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松轩[中国象棋手]

 九州好人 2022-06-19 发布于辽宁
从1929年2月2日谢侠逊作“棋坛总司令部”成立一周年纪念文章,并刊于上海《时事新报》后,因其中有“三凤粤东”的提法,于是“粤东三凤”成了较普遍的一种称谓。对于列入“三凤”的黄松轩、曾展鸿和钟珍,颇有心理安慰,因为这个称誉,通过新闻单位向全国传诵,具有较大的影响。然而另有几位没有称誉且棋艺水平十分接近的,如冯敬如、李庆全两位,和黄松轩在“翩翩”茶楼同有“三宝佛”之誉,但他们在全国无称号,不免有“遗憾”之感。尤其是卢辉,虽为新进,但棋艺上升得快,在“翩翩”连“三宝佛”都还来不及挨上。然而,他们也都知道,因为广州离上海这个“司令部”太远,需有等待时机。
到了1931年,这样的时机终于来了。1931年底,广东省教育厅决定举办全省象棋比赛,名为广东,但参赛省不限地区,只要在广东报名,来广州比赛就可。消息传出,翩翩茶室等棋人活动处所,迅速沸腾起来,其状况较华东队南下前还要热烈。沸腾的议论点之一是:谁参加,谁不参加比赛?
由于这次比赛为筹款办学的性质,优胜者除能得到各机关捐赠的奖品——银盾、银杯外,最高的奖励是名声,这对于众多的棋手来说,也十分重要。为此,极大多数棋手,都表示踊 跃参赛,有的还写信通知外地的棋友来穗,并给他们先报上名呢!然而,竟也有不想参赛的,就包括广州棋坛的第一号人物黄永高和“三凤”之一曾展鸿!黄做事历来爽快而得体,这次 省赛不拟参加,既非彩少,也非怕丢了名声,而是觉得自己不参加可名声依旧在,还可让另外棋友多上个名次。黄的这种气度自然让冯敬如、李庆全、卢辉等棋友兴奋和称许,也正因为 这种气度,他才是广州棋坛较得人心的一个。然而,另有一些棋友如曾展鸿等力主黄参加,因为黄不参加,这次比赛就会逊色,更会让人猜想黄是否怕输。还有一点是,东南大战后,华 东和华南平分秋色,但华东的第一号人物周德裕迟早会再来广州挑战,到那时黄以何种身份登场迎战?如果以广东省赛冠军 迎战“七省棋王”周德裕,就比较好,反之,没有一个“身份”就不大叫得响。对于怕输不怕输问题,黄一直不抱成见,但因今后迎战周德裕的身份及这次省赛的“价值”这两点,使黄永高终于被说服而参赛。黄决定参赛后,棋友还为他起了黄松轩这个好名字,作为这次参赛的标志。
在历时一个月、经历三个阶段的广东省象棋比赛中,黄松轩确不愧广州第一号棋手的称誉。第一阶段——初赛,他曾碰上新进卢辉,首局虽然死里逃生,但是后面二局接连获胜。第 二阶段——复赛时,尚余23人,他也以17胜5和与卢辉的19胜1和2负同得19分,并列第一。到了第三阶段—一决赛时,尚余黄、卢、冯三人,他以1胜1和击败冯后,在对卢先失一局的情况下,后一局他背水一战,以凌厉的攻势扳回一局,和卢辉战平而夺得冠军。这种在关键性的决胜局中,毫无顾虑的雄迈风格,不仅显示他的实力,而且展现了他的气度。这次省赛的冠、亚、季、殿军为黄、卢、冯及李庆全,由于比 分十分接近,棋艺大体相当,为此称前四名为“四大天王”。
三十年代中期,黄松轩以“四大天王”之首的冠名,迎战过来访的华东名棋手窦国柱、罗天杨、谢侠逊等,都获得胜绩,被谢侠逊誉为第一当头炮手。后在迎战“七省棋王”周德裕时,共弈20局,黄多胜一局,而被广东棋界誉为“九省棋王”。黄松轩无愧于“四大天王”之首的冠号。
到了1938年,因广州陷入日寇之手,黄避难于澳门,不幸染上痢疾,因缺少医疗,于10月7日逝世,死时仅50多岁,这是华南棋坛的损失。抗日战争胜利后,谢侠逊才获此信息,作一“七律”以吊:
追忆九省供王黄松轩避难
旧雨凄凉独怆然,无双江夏忽归天。
能知顺逆兼人智,不附奸伪亦地仙
九省英名惊宇内,数盘妙局耀生前。
五羊盛事浑如昨,士马盟心泪似泉。
(摘自:《象棋近代国手名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