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主备人:审核人:使用人:
教材
分析 整理和复习(教材第33页“整理和复习”及教材第34~35页练习七第1~7题 学情
分析 学生对于本单元的知识掌握的不是很好,计算不够准确。特别是学困生不明算理,灵活应变能力差。 设计
理念 以135互动课堂教学理念为指导,以有效导学问题为核心,以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为手段,留给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搭建展示的平台,促进学生合作交流,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教学
目标 1.通过对本单元所学知识的回顾整理,使学生形成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认知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的基本方法。
2.通过判断商的位数,估算近似值等练习,进一步掌握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掌握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特点。
3.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合理性以及熟练程度。
教学
重点 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
难点 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 教师行为 期望学生行为 个案形成 一、概括导入,确认目标
复习导入
1.分工合作,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整理。以四个人为一个小组,用适当的方式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作一个概括性的整理,可以用文字、表格或图框等方式表示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揭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
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生认真倾听,明确学习任务。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
(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对比一下,自己想的和教科书上安排的顺序一致吗?(2)再看例题,看看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你认为哪几个例题是解释同一个内容的?这些内容你理解了吗?(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的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来。
师巡视,倾听学生学习结果,对个别学生指导。 生认真思考,归纳总结,做好笔记。 三、问题探究,总结升华
1.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1)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整理的知识在班级进行交流,教师寻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看,然后大家对展示的作品给予适当的评价。(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对着结
①口算除法。②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三位数。③除法的验算:利用乘法验算除法。④除式中的零:被除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
师适时评价、板书。
学生会倾听、质疑解答
四、达标训练、固化规律
1.出示教材第33页的第(1)~(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解答,全班讲评。
2.提问:
(1)这3道题的解答有什么共同点?
(2)你是用什么方式来完成这3道题的计算的?
(3)说一说口算、估算、笔算的过程。
【课堂作业】
教材第34~35页练习九第1~7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
第3题:是四则运算和四则混合运算练习。可以采用计时竞赛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在一种激励的氛围中提高计算能力。
第4题:提醒学生看清题意,注意带小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
第5、6题:是计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而这题是需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的问题。练习时,要让学生独立读懂题意,会从图中找出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合理进行解答。
第7题: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汇报交流,并说出解题思路。
师深入学生当中,对学困生进行指导。组织学生交流,评价。
能认真、虚心准确的完成习题。 五、反思归纳,拓展提升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先比较被除数首位和除数,确定商的首位在哪一位。除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如果除到最后一位有余数,验算时不要忘了加1. 归纳总结 明确算理,灵活运用。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①口算除法。
②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两、三位数。
③除法的验算:利用乘法验算除法。
④除式中的零:被除数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商中间、末尾有零的除法。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