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西安的浐灞湿地说起 || 作者 七十里铺​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2-06-18 发布于上海

从西安的浐灞湿地说起

作者  ||   七十里铺

作者前期作品链接:

《登双堡子梁记》《那年父亲送我上师范》《大美袁岸我的家》《初冬时节到福州》《川北漫游记》《车道岭上访御风》《狄道那些年》《华家岭忆旧》《月在2021年的中秋时节》《2021盛夏:青岛日记》《大坑:一个渐行渐远的村庄》《四进青海记》《会宁康庄旧事之“光荣支援农业证明书”》《关于会宁康家庄的调查报告》《盐井小镇下乡记》《2021年端午回乡记》《2021年初秋回乡札记》《静美康庄·梦里老家》《风雪六盘山》《从临洮的战国秦长城说起》《立夏之日关于康庄的乱谈》《春游翠华山笔记》《英伦游学记》《半生逆旅两保安》《话说农村的那些人和事》《登双堡子梁后之胡思乱想》《谢家梁上话沧桑》《北戴河纪行》《那山,那树,那道川》《清明上坟记》《深秋时节到白塬》《2018年端午回乡记》《庚子年“十月一”送寒衣记》《自定西到西安的高铁上》《年关时候话“乡愁” 》《2020年端午回乡杂记》《楼观台秋游记》《写给那日渐老去的老家》《老家的山野静悄悄》《门前那两棵老榆树》《写在侄孙女儿们远嫁的日子里》《今年时逢闰四月》《雨夜话水窖》《回乡的路径选择和对老家前路的展望》

“灞桥烟柳”本是历史上古老长安城,东门外灞河边上的美景之一,可这些年随着城市的扩张,这一类小家碧玉式的景致已经在西安城里边被挤的是再也找不到她原本的位置了。历史上那本应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地方,现多已为高楼大厦、宽阔马路所替代。

这些年来,我一直多想着能到“八水绕长安”其中之一的灞河边上去走一走,去看看那里的河水,去看看那河边上柳树的雨中云烟,但一直没得到好机会。只听我们小区里的老西安人说,那灞河上现在可能只剩下河口的一片湿地了,灞桥烟柳早都成为书里面的传说了,让我不要费那个闲劲去找了,再找也找不见的,说他们本地人都没有见过。不过自从听说了灞河边上还存有那一片湿地,我在百无聊奈中还是跑着去看过两次。有空了到西安的城边上去溜达溜达,总是要比把时间耗在城里边,蹲在人家的城墙根里,听“老陕”们乱吼秦腔的要好那么一点点。

西安的这片湿地,地处西安市东北部灞河入渭河口的三角洲区域,属典型的内陆河口型湿地。湿地的名字安的非常的高大上,叫“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

2018年秋天第一次去的时候,景区门口还在认真地售门票,我们一行人在门口大体上探了一下,听别人说这里面的景色品像一般的很,故那一趟就听人劝,下决心没有进去。想一想这种部分天然加大面积人工建成的湿地,好也绝不会好到哪里去,还不如省下那六十块钱,多买一点陕西人的米皮去吃。所以我们在灞河边上的坝上,由近及远地看了看灞河里慢慢流淌的水,发了一阵思古之幽情,周围又溜达了一大圈,并和景区门口的一大片荷花池、芦苇荡合了几张影就进城回家了。其实说透了那一次没有进景区,真正的原因,还是感觉到那个票价不值,他们西安人胡乱定的实在是太贵了一点。

浐灞湿地

说来整个西安城中,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确实很多,并且好像全都在地下,地上往往就是这样一类“传说+人文+人造”的景观,如大唐不夜城、汉城湖、唐大明宫遗址公园、曲江池及寒窑遗址等等。浪西安,转到任一地方,身边如果没有当地懂行的人讲讲有关的背景或者听他们背两首有关的唐诗,或者不到百度上去查一查,如我辈这样过去读书不多或不深的人看了,往往真还看不太明白。

