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也之章
小时候跟着父亲去镇上赶集,半路上要过一道河。 到了河边。河的上游刚下过雨,此时河水开始有些上涨。 我见父亲弯下腰挽起裤腿,脱掉脚上的木屐。随后,转向我,两手一抱把我架到他的肩膀上。我骑在父亲的肩膀上,心里开心那个滋味真叫人回味满满一辈子! 父亲沉实的脚步在埋膝盖的河水里淌着,河水在他的脚下哗啦哗啦的作响。 很快过了河。到了岸上,父亲把我放下,压低浑厚的声调对我说: “好了,走吧。” “爸爸,我要骑马……”我不愿走路,很想回到父亲的肩膀上,嘟着小嘴赖着不走。 “过河了,要自己走路。”父亲一改刚才慈爱的声调,突然近乎咆哮训斥道,说着头也不回就走…… “过河了,要自己走路。” 时光虽然过去大半个世纪,但父亲当年一句训斥小孩子的话,仍在我耳际萦绕,如今想起来还真能令人嘴嚼回味。 人很多时候,在生活中总是无法超脱惰性的依赖——依赖父母,依赖家人,依赖同事,依赖朋友,依赖身边能依赖的人……这种依赖的惰性慢慢成了一种习性识念,而这种习性识念一旦占据你的身心灵,便很自然产生惰性的依赖——这世上所有的人生来都是我依赖的对象。 当然,有了这种习性,在你的生活当中,父母自然是依赖的第一对象。 打孩提时候开始,一日三餐到吃喝拉撒是父母;从读书到走进社会是父母;从工作、事业到成家立业再到生儿育女后,还是在依赖父母。因为有了“依赖” 的习性,做儿女的根本从没想过自己“过河了,要自己走路。” “依赖”是一种幸福。当然,这种幸福是寄托在他人痛苦之上得来的,是一种极其自私的幸福。 人生路上,我们总会遇到很多阻碍前行的“河”。当面对一道道艰难跋涉的“河”时,也许,如果足够幸运的话,你或许会遇到一个“扶你上马,送你一程”的好人,帮你指点迷津,拉扯提携借力起航渡过彼岸。 关键是,过了河的你,会自己走路吗? “过河了,要自己走路。” 既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期许,也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释然与信任,更是人生路上亲人最后一道嘱咐。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要明白“过河了,要自己走路”的人生哲理,学会自强自立,特立独行,我想,人生路才会走得更宽更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