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诗集萃157】父亲节*新诗专辑

 Jennifer鲍子贤 2022-06-19 发布于广东

【雷诗集萃157】

父亲节*新诗专辑

本期上刊诗人(排名不分先后)

初畔池/常凯红/徐学杰/李海轩/蔡国庆/堤译萱/沈哲义/蓝冰淋/闵志/刘卓水/农月/郝洁/沈俊华/汤文来/刘水洲/汪忠爱

清明和父亲
初畔池20210318
一撮黄土
把父亲掩埋了二十多年
我和哥哥约好
清明去山上看他

天空写满了阴郁
小草流淌着绿色
我伫立父亲坟前
山坳之中阴阳隔着
人生其实有两面
一面光明,一面黑暗
黑暗往往驼着光明,在前行在奋斗
父亲给了我们很多光明

记得小时候他背我们的样子
在风雨中在雪中在阳光中
我们和他都像鸟一样飞翔
如今,父亲寄江南一隅
虽离去却留下了许多光明的东西
每至清明或东至以及其它日子
我们子女都会相约来这里
聆听他无声的教诲
漫山遍野的山花开放
朵朵都是我们怀念的泪
也是他寄予我们幸福的思想

怀念我的父亲
初畔池20220523
时光倒回四十年前
父亲用扁担挑着
一个木箱和两床棉絮
送儿子到邻市的师范学校读书
下了大轮
父亲便急慌慌地挑起担子
我紧跟身后
由于还小
父亲还不时回头望我
那天天气很热
我看见父亲的脸上渗出很多汗滴
想着给他擦拭
他没有理会
只顾挑着担
在宽阔的马路上快速急走
父亲那时正值壮年
年轻气盛
浑身充满力量
他是孩子们的偶像
是我心中的大英雄
一路上我们很少说话
只是看到我的样子
他才一个劲的说
快到了快到了
再上两个坡,左拐,就是你的学校
我默默地点点头应答
其实,那时我也不算小
15岁, 只是没出过远门

那年我考起的是省内师范——池师
学校同学基本上来自周边各市各县
大部分都是穷苦家孩子
我也不例外
终于在走完一段路程后
到了学校大门口
大门两侧立了两根方形厚实粗大的石柱
约七八尺来高
两边的柱子上分别挂着两块银白色嵌着黑字的牌子
一边是师专,一边是普师
父亲放下担子
用毛巾擦了下脸上的汗
又用手将额前的头发捋了捋
此时我才发现父亲也是很英俊
微微发红的脸上露出几根粗壮的毛茬
又显雄健和刚毅
父亲在给我整理好床位
和报到等一系列事务后
开始返程
出校门时,我目睹他的眼里闪着泪花
是我不忍,还是他不忍?
此时,我才想起
他连一个斗大的字都不认识
却将我入学的事办得妥妥当当
父亲早已逝我而去
我也早成为人父
可他对我的好
让我永生难忘
写给父亲节
常凯红(安徽远方)

第一次咿呀学语喊出声的
是妈妈
然后才是爸爸
不是不想喊爸爸
是因为爸爸两个字好艰难
是需要经过千般努力万般劲道才可以拼击出来的厚积薄发

第一次把我举过头顶的
是爸爸
是爸爸坚强的脊梁撑起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然后才有了小鸟自由飞翔
爸爸的草帽最美最阔大
宽宽的帽沿足可以为我遮风挡雨

第一次领着我去远方的
是爸爸
是爸爸的大手紧握着我的小手
他粗糙的手心无比温暖
足矣融化我走出家门的寒冷
而爸爸铁青的脸堂
那一刻无限刚毅和果敢
刀一般镌刻的风骨崛起
永远领着我们在前行的路上…

第一次看着您安静的睡去
永远都没有醒来…
第一次为您抚平眼角的皱纹
然后把滴下的泪滋润在您冰冷的脸庞…
第一次喊您没有应答
我只能拼命地摇动您冰冷的双手
第一次给您披麻戴孝,希望您去的路上能逢山劈路 ,遇水搭桥…
哦,我的老父亲
一别两宽吗?一别就是十年
满山片野的杜鹃花开了又谢
松柏长青的乌龟山一年又一年
今夜,让雨没过门前的池塘
父亲膝下,儿女情长…

