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短小说|坐店

 琴伴书侣 2022-06-19 发布于江苏

坐  店

江 雁


乾隆年间,潼阳城出了位声名显赫的坐店镖师,名叫鲁祥安。

倘若跟不知情的人说鲁祥安是个镖师,打死都没人信。鲁祥安生得极瘦,且一派温文尔雅的书生模样,怎么看也看不出他有功夫在身。可是潼阳城的人却知道,鲁祥安岂止是会功夫,那得叫一身武艺,出神入化。

鲁祥安在香积阁坐店护镖十二年,香积阁也就在潼阳城安安稳稳、红红火火了十二年,连一根头发丝都没见少过。

香积阁是啥地方?潼阳城最有名的饭庄。老板娘陈香玉,原是扬州城官宦人家的女儿,后来家道败落,嫁给了在扬州行商的潼阳人吕子顺。婚后第五年,陈香玉带一双儿女跟随吕子顺回潼阳。途中,吕子顺所乘马匹受到惊吓,将他从马上摔了下来,竟成了废人一个。

吕子顺原本好腿好脚出的门,回到家中却成了个瘫子,他的爹娘对陈香玉自然是百般看不上眼,连带对他们的孩子也不待见,竟至于要将陈香玉母子三人逐出家门。吕子顺苦苦哀求爹娘,说若是没有了玉娘母子,他也就成行尸走肉了。吕子顺爹娘心疼儿子,才好歹把陈香玉娘儿仨留了下来,却始终不曾给过他们好脸色。

陈香玉虽曾锦衣玉食过,却不是过不了苦日子的人,且她幼年酷爱厨艺,端的做得一手好饭菜。眼见丈夫卧床,婆家对自己和孩子又是横挑鼻子竖挑眼,陈香玉跟吕子顺一合计,决定变卖自己的嫁妆,在潼阳城开一家饭庄。

那鲁祥安又是怎么来的香积阁的呢?说来一样话长。

有天晚上,已经到了打烊时间。陈香玉和两个伙计把店里收拾停当,正准备关门时,从门侧栽进来一个人,满身血污,牙关紧咬,已然昏死过去。

依吕子顺和伙计的意思,他们是开店做生意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且这个人来历不明又一身是伤,干脆把他抬出门去,不理会也就算了。然而陈香玉想起自己二十多载命途多舛,偏对伤者生了恻隐之心。吕子顺见妻子如此,也就不再反对,非但收留了来人,还连夜请大夫上门为他医治伤口。

这个人,就是鲁祥安。

据鲁祥安苏醒以后的说法,他是徐州人士,因为此前好勇斗狠,结下了不少仇家。这一次,他遭到多位仇家的联合阻击,所以才身受重伤,狼狈而逃。

既然已经决定救人了,吕子顺夫妻也没去管真假,只是请店里伙计尽心尽力照顾鲁祥安饮食起居,直至他完全康复。

吕子顺陈香玉二人本以为,鲁祥安既然已经养好了身体,也就该走了。不想鲁祥安向他们深作一揖说,他经此大难,深感自己过去太意气用事,有些无颜面对故里乡亲。好在他本就只身一人,又想报答吕子顺夫妻的救命之恩,所以希望他们能把自己留在香积阁,忙时干活,闲时护店,不用报酬,惟求三餐。

吕子顺原来一直担心鲁祥安伤情可疑,但看自收留他数日,并未见有官兵抓捕逃犯之说,也就放下心来。现在见鲁祥安提出留下,没等陈香玉说话,他便先点头同意了。不过他说他有个要求,希望能和鲁祥安结为异姓兄弟,且鲁祥安干活也得要领薪水。

鲁祥安对结义之事没有丝毫异议,就一条,坚持分文不取。吕子顺和陈香玉拗不过他,只好答应。

当天晚上,陈香玉备下酒席,吕子顺和鲁祥安交换金兰谱,拜过关公像,又喝了血酒,两人终成兄弟。鲁祥安比吕子顺年长两岁,吕子顺便遵他为大哥。

陈香玉好奇吕子顺怎么会有和鲁祥安结拜兄弟的想法,私下里向吕子顺询问,吕子顺道:

