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博士后,一门心思搞科研,业余写稿不荒废,努力给你惊喜。 ——朱小鹿 2019年1月22日,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高烧,20岁的陈志鹏住进了湖南省人民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陈志鹏努力地想要睁开涣散的双眼,好让母亲安心,但并不容易。他的母亲陈金莲心如刀绞地看着浑身插满管子的儿子,始终接受不了儿子性命垂危的事实。更让陈金莲伤心欲绝的是,无论她怎么祈求前夫,对方都拒绝到医院看望儿子。她实在想不到,半截身子埋黄土的前夫居然如此铁石心肠。跟我没有任何关系,即便你送我坐牢,我也不去(看他)。 生父对自己的儿子如此冷酷无情,任谁听了都感觉气愤。但身为局外人,在没理清他们之间的恩怨后,绝对不能下定论。现在,3年过去,陈志鹏的病情怎样了,见到自己的生父了吗? 60年代初,陈金莲出生于湖南省的一个小村庄,父母都是庄稼人。陈金莲有三个姐姐,虽然一家人过着穷苦的日子,但作为家里的老幺,她却备受父母宠爱。90年代末,陈金莲成了大龄剩女的钉子户,37岁还未出嫁。60多岁的陈母更是心急如焚,托了不少媒人帮女儿介绍对象。吴建国比陈金莲大七八岁,家庭条件不好,还离过婚,有一个十几岁的儿子。按理说,一个没结过婚的大姑娘,即使年纪偏大,但男方这样的条件,还是有点牵强。在媒人和父母的撮合下,认识没多久的二人便匆匆结了婚。陈金莲一度认为自己很幸运,等了这么长时间,终于等到一个知冷知热的丈夫。1999年,陈金莲生下一个男孩,夫妻俩为儿子取名为志鹏。但自从孩子出生后,吴建国和陈金莲就经常因为生活琐碎吵得鸡飞狗跳。陈金梅是个倔脾气,认死理,吴建国又是那种一点就着的暴脾气。2001年,儿子才两岁,陈金莲就因忍受不了丈夫的暴躁脾气,离了婚。他们的离婚手续异常简单,没有财产纠纷,更没有孩子监护权的纷争。吴建国并不想抚养儿子,而陈金莲也不放心将咿呀学语的儿子扔给吴建国。双方达成一致,陈金莲独自带着儿子回到老家生活,并给孩子改了姓。由于文化水平不高,加上孩子年幼需要照顾,陈金莲只能既当爹又当妈,靠打临时工来养活孩子和自己。离婚后,吴建国没有再看过自己的儿子,也不曾询问过陈金莲母子俩的生活状况。自打陈志鹏记事以来,就没见过父亲,他也从不向陈金莲询问关于父亲的事情。而陈金莲从来不回避这段婚姻,她一五一十地将过往告知儿子。每逢有人提到他的父亲,向他打探消息时,他都会避而不谈。为了报答母亲,陈志鹏努力地学习,他也用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换来了回报。 (陈金莲的姐姐)上大学后,他并没有沉迷享乐,产生懈怠,反而一有时间就去做兼职赚生活费,减轻母亲的负担。即便自己的家庭条件并不好,但只要别人需要帮助,他也会伸出援手。陈金莲以为,终于要熬出头了,却不想儿子突患重疾,性命垂危。 在18年的时间里,陈金莲母子俩一直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前前后后搬过8次家。相关部门了解到他们母子的实际情况后,分给他们一套廉租房,这才结束他们居无定所的生活。虽然房子里的家具有一部分是二手货,有一部分是亲戚朋友送的。但母子俩却异常开心,因为他们终于有一个稳定的住所。2018年末,放寒假的陈志鹏回到家,准备陪母亲一同过春节。2019年1月,陈志鹏突然出现腹痛,伴随高烧不退的症状。起初,他以为是感冒,并没有放在心上,直到出现神志不清的症状。但因为医疗条件有限,无法确诊,医生只能建议他们转院。连续转院三次之后,最终,陈志鹏在1月22日被送到湖南省人民医院。因为陈志鹏已经失去意识,心跳也高达140次每分钟。诊断结果非常不乐观,陈志鹏患有先天囊肿,感染性休克等六种病症,且同时发作。他肝脏上的囊肿已经感染发炎,引发脓毒血症,必须立即进行手术,否则会引起器官衰竭,威胁生命。陈金莲的天瞬间塌了,她不明白,一向乖巧懂事的儿子为何会遭此厄运。看着全身插满医疗仪器的儿子,陈金莲百感交集,甚至觉得自己对不起儿子。更可悲的是,儿子18年都没有见过亲生父亲,没有叫过一声“爸爸”。虽然儿子从来不提自己的父亲,但陈金莲知道,儿子一直都渴望得到父爱。在得到医生特许后,陈金莲还找到电视节目记者与自己一同回到祁阳县。原来所住的地方,早已变成一片黄土,没有熟悉的房子,没有熟悉的邻居。经过多番打听,陈金莲才知道,这里的人早就因为统一拆迁搬走了。一位对陈金莲还有点印象的老太太告诉她,吴建国的老房子被拆之后,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他重新建了一栋四层小楼。根据村民提供的信息,陈金莲找到了正在打牌的吴建国。平复好心情后,她径直走向吴建国,却不想对方的态度极其冷漠。即使,他一开始就看到了18年未见的前妻,也装作没看见。当记者询问他,是否还认识陈金莲时,他也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不认识。”