家。卫老头是个庄稼人,相如把他请出来与他闲谈。

卫老头知道冯家是世族,又见相如仪表堂堂,心里同意了,但担心他不肯多出采礼。相如听他讲话吞吞吐吐,明白他的意思,把银子全部放在桌上。

卫老头才露出喜色,央请隔壁一个书生作中人,写红帖订了婚。

相如进去拜见丈母娘。住房很狭窄,女儿害羞躲在母亲身后。相如眼角扫了一下,虽然是荆钗布裙的穿戴,但神情光采照人,心里暗暗欢喜。

卫老头借邻居的房间款待女婿,就说:“公子不必来迎亲。等我们略微准备些嫁妆,就抬轿子送去。”相如与丈人定下日子就回家了。

他骗父亲说,卫家爱咱们门第清高,不要彩礼。冯翁也很欣喜。到日子,卫家果然送女儿来。

新媳妇很勤俭,也很孝顺,夫妻感情很深厚。过了两年,生下个男孩,名福儿。

清明节那天,她妇抱着儿子去扫墓,遇到本地姓宋的乡绅。

姓宋的做过御史,犯贪污罪丢了官,住在乡间,作威作福,欺压乡民。

那天也上坟回来,看到卫女觉得她漂亮,问了村里人,知道是冯相如的妻子。

他料想冯相如是个贫士,用重金引诱,有希望动心,就派家人向他隐约地说出了这层意思。

相如突然听说,心头怒火控制不住在脸上流露出来;后来一想宋家势大,自己不是对手,便强压怒火挤出笑容。回去告诉了父亲,冯翁火冒三丈,奔出屋来,对那家人指天划地百般臭骂。

家人抱头鼠窜而去。姓宋的也勃然大怒,竟派一伙人冲进冯家,殴打相如父子,气势汹汹,人声鼎沸。卫女闻说,把儿子丢在床上,披头散发叫救命。

宋家来人把她抢到手抬着,吵吵嚷嚷就走了。冯相如父子遍体鳞伤,呻吟在地,福儿在房间里呱呱啼哭。

邻居们同情,一起把父子两人扶上床。一天之后,相如撑着拐杖能勉强起来。冯翁怨愤填胸,不吃东西,吐出血来不久就死了。

相如大哭,抱着福儿告状,上到总督、巡抚衙门,官司几乎打遍了,到底没能申张正义。

后来听说妻子不屈而死,越发悲痛。冤气填塞胸口和咽喉,却无路可伸。

常想拦路刺杀宋某,考虑到他侍从众多,再说福儿也无人可托付。日夜哀思,眼皮也合不拢。

忽然有个壮士到冯家来吊唁,络腮胡子浓密,下颔宽阔。

相如与来客素不相识,请他坐下,要打听他的姓名籍贯,那人突然问道:“你有杀父之仇,夺妻之恨,竟忘了报仇吗?”

相如怀疑他是宋家派来的探子,姑且假意应付。

来客怒目圆睁,眼眶欲裂,霍地起身朝外走去,说:“我以为你是有骨气的人,现在才知道是不齿于人的下贱坯!'相如察觉到他是个奇人,跪下拉住他,说:

“实在是怕宋某派人来刺探我。现在我向你吐露真心:我为了报仇雪恨,卧薪尝胆已有多时了。只可怜这襁褓中的小东西,怕断了香火。你是义士,能为我抚养孤儿吗?”

来客说:“这是妇人女子的事,不是我所能做的。你要托人做的,你自己想办法托别人去办。你想自己去干的,我愿意代你去完成。”相如听了,伏倒在地叩响头,来客掉头就走。

相如追上去问他姓名,他说:“事情不成功,不受人家抱怨;成功了,也不受人家报德。就去了。相如怕闯下大祸受牵连,抱着福儿逃走了。

到夜,宋家全家都睡了。有人翻越重重围墙,杀死宋御史父子三人,以及一个媳妇、一个丫环。

宋家递了状子告到官府。县官大惊。宋家一口咬定是冯相如所干,就派捕快去抓相如,相如已潜逃,不知去向,于是更坐实了。

宋家仆人同捕快到处搜索。夜里到南山,听到小儿啼哭,循声找到相如,用绳绳索套住脖子拖了就走。

福儿哭得更凶,那群人抢下孩子丢弃在山野间。相如冤冤愤绝。

见到县令,县令问:“为什么杀人?”相如说:“冤杜宋某人死在夜里,我自天就出走的,再说抱着呱呱而啼的婴儿,怎能翻墙头杀人?”