父亲的二胡
常凯红(安徽远方)

一把年久失修的二胡
哑然地悬挂在老屋东边的石灰墙上
玄音依稀还在
那是父亲活着时的眷恋
十几根琴弦
绷紧的马尾巴扎起五音
拉出了父亲一生一世的情怀

我有很多次试图去拉那二胡
生涩的不全的梵音响起
总拉不出父亲在世时的琴瑟和谐
灰树叶总喜欢飘荡屋前的池塘
很多年前很多牛经过
它们饮水的样子像极了一幅画
如同这一尊拉旧的二胡

光阴的长廊
灰色的墙壁熟睡
儿时的我们赤着脚丫裸跑
听脚步声欢快的叫嚷
灯一灭,无人的空荡
---渐行渐远的远乡和父亲的二胡
仿佛有好多话要讲…

父亲
常凯红(安徽远方)

关起门
却看见墓碑
冰冷了几年?
我把它安放在最青葱的龟山
背靠竹林
对岸是当家河塘
依山傍水的祖坟山
让我的父亲于此长眠
常常夜半醒来,一眼便是九重天

我终究不能忘怀
庄稼还没有收割的时候
父亲的牛在方圆几十里田埂就开始劳作
换来廉价的劳动力
完成我家的春耕和双抢
父亲心痛牛,如同心痛儿女一样,
常常为牛儿驱蚊到天亮
抚摸牛背上勒的累累伤痕
坚强的头颅深深埋在牛角眉心
清瘦的脸上泪光闪烁

父亲有时候简单粗暴
一不如意就摔坏东西
那一年我初调到雷池参加计生工作,
恰逢高考的第一天
父亲病倒了——诱因是鼻出血
我摸着他手上的针眼和粗糙的纹路
伤心和绝望震撼了心灵的脆弱
父亲去了
不说话的父亲目光温暖慈祥
另一个世界
豁然打开——

天堂也有父亲节

徐学杰(安徽傲天)

天堂是否也有父亲节

我相信一定有

因为父亲也在天堂

期待玄幻的力量

给我一双穿越的翅膀

意象在思念中浮现

天堂联通了人间

对酌何需语言

血脉相连了两代父亲

再敬一杯酒

道一声“节日快乐”

致父亲

徐学杰

你的不辞而别

留给我终生的遗憾

——无法尽孝一天

时光本已抚平哀伤

是谁又在高唱父亲的赞歌

文字无法承重山样的爱

生活的传承尽在默默对饮中

今年的父亲节没准备礼物

前几天母亲搬去与你同住

不想打扰你们夫妻的团聚

只不知我该往何处

不敢走回我们曾经的老屋

我怕我的眼泪止不住

一把麦子

---写给父亲节的父亲

李海轩(河南)

父亲入殓的时候

我专抓一把麦子

装进父亲的口袋

这是父亲的保命粮

也是父亲奋斗一生的追求

吃通宵

也要攒半包好麦

借给父亲早逝的邻居阿三

自己活着

也要别人好好活

我始终敬重父亲

一升麦子一亩田

乳养娣妹六个及一生

用生命诠释生命

挑两桶星星塞满五更

饲候牲口

扶犁斜耙摇耧耩地

生的气息留给大地留给他人

播种希望

我知道我是个不孝子

十年寒窗苦做学

走出农门走出山窝

却不能改变父亲的宿命

挣一个月工资拧一把泪

我把日子打发成

冰与火

活成一个“淡”

父亲并不懂月光族

一斤麦子一斤思念

再柔眼也捅不出泪水

蚂蚁依旧在石头上走

累不累

心知道

谁是谁的青天

风调雨顺

才是父亲的命

麦子种在黄土上

父亲说:

麦能保命

生生不息

唯有厚德才能载物

土就不赖

李海轩(河南)

