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学角|沂蒙壮歌 历史在追问

 徐方梅 2022-06-19 发布于山东

图片


传说,天方国有一对神鸟,雄为凤,雌为凰。满五百岁后,集香木自焚,高达十米的烈焰从山顶喷薄而出,焰瀑飞流直下,在水与火的交融中,凤在歌鸣,凰在和弦,最后复而重生,演绎着一个流传千古的美丽传说。这就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故事。

这个流传千古的美丽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有在肉体经受巨大的痛苦之后,才能获得重生,寓意不畏痛苦、义无反顾、不懈追求、自我革命的执着精神。正如郭沫若诗歌《凤凰涅槃》中“我们欢唱,我们翱翔/我们翱翔,我们欢唱”所洋溢的强烈爱国激情和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

临沂迄今为止已有2000多年的建城史。50万年以前,这块土地上就孕育了人类远古文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传说,黄帝轩辕与嫘祖的长子少昊出生之时,有五色凤凰飞落院内,因此他自称“凤鸟氏”。因其懂鸟语的天赋异禀,又有“百鸟之王”的美誉。后来他当上大部落联盟首领之时,便以凤凰作为部落图腾。祝丘城外有一座山岭,常有凤凰栖息于此。这座山岭就是现在的河东区凤凰岭,岭的形状很像凤凰,岭上还长有梧桐树。

临沂城东西稍长,南北略短,整体呈椭圆形。南北门相互错落,南门偏东,北门偏西。东西门在一条直线上,形成东西大街;东西门出口却不向东西,出瓮城而折向北,俗称“雁别翅”。出南门向南一公里处,还有一座带瓮城的南闸子门。整体形状就像一只展翅南飞的凤凰,故临沂城又被称为龟驼凤凰城。“凤凰文化”已深深地植根于临沂文化之中,滨河西岸的凤凰广场及其主题雕塑,创意便源于这东夷文化中唯美的凤凰图腾。

图片


山东是农业大省,素有“全国农业看山东”之说。北魏时期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古农书巨著,一个重要贡献是阐述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先进农业思想。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

沂蒙革命老区如何立足山区实际,“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做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只要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巩固脱贫成果就能“药”到“贫”除。

“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敢问路在何方》这首歌契合了沂蒙人民勇于探索创新的品格。

中央明确指出: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推动乡村振兴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最根本的措施。近年来,沂蒙人民按照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要求,把脱贫攻坚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把保持绿水青山作为乡村振兴的底色,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和各环节,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迈出乡村振兴的铿锵步伐。“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生动实践,在辽阔的沂蒙大地上描绘出一幅耀眼夺目、令世人叹为观止的长卷,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具有很高的鲜活度、知名度和美誉度。

图片

石泉湖村风景(刘惠芳/摄)

天蓝,地净,山绿,水碧,人和。空气清爽,心情舒畅,是群众对生态环境、生活品质改善和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现实检验指标。1959年,新中国成立10周年之际,莒南县卧佛山脚下的十字路街道石泉湖村,曾被国务院誉为“全国第一个社会主义新农村样板”。村落是由复旦大学设计院设计的,采用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做法,依山而建,房屋整齐,道路宽窄适当,与身后的山体山林浑然一体,别具原生态的韵致。我们走进舒同书写的“山东水库之母”(山东最早的一座水库)一侧的石泉湖村村史馆,瞪大眼睛寻找历史的足迹。据村史记载:1942年前,村里只有28户贫苦农民,123口人,其中13户雇工,3户佃户,4户讨饭,5户逃荒下了关东,剩下的3户也是勉强度日。加上地主的压迫刁难和天灾人祸,人们在苦难中煎熬。特别是1938年日本军队侵占山东后,经常“扫荡”,到处烧杀淫掠,实行“三光”政策,老百姓的日子就更没法过了,被迫拿起简陋的武器奋起自卫。因石泉湖地理位置特别隐蔽,所以山东军区和八路军一一五师后勤部的仓库设在这里,机密文件、武器弹药、银行的银钞、医院药品、大众日报社印刷用纸,还有大量被服、布匹等军需用品,一车车、一捆捆、一箱箱,堆积如山。遇到鬼子来扫荡,就要全部疏散隐藏起来。

1959年,全国各地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新村建筑全部为石墙瓦屋,配套建设了办公室、礼堂、公共食堂、会议室、学校、卫生所、图书室、幼儿园、广播室、民兵连部等公共设施,并安装了电话。这是莒南县第一个通上电话的村庄。根据新中国初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一个小山村能达到这样的标准,确实是四邻八乡老百姓羡慕的样板村。

2019年6月1日上午,山东省推进乡村振兴暨脱贫攻坚现场会议观摩团全体成员来到石泉湖村,只见漫山遍野的山杏露出青青的小脑袋,甚是喜人。大家肯定了该村坚持红绿结合,建设宜居家园、美丽乡村的做法。跨进党旗广场和开山治水雕塑广场,与会者深深感受到这个村庄浓浓的历史厚重感和现实成长感。

石泉湖村后的青山卧佛山,被誉为“莒南天佛,世界奇观”。整座山像惟妙惟肖的卧佛,端庄安详、洒脱超逸、风采动人,让人不得不叹服大自然造化之神奇。
图片


厉彦林简介

图片

厉彦林,山东莒南人,当代作家,曾历任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省委老干部局局长、省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等职务。

自幼酷爱文学。坚持业余文学创作40余载,前期诗歌,后期散文,已出版《灼热乡情》《享受春雨》《春天住在我的村庄》《赤脚走在田野上》《地气》等作品集十余部。散文作品朴素自然,以情见长,自1988年被选入师范专科学校写作教材,至今已有140余篇(次)入选各种各类语文、思品教材和语文教辅,有30多篇先后被全国多地作为中高考和公务员、老师考录试题。作品数次获奖,组诗《老区沂蒙》获《诗刊》等7单位举办的第三届田园诗大赛一等奖;诗歌《沂蒙圣母》获中国作协创联部等单位举办的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

长篇纪实文学《延安答卷》,2020年入选中央宣传部“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工程”作品,2021年1月被中央组织部等单位评为“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优秀教材”。《延安答卷》和《沂蒙壮歌》,被读者称为歌颂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姊妹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