今年秋天又到西安,这次听网上的人说,浐灞国家湿地公园里落实惠民政策不收钱了,所以便乘着星期天,天上还毛点雨的机会又去了一趟那里。这片湿地建成区面积还是挺大的,他们自己人号称有4700多亩,里面建有差不多三圈或电瓶车走或人行的通道,里外有别,曲径通幽。最特色的其实是蜿蜒在湿地核心区的人行栈道和大片大片的荷花池以及广阔的水面,然后是岸边、塘边的垂柳和竹林、草地,水中和树上还有各色的大鸟,非常的多,唧唧喳喳,雨中转湿地,一片鸟叫声听来令人心旷神怡!据传说,这里仅栖息的各种鸟类就有100余种,不知道真的有没有?湿地的中心还建有一个塔,名字就叫观鸟塔,不过我们去的那一次,塔是关闭着的,游人上不去。

浐灞湿地,目前最大的好处是还偏处西安城东北角一隅,尚有闹中取静的优势。所以城里的人们乘着休息日开车到这边放松心神或领孩子看水、看鸟的比较多。不过看灞河对岸,那一带直插云天上的高楼也正在不断拔地而起,可能用不了几年,西安城东北角这一大片楼宇又要成长起来了,那时候这片湿地是否还会保有现在的这份难得的安宁和安静,可能就难说的很了。不过有了这块无价的湿地,这周围的地价和房价今后一定是会逐年看涨的。这样大规模的湿地不论放在哪一个城市的边上,都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尤其是在这种千万人口级别的大城市里边。

这些年国家开始越来越重视生态环保,全国稍有条件的一些城市,在城周围能发展一点湿地的,不论是邻河型的、河口型的,还是江海结合处潮汐型的,都要想办法规划和建设一点城市湿地,以改良城市形象。所以,这些年多在外地奔走,在城市周边上看湿地的机会是越来越多了,但感觉上最良好的,一次是在甘肃张掖,一次是在上海崇明。

张掖湿地公园位于张掖市的城北、黑河东侧,总面积1347.65公顷,是以黑河流域潜水地带草甸、内陆盐沼湿地植被和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荒漠绿洲生态系统类型湿地公园。整个河西走廊她既是一条长廊,又似一个长条型的锅,锅底好像就着落在了张掖。祁连山的冰雪融水滋养着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绿州,一部分雪山融水形成地表径流,其中流经张掖的就是黑河,黑河是条内陆河,过了张掖就流向了内蒙古的额济纳旗居延海。还有一部分雪山冰川融水渗入了地下,河西走廊的中部有很大一部分地下水,最后汇集的区域就在地势最低洼的张掖城中,有一种说法是张掖湿地内有天然泉眼12202个,这个数字是他们当地人自己数的,说不上准不准确。近些年张掖把生态立市一直作为一项大战略紧抓不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地下水位不断抬升,这就自然而然地在城北形成了一大片湿地,并且面积还在逐年扩大。观张掖湿地时,绝大多数游客会选择搭乘景区提供的电瓶车,因为这一片湿地和芦苇荡面积实在太大,虽然景区中建有栈道,但路径很远,走起来累人。

张掖湿地

在城市边缘上见到过的第二片大的湿地便是上海崇明岛旁边的长江入海口湿地。那是2014年元月份,参加同济大学城建规划专业短期培训,期间考察崇明区城市规划馆时,顺道参观了长江入海口湿地公园。由于长江泥沙沉积的缘故,崇明岛还在不断长大,长江入海口的这片河口型加潮汐型的湿地也在不断地生长。地图上看崇明岛很小,长江入海口也不宽,但真正登上崇明岛,就根本不是那个小的概念,岛上的建成区面积很大,陆域面积也非常大。站在岛边上、长江口上,根本就看不见长江的岸线在什么地方?东海在哪里?其实长江与东海相接处还一直在目之所不及、非常非常遥远的远处!

长江入海口湿地芦苇荡中也修了一圈木栈道,但深入湿地不是很远,因为愈往里走水愈深,这截栈道仅可供游客参观感受以及科研人员观测和工作。长江入海口湿地的壮阔和壮美,只可以用“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来描述,这片湿地才可真正称得上是国家级的湿地公园。西安浐灞的湿地公园虽也称为是国家级的,但比起长江入海口的湿地来,其规模和气势上就差的不是一星半点的了!

崇明湿地

从纯天然的角度和观赏性方面来说,崇明湿地优于张掖湿地,张掖湿地优于浐灞湿地,但在西安的闹市边缘,寸土寸金的地方,能有人想办法决策并建成这样一大片人鸟皆宜的湿地,说来也是很有眼光和很不容易的一件好事情。

2020年10月14日于西安

该公众号已被封禁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