父亲很土

地地道道的农民

与土地打了一辈子交道

磨爬滚打了六十八个春秋

生于黄土

而又复归于黄土

最终

用一抷黄土

堆积了人生的圆

父亲很土

粗布衣遮不住岁月压弯的腰

粗瓷大碗盛不完生活的酸甜苦辣

母亲纳的布鞋

丈量东地西地南岗头的人生

虽然走不出山沟沟

但走的很认真很仔细

犁耧牠车耙

还有累弯的牛樰头

长长的牛鞭

把“大把式”的名号扯得山响

谁家有事打场犁地种苞谷都任劳任怨

十里八乡都知道

人好心好地种的好

父亲的一生

质朴而伟大

临终给我说

埋南岗头少占地不待客省两钱好好过日子

我深深的理解

父亲的平凡

平凡的如一粒土坷垃

甚至是一粒尘埃

这一生一如黄土

仅仅被风吹过

也算到人世间来过

父亲很土

我曾汗颜曾自卑过

但 多年以后才明白

接受父亲的平凡“木囊”

其实也是最大的孝顺

子欲养而亲不待

在父亲节之际

天国的父亲

你听到了吗

我通透了父爱

写给父亲的信

蔡国庆

父亲大人见字如面
梅雨季节天气闷热潮湿
老腰疼是否又一次犯病
是否 食无欲 猛抽烟
为儿很是心生挂念

我工作不忙少累(真实隐)
家小都如常生活
口罩每天会更换一次
南山的荔枝红了
明早就会新发上市

鬓间的乌丝
一根根转白变软
额上的发际线,暗中也
慢慢地向上挪移
这些都恰好复制你的过去

你关心的时事我播报两条
中东的战争短时歇息
美国全境被新冠病毒占领
你讲给我听的朱皇帝故事
昨天已经登报发表(开心吧)
别忘了也向我妈报告一声

我还想弄清楚以下的事情
消解我多年的愧疚和无知
哪一年,你歇下镐锄不再劳作
哪一月,你停止饮牛放归自然
哪一日,你离田登岸穿上鞋袜
哪一刻,你抹开脸面走村串邻

这些我都想写进诗里
让诗句弥漫些烟火气息
我知道比起你我算是幸运
我父亲陪伴我四十八年
你父亲只带你八个冬春

所以诗写完我一定会念给你听
让你不由得不继续对我关心
哪些词语还需要仔细斟酌
哪些内容还须不断更新
开篇和结尾,也想请你把关

给你的信就写到此
愿你安康喜乐无忧无虑
别忘记夜深人静时入我梦中
告诉我这封信寄往何处
你先前的地址不小心被泪水淹没

为您写诗

堤译萱(浙江)

三月临近

脑海里浮现桃花

又想起了父亲

想起了他临别前的感叹:

人不如桃花

桃花有归期,而父亲无

我不奢望

有他整理行囊归来的梦境

只在有关桃花的日子里

把思念转化为文字

自言自语着:

桃花她笑在春风里

您活在我的生命里

我爱您!爸

很多时候,我觉得自己活得像您

父亲的腰带
沈哲义

所有的家当里
再也找不到父亲丁点的模样
哪怕模糊得看不清或是发霉
相片都没有留下一张

父亲当过兵,说是被抓了壮丁
后来被俘当了解放军
听说父亲当了三年的兵
奶奶就流了三十六个月的眼泪
后来父亲在渡江前夕
不知何故回家当上了老百姓

父亲说起参加过的战斗
常常面带惊恐和悲情
说起济南城下火光冲天,子弹横飞
说是受过两次伤,分别是胸和头
一粒子弹擦过太阳穴,差点要了命

父亲走了,带着苦难的一生
连同一担稻箩挑着全家人
在江南讨生的三年经历
一门走村串户的篾匠好手艺
也带走了对子女教育的严苛
和爱唠叨爱骂人的坏脾气

留下唯一的物件是裤腰带
据说是战利品,看上去很珍贵
左龙右凤,工艺讲究,纯铜铸造
我常别在腰间炫耀,因为是老小
腰带虽然换了一条又一条
但带头却一直都在

当作古董一样收藏
是怀念,也是父亲的爱
父亲
——献给天堂里的父亲
蓝冰淋

1.父亲的手
记忆中的父亲
手很温暖很有力也很大
总是能把我高高举起
让我感觉能够得着蓝天上的白云

父亲的手很灵巧
总能把一根竹子吹出一曲又一曲灵动的音乐
让枝头的鸟儿羞愧得躲进草窝
让瞎子阿炳的灵魂在乡间月夜里氤氲绵长

后来那双手
供奉了数千户农家走上康庄
用那双长满老茧的双手
在村里竖起一根根电杆
打破几千年草心煤油的神话
实现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佳话

