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作品展·古代爱情 |  苏东坡最后的女人(有声版)

 忧郁的妖精 2022-06-19 发布于贵州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星潇月说爱情

演播团队

名单

星潇月:主述

神编小妖:文案策划

(以上皆为喜马拉雅ID)

作品展示

古代爱情

             匕

最长情的陪伴

陈德琴

 阝         

                              廴              匚

主人公简介

1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苏仙 、坡仙,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枯木怪石图》等。

2

王朝云(1062—1096年),字子霞,吴郡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人。宋代女性历史人物,大文豪苏轼的红颜知己和侍妾。早年家境清寒,沦落歌舞班中,成为西湖名伎。天生丽质,聪颖灵慧,能歌善舞。虽混迹烟尘之中,却独具一种清新洁雅的气质。苏东坡因而爱幸,纳为爱妾。敏而好义,跟随苏东坡谪居惠州。绍圣三年(1096年),卒于惠州,时年三十四岁,葬于栖禅寺东南。苏东坡不胜哀伤,亲撰墓志铭,并写下《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和《悼朝云》等诗词,以寄托对朝云的深情和哀思。朝云念着《金刚经》的“六如偈”而逝,栖禅寺的和尚兴建“六如亭”作为纪念。

在崇文抑武、士大夫尊享优待的北宋时期,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不仅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还是世人称颂景仰的大才子,可谓名冠古今。但其侍妾王朝云(字子霞,吴郡钱塘人)却知之者甚少。她没有苏轼的横溢才华,也写不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缱绻深情的情诗,但她却“敏而好义,事先生忠敬若一”,一直陪伴着子瞻,照料其生活,开解其烦忧,从而成为最懂子瞻的爱妾和红颜知己。都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默默支持、陪伴的女人,无疑,朝云就是这样的女人。她倾其一生的爱恋和陪伴,不仅是对子瞻最长情的告白,也是对他宦海一生的默默支持。她成就了子瞻的成就,更诠释了情深义重、始终如一的要义。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子瞻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被贬至现浙江杭州做通叛(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一日,他与几位文友泛舟西湖。柔美、曼妙的西湖景致,顿时让一群文人雅兴大发。一时兴起,他们便召来王朝云所在的歌舞班助兴。彼时,朝云十二岁,因家境清寒,沦落至歌舞班中做舞妓。丝竹管弦、轻盈曼舞中,朝云艳丽的姿容、高超的舞技让子瞻眼前一亮。舞罢,当众舞女洗去铅华、褪去华服给一众文人墨客侍酒时,按顺序,朝云刚好转到了子瞻身边。这或许是上天的特意安排,正如800余年后著名女作家张爱玲所言,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朝云从此与大文豪苏子瞻开启了短暂的人生之旅。一身素净衣裙、黛眉轻扫、朱唇微点的俏丽女子坐在子瞻身边,仿佛一股空谷幽兰的清新之风,在子瞻灰暗的心田里荡起了层层涟漪。就在那时,原本丽日普照、波光潋滟的西湖,突然天气骤变,阴云蔽日,山色空蒙。面对明暗成趣的湖山和佳人,心弦拨动的子瞻决定为眼前的美人写诗。他略一思忖,灵感顿至,当即挥豪写下传颂千古的佳句: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此时的朝云在子瞻眼里,无论是浓抹还是淡妆,都是像西湖一样的绝美女子。

才子和佳人,注定要留下人生佳话。

朝云仰慕子瞻才华,决意终生追随。她的这个决定,成了她人生的重大转折:从名妓到侍从,从此远离五光十色的江湖。朝云当年即入苏府,被子瞻纳为常侍(侍女)。时有子瞻的第二任妻子王闰之操持家务,且王闰之颇得子瞻敬重,所以朝云在苏家的地位只能是侍女身份,直至18岁成为侍妾。但朝云聪颖灵慧,不争风不吃醋,只是一门心思地爱恋子瞻。她主动接受子瞻人格魅力的熏陶和古文诗词的浸润,慢慢在思想精神和艺术感受上与他靠近,因为她要做子瞻精神上的知己啊,她要陪伴他左右啊。用心良苦,爱之深切。据费衮的《梁溪漫志》卷四载:东坡一日退朝,食罢,扪腹徐行,顾谓侍儿曰:“汝辈且道是中何物?”一婢遽曰:“都是文章”。东坡不以为然。又一人曰:“满腹都是机械。”坡亦未以为当。至朝云,曰:“学士一肚皮不合时宜。”坡捧腹大笑。赞道:“知我者,唯有朝云也。”朝云正是有了对子瞻怀才不遇、坎坷仕途的感同身受,才说出了这句甚合子瞻心意的话。

一个人,无论他才华多好地位多高,亦是需要朋友需要知己的。古人云,“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朝云爱子瞻,不仅要做他的知己,还要与他琴瑟和鸣,这在精神领域又更进了一步。宋神宗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43岁的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朝云不离不弃,紧跟其随。黄州生活清苦,苏轼带领大家垦荒种地,自种黍麦,如其记述“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贫苦日子可想而知。朝云心疼这个满腹经纶的大才子啊。刚成为侍妾的朝云不管不顾,布衣荆钗地悉心照料他(此时,子瞻自称东坡)的生活起居。她用黄州最廉价的肥猪肉,微火慢炖,炖出香滑软糯、肥而不腻的肉块,作为东坡佐餐的妙品,后来竟成为闻名遐迩的“东坡肉”。“东坡肉”之所以出名,或许因了王朝云浓浓的爱意。俗话说,爱一个人的最好办法就是俘获他的胃,王朝云真是聪明至极。