县令又问:“不杀人,逃什么?”相如一时语塞,无法置辩,就被押进大牢,

相如抽泣着说:“我死不值得可惜,一个孤儿有什么罪?”

县令说:“你杀人家儿子多了,杀你一个儿子,怨什么?'相如革去秀才以后,屡次受酷刑遍供,到底不招认。

当夜县令刚睡下,听得有什么东西打在床上,响声震耳,十分害怕,就叫起来。全家惊起,集拢了点烛一照,只见一柄匕首,刀刃锋利如霜,剁进木床有一寸多,牢不可拔。

县令看了,丧魂落魄。手下人拿着武器到处搜索,竟没有踪影。县令暗暗心虚,又因为宋某已死,没什么可怕,就把案情详细申报上司,为相如开脱罪责,最后把他放了。

相如回到家里,米缸里没有一升一斗,孤景对着四壁。幸亏邻居同情,送点饮食,勉强独自度日。

想到大仇已报,就脸添喜色;想到惨酷的横祸,几乎灭了全家,就泪如泉涌;想到半辈子彻骨贫穷,冯家香火又断,就在无人处放声大哭,无法自制。

这样过了半年,捉拿案犯的禁令更松了,相如于是哀告县令,请求判还妻子的尸骨。

等安葬好妻子回家,悲痛欲死,在空床上翻来覆去,只觉得竟没有了生路。

忽然有人敲门,相如凝神静听,门外有个人唧唧哝哝在跟小孩说话。他急忙起身窥看,好像是个女人。

门刚开,她就问:“大冤已经昭雪,你可平安?”这声音非常熟悉,但一下子想不起是谁。

用灯一照,原来是红玉。拉着个小孩,在红玉两腿间戏耍。相如也来不及细问,抱着红玉鸣鸡直哭。红玉也神情凄然,后来推推那孩子说:“你忘记爸爸啦?”那孩子牵着红玉的衣襟,目光闪闪地盯着相如看。

相如一端详;竟是福儿。他大吃一惊,抽泣着问:“福儿哪能来!”红玉说:“实话告诉你:从前我说是邻家女儿,是骗你的,我其实是狐精。

正巧夜间走路,见福儿在谷口啼哭,就抱他到陕西去抚养。

听说大难已经平息,所以带来与你团聚呢。”相如擦着泪水向红玉拜谢。福儿在红玉怀里,像依偎着妈妈一样,竟不再他认识爸爸了。

天没亮,红玉就匆匆起床。她说:“我要走了。”相如跪在床头,哭得抬不起头来,红玉笑着说:“我骗你呢。如今家业新创,非起早摸黑不可“就清除杂草,打扫底院,像男子般操劳。

相如担心贫穷,衣食无法自给。红玉说:“你只管关门埋头读书,不必过问家庭经济的盈亏,或许不至于饿死。”就拿出银子置办了纺车织机;租了几十亩田,雇人来耕种。扛着锄头除草,折来藤萝补屋,天天这样忙碌不停。

邻里亲戚听得红玉贤慧,更乐于资助他们。大约半年下来,人烟兴旺发达,像个富有人家了。

相如说:灰烬之余,多亏你重新白手起家了。可是还有一件事没着落,怎么办呢?”

红玉问什么事,他说:“试期已近,革除的秀才还没有恢复哩。”

红玉笑道:“我早已寄了四两银子给本县学官,已恢复功名记录在案。如果等你讲这话,早就误事了。”相如更佩服她神机妙算。

这一科乡试,相如中了举人。当时他三十六岁,家里已经良田成片,高屋连栋了。

红玉轻盈袅娜像要随风飘走似的,可是干活却胜过农家妇女;虽然三九严寒也辛苦操劳,一双手却始终白腻细嫩。她自己说是三十八岁,别人看来,一直像二十来岁的人。

异史氏说:儿子贤良,父亲有德,所以有侠士来回报。不但络腮胡子是一侠士,狐精红玉也是侠士,相如的遭遇也算离奇了!然而当官的如此昏庸,令人发指。匕首入木震耳,可惜为什么不稍微在床上移过半尺左右呢?假如苏子美读到这里,一定会像他读《汉书·张良传》写刺客狙击秦始皇那样,喝下一大杯酒说:“可惜没有击中!”

文章图片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