依然是那双皱纹斑斑的手
51个春秋后
拿着一张被揉成皱皱巴巴的病历
看了又看而后把痛苦藏进土里
把期望寄托在五个血脉传承的儿女身上
我不忍看着那双手
更不忍握紧它
只能将父亲的温暖、力量和灵巧化成责任和牵挂
用不朽的文字来表达
父亲

2.父亲的脚
父亲的脚是一道犁铧
在叫银杏的村
把“书记”二字
在泥泞中烙印成一串串脚印
把灰黄的土地
开垦出一个个辉煌

3.父亲的身影
儿时,
看着您的身影
我莫名的温暖
因为那是我全家的大树和依靠
是村民的旗杆
永远不倒
你行走如风
坚挺刚硬
我以为这道身影会永恒站立

但我刚刚成年
来不及与您接力
却看到那旗杆扭曲
大树不再葱郁
五十一个春秋是如此的匆忙
日历不忍撕去
因为那撕去的是我永久的思念与遗憾
只能将您的身影深刻进我的记忆

父亲

闵志

小时候

父亲是座巍峨的山

令我不敢仰望

长大了

父亲是头温顺的老牛

默默地任我驱赶

而如今

一块肃穆的大理石

矗立在我的心尖

遮掩了父亲的容颜

昨夜杂想

-----致永远的父亲

闵志

昨夜

有十二匹小红马奔来

海阔天空

挣脱时间的羁绊

踢踏得泪眼朦胧

十二匹小红马

岁月之树上跳动的叶子

滞留下光阴的水迹

闪烁着希翼的光芒

昨夜

地上灯火阑珊

夜空的星星熄灭

人间的灯火不死

快乐裹携着人们四海为家

幸福封门别路

孤独的北斗失去方向

昨夜

父亲不老

驮我走上坎坷的前程

一万次抬眸

看不清巍峨的山影

儿子的双脚

行走在羸弱的脊背

父亲无语

我却大雨滂沱

父爱
刘卓水

小时候
我不明白
自己犯了点错
母亲只是耐心教育
轻轻的责怪
而父亲不是严厉的训骂
就是把我揍的死去活来

小时候
我不明白
不识字的父亲
夜夜陪我看书写作业
夏天赶蚊摇扇
冬天升火取暖从不离开

小时侯
我不明白
叫人害怕的父亲
吃饭时总是给我夹菜
看到我学习有进步
喜笑言开一反常态

长大后
直到自已也当了父亲
我才明白
原来这是父亲的期待
父亲的关怀
父亲的爱
想您啦,爸
农月

爸爸您走了整整十一年啦
过节啦
孩儿们都想您了呀
您在天堂还好吗

这么久了,我仍记着
您走的时候对我说的话
您说要去见爷爷奶奶啦
您说好久没跟他们说话啦
您说想吃奶奶做的饭菜啦

想您啦,爸爸
昨夜又梦见您啦
可您却默默不说话
您走时对我说
照顾好妈妈
您知道吗
如今的老妈
背驼啦
腰弯了
已是满头的白发
经常偷偷去乡下
我们知道她是去看您啦