“自你到我家中,受我爹娘影响,我的兄弟对你也都不冷不热。日子久了,外人恐怕对你也会生出不敬之心。从香积阁开店以来,咱们的生意一天比一天红火,长此以往,难免不遭人觊觎。我看鲁大哥并非奸邪之徒,又是诚心想报答我们,所以干脆和他结拜兄弟,一来是表示我的诚意,让他为我们尽力。二来呢,日后也少生口舌是非。”

陈香玉知道吕子顺最后那句话的含义,感慨到底还是他心思缜密,想得也周到。夫妻二人相视而笑。

鲁祥安进了香积阁就是在养伤,关于过往仇家的事,谁都不曾见过,所以他的身手究竟如何,开始时并没有人知道。私下里,其他伙计们也不是没议论过,但想着人家老板老板娘都没质疑,他们也就没必要咸吃萝卜淡操心了。

随着香积阁在潼阳城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来找麻烦的终于也有了。头一回,几个小混混来到香积阁,一副恶棍之相,让跑堂的速备十桌酒席,送到城西南白虎堂去。为首的蛮横地说:速度要快,要是误了我们兄弟的聚会,非把你人头砸出狗脑来。说罢,小混混们拍桌打板催促个不停。

按照潼阳城的惯例,酒席都是送到以后,待主人家吃完了才结账。但那混混们说的白虎堂,离香积阁足足有二十多里路,这摆明就是来敲诈勒索的。倘若直接开口拒绝,小混混们就找到了闹事的理由,开始兴师问罪,自然导致无法营业。

权衡利弊,陈香玉赶紧上前赔笑道歉,说今日准备不足,还望各位好汉宽容,待他日再为他们送去免费的酒席,让他们吃个痛快。

小混混们目的就是受雇来闹事的,哪里肯听?其中一个跃起就要踹翻桌子。这时,只见鲁祥安不动声色地取过一只筷子,看似轻轻一抖,筷子却如箭一般射向那个小混混的屁股。只听“哎哟”一声,小混混扑通摔倒在地。

其他混混有看到筷子飞出的方向,可抬眼望过去,见鲁祥安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又疑惑起来。鲁祥安慢慢悠悠站起来,拱手道:

原来是白虎堂的兄弟。在下是北京城镇远镖局的。受义弟吕子顺邀请,特来香积阁坐店。各位兄弟到此,本该悉心招待,不过此处地方鄙陋,且人多杂乱,怕扰了各位兄弟清静。不如改日,在下请诸位兄弟赏脸,到北京城敝号小聚如何?

这帮小混混们,平时就是出潼阳城都难得,哪里见过北京城来的人?鲁祥安这番自报家门,一下子就把他们给震慑住了。他们本也没啥真功夫,眼见鲁祥安露出这一手,都想着是不是该选择光棍不吃眼前亏。眼下鲁祥安又给出了台阶,他们随即高叫一声:改日必定到北京城叨扰!

随即扬长而去。

饭庄里不缺食客,香积阁更不缺。鲁祥安在香积阁崭露头角,惊艳了在场的所有人。很快,鲁祥安一根筷子吓走一群小混混的名声就传开了。香积阁的伙计们这下也服气了,视鲁祥安为武神,闲暇时,还要向他讨教些防身的招数,鲁祥安从不推诿。

香积阁有京城镖师坐店的消息传出去后,吓倒了一批心怀不轨的人,也勾起有些人的好胜心。

有一次,潼阳城里有位自负身手不错的武师登门,说想和鲁祥安切磋切磋。鲁祥安初始不答应,但这武师一味纠缠,言语之间,颇多不逊。鲁祥安不再说话,只伸手拿过一个瓷茶杯,微笑着攥在手心。不一会儿,鲁祥安张开手,茶杯已然成了碎粉。他这才又心平气和地跟那武师拱手道:茶杯不太结实,让朋友见笑了。

武师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亦拱手退去。

当然也有人不开眼,想仗着人多势众来挑衅。毕竟双拳难敌四手,你鲁祥安能有三头六臂?然而来一个不是鲁祥安对手,来两个还不是。后来有三个五个、十个八个的一起来,到最后要么跪地求饶,要么灰溜溜滚蛋。

这些人,闹事是没闹成,倒给鲁祥安扬了名立了万。渐渐地,不要说潼阳城,就是邻近州县,都知道潼阳有个香积阁,香积阁里有个北京城来的坐店镖师鲁祥安,武艺高强,未有败绩。

有人觉得奇怪。鲁祥安既然是镖师,守着这么一身好功夫,不去走镖挣大钱,怎么会心甘情愿跑潼阳城这么个小地方,做一个坐店的镖师呢?