元丰六年(1083)九月二十七日,朝云为东坡生下他们的爱情结晶——苏遁。东坡喜爱之极,这是既懂他又爱他的朝云生下的儿子啊。于是在儿子“洗三”礼上为其赋诗一首: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东坡以聪明自嘲,以愚钝作为对孩子的期望,希望孩子再不要像他一样“聪明反被聪明误”。朝云是欣喜的,也是接受的。这个“满肚子不合时宜”的中年人终于清醒了,释然了。然而,好景不长。元丰七年(1084)七月二十八日,在东坡带领一家人去往贬所汝州的途中,其儿遁在过金陵江时不幸中暑夭亡,时遁尚未满一岁。朝云痛不欲生,那可是她追随东坡十年的爱情果实啊。东坡亦感同身受,深陷悲痛之中而不能自拔。他只得用诗词来开解自己和朝云。他挥泪为朝云和小儿写下“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故衣尚悬架,溺乳已流床。”这既是东坡人生苦难的“诗史”,也是他与朝云相互的劝慰。生活上一向大而化之的东坡,此时对朝云的同情和理解,就像朝云对他一般,真正达到了心愫相通、脉搏相连的境界。

苏遁去后,东坡决意不去汝州上任。一方面,他自己悲痛欲绝,另一方面,他要照料肝肠寸断的侍妾王朝云。朝云一生虽无东坡夫人名分,但能得到东坡如此深爱和照料,亦是无憾了。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年),东坡再次被时任宰相的章惇贬往惠州。惠州在岭南,不仅遥远蛮荒,还是一个瘴疠横行的地方。这时的东坡年近花甲了,况此去凶多吉少,动身之前他便将家里的仆从相继遣散,准备轻车简从,万里投荒。那时,王闰之也不在了,侍儿姬妾都陆续散去,唯朝云死活不肯离去,决定要与他唇齿相依,同进退、共患难。朝云的隐忍和深爱,无疑是对东坡最大的支持与鼓励。东坡感慨良多,遂作《朝云诗》: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阿奴络秀不同老,天女维摩总解禅。经卷药炉新活计,舞衫歌板旧姻缘;丹成逐我三山去,不作巫山云雨仙。在这首诗前面,苏轼序写道:予家有数妾,四五年间相继辞去,独朝云随予南迁。因读乐天诗,戏作此赠之。苏轼之所以赋诗感慨,因读了白乐天诗“春随樊子一时归”。白居易当年年老体衰时,深受其宠的美妾樊素悄悄溜走了,而与樊素同为舞妓出身的朝云,竟性格迥异,对苏轼坚贞相随,患难与共,所以苏轼感触甚深啊。朝云就是这样一个既能同富贵又能共患难的不俗女子。

去往惠州,他们要跋涉史上最恐怖的“惶恐滩”和磅礴壮阔的五岭。朝云对苏轼一路舟车劳顿的陪伴,就像19世纪俄罗斯贵族女性陪同流放的“十二月党人”前往西伯利亚,只是身份不同而已。到达惠州,为解苏轼愁烦,朝云常常歌舞相伴。但每每歌吟《蝶恋花》词,至“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时,朝云往往惆怅难寄,不胜伤悲,有时甚至哭出声来。东坡问为何,朝云答,妾所不能竟者,“天涯何处无芳草”句也。苏轼大笑,我正悲秋,你又开始伤春了。朝云是深知东坡心底的无奈和荒凉啊。据传,朝云去世后,苏轼终生不复听此词。

朝云到底是花肠雪肌之人,没能敌过瘴疠之地瘟疫的侵噬,于绍圣三年(1096年)七月带着不舍与无奈溘然长逝,年仅34岁。苏轼尊朝云遗愿,于八月三日将其葬于广东惠州西湖栖禅寺。

陪伴苏轼的最后一个女人去世了。朝云是为苏轼而死的。可以说是苏轼的流放害死了她,也可以说是苏轼的政敌害死了她,否则,她一辈子也不会去到那个瘴疠之地。这个性格刚毅、柔韧坚强的女子,用她短暂的一生兑现了她最初的诺言——陪伴终生,这无疑是她对苏轼最长情的告白。 

朝云去世后,苏轼悲痛万分,不仅写下了《朝云墓志铭》《惠州荐朝云疏》,还写下了浓情厚意的《西江月·梅花》《雨中花慢》等诗词。现惠州西湖尚存数次翻新修建的苏轼为朝云建的六如亭和坟茔,楹联、墓志铭均保存完好;朝云与苏轼情意深深的塑像塑立在惠州西湖的山林里,为世人瞻仰。朝云若泉下有知,应该会感到幸福和满足了吧?

作者简介

陈德琴,四川大竹人。四川散文学会会员,达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大竹县作家协会理事。文字散见《中国应急管理报》《团结报》《华西都市报》《西安晚报》《当代教育》《分忧》《散文选刊》等报刊;2015年获四川省第二届农民工原创文艺作品大赛优秀奖,2019年获达州市“抒写巴山”征文三等奖;长篇脱贫攻坚小说《竹韵悠长》签约纵横中文网。

见报版面

2022.6.17

《劳动时报》

三版 

漫话·说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