想您啦 ,爸爸
孩儿满脸的泪花
您知道吗
您的两个孙子在渐渐长大
您的外甥也有了自己的娃
二妹娃大学毕业啦
您生前最疼的文静
已经读大学啦
文轩也快五年级啦

好想您呀
我的老爸
您亲手建起的那老宅
现在已经焕然一新啦
四周砌起了围墙
老妈说墙外种菜
墙内种草种花

想您啦,爸爸
您知道吗
每次回到家
推开门的刹那
我总是忍不住眼里的泪花
堂屋有您的照片
还有您拉过的那把二胡
孤零零的墙上挂
还记得那首《红梅赞》吗
那是您最喜欢拉的歌曲呀
每次回来
我都会把它拉
陪您说说话
虽然 再听不见您回答

好想您呀

父亲节

郝洁

花还在

草还在

那棵树伟岸的站在那里

父亲咳嗽着

坐在稀稀拉拉的树荫下

眼神混浊

坚毅是一条直线

稀稀拉拉的树荫下

父亲的咳嗽声

是那黎明前的鸡啼

时刻催促着我

那花还在

草很健壮

回头望着那棵树

树的叶子

却低垂了下来

父亲

李川皖

父亲是个永远的军人

似乎从未忘记

他那钟爱一生的戎装

强渡淮河

挺进大别山

打过长江

南下云贵川

是他军旅青春的铁血荣光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这首歌

一直在他生命中回响

五星红旗

始终在他的灵魂里飘扬

因此,我知道

他的耳畔

任何音乐也没有军歌嘹亮

在他眼界

任何颜色都不如鲜红璀璨

自从那年我从警

一颗红星头上戴

革命红旗掛两边

父亲的笑容

便总是那么意味深长

于是,我明了

那些昔日的岁月

是我最幸福的过往

是父亲最释然的年华

父亲的晚年
沈俊华

历经九十二个春秋
的风霜雨雪
父亲分明像一棵苍老
的石榴树
树干屈曲枝丫虬屈
树皮皴裂片片幽深暗黑
树叶稀疏泛黄
一阵风雨过后
又有几只栖息的小鸟
时而在上面叽叽喳喳
可他已听不清唱词
只能用一双明亮的眼睛
仔细四处张望打探
体悟外部世界的一举一动
用聚集的全部眼神
呵护着枝头上的
那几颗已成熟的石榴
石榴们知道它细密的心思
都伸出大大圆圆的脑袋
向他点头微笑
俯耳自豪地大声告诉它说
请您放心
我们石榴颗颗籽粒饱满
紧紧团结在一起
何惧风雨
更不怕任何馋嘴的小鸟
父亲此时终于
双眼笑得迷成了缝
整个石榴树成了欢乐的海洋
□父亲
汤文来

(一)
风吹过故乡

听到岁月深处微微的叹息
那些残积的片断场景
浮现
风吹破了家里纸糊的窗户
又把门前的芦席吹倒了
空中突然掉下一阵惊雷
轰隆一声
不知哪里又塌方了
砍柴回来的父亲顾不得吃饭
提着马灯
照过牛烂和猪圈
大雨如柱
雨水在瓦檐均匀地滴答
叮当叮当
敲击着瓦罐铁桶瓷盆之声
伤情把盏泪眼盈

()
站在田埂上
烟锅里燃放夕阳下的最后一缕光
闻鸡鸣狗叫懂得星辰物语
什么时候种豆什么时间插秧
掐指春去秋来该颗粒归仓毫不含糊
却比黑暗更沉重墨守成规
被劣俗禁忌习惯压得喘不过气
卑微的每天拴在故乡
目送一个个老人晨光中出去
看着一朵朵云从很远的地方飘来
又飘去山那边很远的地方
清露打湿了现实主义
向太阳交出思想和肉身
一滴滴汗水从佝偻的脊背滚落
见了泪水盈满眼眶的我瞧着心疼
一辈子从未走出大山