要知道,坐店和走镖差别还是很大的。如果说走镖时多发生你死我活的打拼,那么,坐店则要求速战速决。商家但凡请镖师坐店,主要就是为防恶人到店中敲诈勒索,扰乱正常营业秩序。若是冲突时总需持久战,要大战三百回合才能制服恶人,那生意还做不做了?

再有,坐店镖师打人还不兴带外伤。常言说动铁为凶,那些进店来闹事的,一般都手无寸铁。坐店也需如此,一旦发生冲突,能一招制敌最好,不然也得是三招两式就得把人打倒,而且还能叫人爬起来,自己走出去。若是出拳过重,把人打伤打残,店家还要养其终身,那就麻烦了。

坐店镖师有那么多约束,一般功夫好的镖师是不愿意接镖的。可这鲁祥安,非但接了,还长年累月。这哪是坐店?分明就是护院嘛。

也有人盘算,能请得起鲁祥安这样的人来长期坐店,可见香积阁挣了多少钱。一盘算,就更眼红,可也只能眼红了。有鲁祥安在,谁还敢动香积阁的歪心思?

没人敢动香积阁,可有人想动鲁祥安。倒不是说要把鲁祥安怎么怎么样,而是欲和香积阁抢鲁祥安这个人。当然,这主要是那些大商号。他们百般打听香积阁请鲁祥安的价码,愿意出双倍甚至更多,来做自己商号的坐店镖师。

打听来打听去,打听出一个惊人的消息:鲁祥安在香积阁坐店,一分钱没收。人家就是为了报答吕子顺一家的救命之恩,所谓坐店,就是他自己随口那么一说而已。至于其他人,出价再高人家都不动心。

有那心眼龌龊的,就猜鲁祥安是不是觊觎香积阁的老板娘陈香玉。毕竟吕子顺一个瘫子,打死都不可能是鲁祥安的对手。可这话一出,立马遭来潼阳城人的白眼:人家鲁祥安和吕子顺是结义兄弟,朋友妻不可欺,鲁祥安那么磊落一个人,能做如此禽兽不如的事情?

鲁祥安信守承诺,在香积阁无论做多少事情,始终没要一分钱。吕子顺陈香玉夫妻多次表达心中愧疚,鲁祥安皆大笑,并以大哥的身份让他们不可拘泥。吕子顺欲为鲁祥安寻门亲事,好好操办一场,也被鲁祥安拒绝,理由是一个人习惯了。

鲁祥安在香积阁坐店十二年,香积阁一直安安稳稳、红红火火。第十三年上,鲁祥安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再没起得来。他跟吕子顺陈香玉夫妻说,他这是早年受伤留下的陈疾,早晚是要发作出来的。一旦发作,神仙难救。只可惜再不能为香积阁坐店了。

吕子顺陈香玉听闻,泪如雨下。鲁祥安虽面色惨然,却勉力微笑:你们夫妻心性纯朴,从未猜疑过我的身份,我很感激。至于我究竟是什么人,你们还是不知道为最好,我死,亦不要办丧事,安静埋了就好。只是我走之后,难免还会有宵小来捣乱,我见这十二年你们已经挣了很大家业,不如就此收手吧!

吕子顺陈香玉含泪点头,说择日就会依大哥意思,把香积阁盘出去。鲁祥安欣慰一笑,溘然长逝。

潼阳城人发现异样时,香积阁已经易主了。大家都很惊讶,有鲁祥安坐店,生意又那么红火,香积阁怎么说盘出去就盘出去了?

这问题,再无人解答。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