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了学习,更重要的事是什么?

 鹤117 2022-06-18 发布于福建

有时间的话,教教孩子谋生本领

常言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我们总是对读书这件事有着着恰如其分的高尚感受。诚然,如贾平凹先生所言:“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处,譬如能识天地之大,能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有预料之先,不为苦而悲,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潇洒达观,于嚣烦尘世而自尊自重自强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读书能沐浴我们心里,滋养我们的灵魂,但是现如今我感受到,人们似乎把孩子学习的认知过于高尚,以致现在的孩子似乎不能很愿意承受劳动的痛苦。

   只读书不能成为你纵乐啃老的资本

我的母亲同我讲述我亲戚的状况,让我对“只读书”这个观念的转变。那个亲戚是个土生土长的上了年纪的农民,他们家的情况本不富裕,母亲很早就跟人跑了,家里仅有二女,老大很早毕了业仍在找合适工作,老二本科毕业不久就买了一只博美回家养着,好不容易找了个离家不远的美容所工作,月薪只有三四千,给小狗洗澡都要百来块,而且还要求老爸揪钱出来买个十几万的轿车上班不然看上去不体面。他的父亲含辛茹苦抚养她长大,好不容易两个孩子上了大学,但孩子依旧仍想“体面”啃老,他自己衣衫褴褛都无人在乎。我听完,有点心酸。我们都在批判“读书无用论”这个观点的时候,有没有一分为二想过,单读书、死读书、只读书,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没有谋生的基本领,是不是一种“过分文化自信”、“过分得意忘形”伤害?

   “劳动”谋生本身就是一种本事

    听过最离谱的版本是:疫情间因为不会做饭而饿死。但这也让我反思,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有的学生读书一辈子,都不知我们的大米是如何从地里生长出来,我们吃的饭是如何从种子变成米?一无所知。谢婉莹女士说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固然重要,但我们也应学好基本领,学会如何在这个社会中谋生了,学会如何去劳动了,我觉得这更为重要。

    为此,教育部发布《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从金秋九月开学后,中小学必须成立一门独立的劳动课程,不同年级劳动任务不同。

共有10项活动,分别是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农业生产、传统工艺制作、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现代服务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