父爱

刘水洲

父亲

山一样的爱

二十多载过去

仍在梦里徘徊

三双儿女成人

都是在那饥荒年代

无边大爱

何需文字表述

那岁月的刀

早已在

他脸上 手上

还有那走路蹒跚的腿上

留下了重记

是辛劳的诠释

是唯美的线条

我们的眼泪

是爱的长河

是无声的赞礼

是对父爱的倾诉


父亲
刘水洲

我的父亲
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刚正不阿是他的本性
嫉恶如仇胜江湖义人
他一生经历坎坷无数
满脸沧桑书写着他的人生
父亲说
九岁那年爷爷病逝
将奶奶抵债逼嫁了他人
从此
父亲到处飘零
由于无人管教
造就了倔犟个性
也许是遭受太多苦难
孕育了一颗善心
五七、八年饥荒大难
他已安家江南
虽无锦衣玉食
比起江北老家
却也度日坦然
有人逃难至此
父亲一律买单
后迁回老家
记得家中像开茶馆
父亲好客
不论是流浪者还是看青人
贵贱不论
父亲爱茶
多半是当年江南山上产茶的原因
每有新茶
邀客品茗
父亲爱烟
老竹根的黄烟筒
闲坐不离嘴唇
你递给我
我传给你
生疏不分
都说父爱如山
但望子成龙
对我们却格外威严
在我的记忆中
最怕他的竹根烟筒与打牛鞭
二十多年过去
父亲您在天堂好吗?
你儿时伙伴
也陆续回归天堂
是否还聚在你的身边
共品香茶
共筒抽烟

父亲

/汪杰爱

记忆中的父亲总是一脸和气

从未和外人置气

就是小孩见他也愿与之嬉戏

父亲一生勤勉

为让我姐弟三人生活美好

任劳任怨,负重前行

幼时的生活艰辛苦涩

父亲用言传身教让我们学会坚强乐观

用他瘦弱的身躯为我们遮风挡雨

好让我们活得无忧无虑

而又简单纯粹

从小我集万千宠爱于一身

父亲特别溺爱我

但凡有好的东西我是头一份

当初懵懂无知

不知这沉甸甸的爱里还有别样的责任

但我坚信这就是幸福和缘份

随着时间我慢慢长大

终于知道我并非您亲生

我试着慢慢接受再慢慢消化

您宠我依旧

弟妹以我为尊

不知我早已融化在家庭中的血脉情真

从此我视您恩同再造

从此珍惜我们间的父女情份

六年前的三月间

您终因劳累过度中风倒下

幸得弟妹倾尽全力终保无虞

而您却怕我长途破费打工不易,未曾通知

每通电话始报平安无恙

终致年底

回家见到父亲您

彼时已是腿脚不便口不能言

不由我悲从心中来

泪流不止

您却用点头摇头告诉我

不要紧的没关系

我紧紧拉着您的手

害怕您悄悄离开我的眼

我怨您报喜不报忧

把所有苦难一人默默承受

您虽目不识丁

却把人间大爱无私传递

您虽说话含糊不清

我知道您希望我们姐弟守望相护

多想用所有换父母一世安康

多想成为您以后的拐杖

我会记得您的教诲

把优良家风在晚辈中延续

如今

父亲已过古稀

而我也到含饴弄孙

毎次回家

您都门口张望

待客般殷勤周到

也许不管我有多大

何其有幸还是您当初手中的牵挂

多想大声说爱您

终因太过矫情未曾说出口

我最敬爱的老父亲

羊有跪乳情

鸦有反哺意

我用此生难报您养育我的万分之一

世有天高与海深

怎及得上您给予我的双重恩

是不是我们不长大

您就不会再变老

是不是我们撒撒娇

您还能把我举高高

耳边又传来优美的《万爱千恩》

不由我再度泪沾衣襟

假如真的有来生

我祈求下辈子

您还是我的父亲



诗社介绍:
《雷池诗社》是一款面向社会的媒体平台。力推原创,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体裁不限;力呈精品,不厚名家,不薄新人,刊发亮点稿文;力飨读者,精心打造平台魅力,竭力为读者服务。《雷池诗社》是成就诗人的摇篮,是大众娱乐的天地,是文学爱好者的乐园

编辑团队:
总编:初畔池  责任编辑:子贤  欣悦  文成
审稿:初畔池  子贤  版面设计:子贤 


特别申明:
来稿要求内容健康,原创首发,有
来稿要求内容健康,原创首发,有正文(含标题)、作者简介(含图片)等。若文稿抄袭,文责自负。切忌一稿他投。若图文涉及版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