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人小传】 徐志摩(1896—1931),原名章垿,字槱森。浙江海宁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1918~1922年,先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留学,期间开始创作新诗。1921,诗人结识才女林徽因,坠入情网,没有结果。1922年回国。1924年,泰戈尔访华,徐志摩陪同他游历中国各地,并随其一同去了日本。同年,徐应胡适之邀任北大英文系教授,不久即与京城社交界名流陆小曼坠入爱河。1926年,两人结婚。此后,诗人和胡适、闻一多等人创立“新月社”,创办《新月》杂志。1931年1月,诗人主编的《诗刊》创刊。同年11月因飞机失事英年早逝。 【品茗赏诗】 1928年,诗人再一次漫游欧洲,归途中一个明媚的夏日,诗人怀着莫名的激情,来到康桥(即剑桥)——诗人曾学习过、生活过的地方,在美丽的校园里徘徊,在那一草一木之中寻觅当年的欢声笑语,那洒落其间的青春年华。这些感想在诗人的心中酝酿了几个月,最后形成了这首诗。 这首诗是中国新月诗的代表作,有着完整的形式、和谐优美的旋律、紧密节奏的诗句。四行一节,每节押韵,诗行的排列错落有致,参差变化中有整齐的韵律。诗的整体有着强烈的韵律感:首节和尾节前后呼应,使诗的形式完整。用词上讲究音节的和谐与轻盈,“轻轻”、“悄悄”等叠字的使用更是恰如其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