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适合的教学资源必将提高教学效率
2022-06-19 | 阅:  转:  |  分享 
  
适合的教学资源必将提高教学效率从2011年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纳入学业考试,各校越来越重视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在平时信息技
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过程中,注意挖掘校内、外有用的教学资源,并在教学中加于运用。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已的一些做法。1.乡土资
源的开发、利用。在我国现阶段统一的课程标准、大纲、计划及教科书,过分强调了普及性、基础性、统一性,无法反映地区和学校差异性,无法满
足学生的特色需求。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育好一方人就得用好一方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于身边的事物有着特殊的亲切感。学生对
自己家乡及新居住的社区特别亲近,更有深入了解周围事物的强烈愿望。因此,教师充分挖掘乡土资源,让课堂教学回归生活,这可以引发学生的直
觉体验。我在课堂教学中特别重视乡土资源的利用。如PowerPoint制作的教学中,我就以芒市的风景为例,事先收集好芒市周边的风景名
胜照片、文字、视频等素材。在讲授完基本的幻灯片编辑后,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熟悉的风景名胜或自己喜爱的风景名胜进行幻灯片的编辑,制作一
个关于介绍《芒市的风景名胜》的幻灯片,除了图片,文字介绍外,也可穿插视频。有的同学根据自已对芒市的了解,做出了很有特色的幻灯片。由
于感兴趣,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对幻灯片的基本操作很快掌握了。将人文历史,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等乡土资源融入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
家乡人文的热爱,更可以让学生领悟到学习的无穷魅力。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丰富有特色的乡土资源就是一个支点
,它在课堂中以举重若轻之势就可达到事半功倍之效。2.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
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而学生在网络背景下的学习与该课程理念相吻合
。教师要通过收集、整理网络资源,作为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面对庞大的网络内容怎样引导学生利用好网络
资源,优化我们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我认为首先在校园内网搭建一个信息技术学科课程资源平台,该平台一方面方便教师对网络资源的管理以及
对学生学习的管理,另一方面学生可以选择相应的网络资源根据自已的喜好、知识水平分层进行学习。比如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我整理收集网
上的搞笑PS图片及学校开展各种活动关于学生的照片,在讲解Photoshop时,学生的兴趣就很浓厚,学习效率就有较大的提升。由于同一
班级的学生有的来自城区、有的来自农村,信息技术水平相差较大。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可以针对个体的差异更好地教学。在学习“多媒体信息的加
工表达”这一课程时,让还没学过或不熟练Powerpoint的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进行学习,再加以教师的辅导。这样既能对差生进行辅导
,又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这对在信息技术课堂实行分层教学的实施有很大的帮助。网络资源的开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教师所追求的
因材施教的理想将成为可能,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转为主动,产生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觉,学生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学习效率也不断
提高。3.社会实践资源的开发、利用。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不是人的头脑里固有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从实践生活中产生的
。”社会实践资源无所不在,无时不无,如果教师能够充分运用,这相当于为学生架起了一座桥梁,让学生立足于课堂迁移到课外,真正做到学以致
用。我校从去年开始开展微电影节活动,学校在每一年的3月份进行安排布置,冬季运动会时进行展播,学生可以通过录制学习、生活中的点滴,也
可以录制假期的旅游或风景名胜介绍,信息组的老师负责学生的技术指导。但如何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拍摄、编辑等课程提高专业水平,如何让学生与
社会交轨?找一些非常有意义的拍摄素材,这就需要利用家长、社会的一些资源,让学生参与其中,收获将是满满的。社会实践资源的开发和运用,
不仅使教学空间得到极大地拓展,而且有力地补充、配合、促进了学校课程的教学,有效地促进了课程改革和发展,给学校课程的教育教学带来了活
力。总之,我们要随时留心身边的事物,因为丰富的生活,时时有资源,处处有资源,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机会,善于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让课堂绚丽多彩,使学生有效发展。
献花(0)
+1
(本文系老马和老马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