人生在世,能做夫妻是前世修行数千年才换得来的缘分,为什么吴建国会对陈金莲视而不见呢? 看着吴建国那副冷淡的面孔,陈金莲越来越觉得,想要让他去见儿子并非易事。可他是儿子的亲生父亲,她不相信吴建国的心真像石头那般坚硬。记者试图用陈志鹏的照片唤醒吴建国的回忆,得到的却依旧是他冷漠的抗拒。当记者表明,孩子目前重病在院,希望能与他见一面时。好不容易才找到吴建国,陈金莲又怎能让他轻而易举地离开呢?他首先认为,孩子既然跟了陈金莲,那就跟他半毛钱的关系也没有。其次,他觉得自己即便去了也无济于事,又何必白折腾。因为深知前夫的秉性,18年来,陈金莲没有向前夫伸手要过一分钱抚养费。可陈金莲怎么也没想到,所谓的父爱如山,在吴建国这里却比鸿毛还轻。一旁的记者也没料到,即使吴建国得知儿子的情况这么严重的消息,他都不过问一句病情。难道吴建国顾虑自己的另一个儿子,才会如此排斥身患重病的小儿子?记者对吴建国说:“您和陈志鹏是父子,而他和您的大儿子又是兄弟,危急关头为何不能相互帮助呢?”如今儿子性命垂危,他连亲生父亲都没见过,作为母亲,她不应该让儿子有失望。在亲朋好友的建议下,陈金莲觉得应该再找吴建国协商一下。次日,陈金莲一行人再次来到吴建国家门前,但并没有找到吴建国。记者通过邻居与吴建国的大儿子吴双伟取得了联系,在道明来意后,吴双伟爽快地同意和陈金莲见面。事实上,经过昨天那一闹,周边邻居都知道吴建国的前妻找上门了。吴双伟也从只言片语中了解到,18年没见面的弟弟身患重疾。而他比陈志鹏大12岁,成年之后就参军入伍,退伍回家后在工地上做事。曾经的军旅生涯,使得吴双伟有着一份独特的责任感和血性。即便他和弟弟陈志鹏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没有任何感情,他也没有任何抵触的心思,反而极力想去帮助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 在外人眼里,吴双伟与父亲一直是子孝父慈的关系,但这其中的心酸只有吴双伟知道。吴双伟从小由双目失明的奶奶抚养长大,成年后便入伍当兵,十二年前退伍回来。提起吴建国时,吴双伟也显得十分无奈,父亲的脾气向来古怪。父亲与陈金莲离婚后,也曾找过其他对象,没领证的都能凑一桌,领过证的也有三四个。即使自己退伍回来后与父亲生活在一起,一年到头也很少见到父亲笑,他也从不在自己面前提起弟弟。在吴双伟记忆里,幼时没得到过父爱,成年后,父亲也没成为他坚强的后盾。哪怕后来自己结婚建新房,也是他和妻子两人出钱出力,才让生活一点点开始变好。虽然我与弟弟没有见过面,没有感情,但只要能帮得上忙,我一定会竭尽所能,毕竟血浓于水。 吴双伟也从中劝解过父亲,但因父亲的脾气暴躁固执,他也没能改变局面。在这之后,陈金莲又找到村委会,希望村干部能出面劝说吴建国。最后,村干部整整劝说大半个小时,吴建国才答应与陈金莲谈一谈。 (陈金莲与吴双伟)他长期靠出卖劳力维持生计,如今年纪大了,一身伤病,自己实在是有心无力。吴建国说,既然18年都没联系,如今自己当作什么都不知道或许对大家都好。我这么多年努力爱护儿子,将他培养成一个大学生,我不敢想象如果他没了我该怎么办。 我更不希望他在性命垂危之时,连该有的父爱也得不到。 十几分钟后,他趁人不注意悄悄离去,无论村干部后期怎么劝说,他始终不愿意再次露面。陈金莲不敢相信,自己连这点小事都不能帮儿子完成,更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满含期待的儿子。爸爸过几天来看你,他最近受伤出不了远门,但你要坚强。 也许是陈金莲的欺骗给了陈志鹏希望,又或是陈志鹏知道自己是母亲唯一的牵挂,他每天都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可喜的是,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他们收到了不少捐款,得以延续治疗。大年初二一早,吴双伟来到医院看望弟弟,还拿出自己凑出的2万元,用于弟弟治病。 (陈金莲与吴双伟看望陈志鹏)吴双伟迫不及待地换上防菌服,要去看望18年来素未谋面的弟弟。躺在重症监护室里的陈志鹏,听到哥哥来看自己,吃力地睁开双眼想要看看哥哥长什么样。“你要坚强,把病养好,我们才有机会在一起做真正的兄弟。”但真见面了,他才发现血脉之间的联系瞬间就显现出来。 没人知道,吴建国为何会如此吝啬自己的爱,即便亲生骨肉已病入膏肓,他也不愿意付出半分。父亲,永远在你身后,陪着孩子成长,鼓励你、帮助你、指引你,给你勇气、给你信心、给你力量。 也许,他不会甜言蜜语去哄你,甚至大多时候都是笨拙的。 (陈金莲和亲人在一起商量)当一个人走过一座吊桥,父爱就像是吊桥边的扶栏,可能永远不需要倚靠。
无论人生路上有多泥泞、艰辛,只要有父亲在,我们就会永远有底气。不论是陈志鹏,还是吴双伟,他们都渴望父亲为自己遮风挡雨,希望父亲能成为自己坚强的后盾。可吴建国一次又一次放弃机会,到底是他真的冷漠无情,还是他不善于表达自己?如今,3年过去了,那个孝顺听话的陈志鹏应该早已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