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是富养自己的最好方式!

 微微传奇 2022-06-19 发布于天津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

足不出户的生活,已成为现实,生活变得越来越高效,而我们却越来越难获得内心真正的快乐。

爱尔兰作家沙恩·奥马拉在《我们为什么要行走》一书中,提出了疗愈自我最简单可行的方法:定期行走。

行走,尤其是大量频繁地行走,是身心健康的关键。

图片

行走,富养身体

勤走路,可以锻炼腿部肌肉,疏通各部位的经络。勤走路,是最好的养生方法,也是最佳的生活方式。

前段时间,冬奥北京会开幕式,让导演张艺谋再次进入大家的视野。

为了冬奥会顺利展开,他每天工作20个小时,同时推进9个项目;

开会到凌晨2、3点,也成为家常便饭。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到了71岁的年纪,张艺谋还有着如此旺盛的生命力。

其实,这背后,离不开他长期坚持的一个习惯。

张艺谋曾说,无论刮风下雨甚至下雪,自己每天都会快走五公里。

走到身体微微出汗,是最好的状态。

行走,不仅锻炼了他的体能,也使他比一般人看起来更年轻、更有朝气,爱运动勤走路的人,就是在和时间赛跑,你往前走的每一步,都会让你越活越年轻。

图片

图片

行走,滋养身心

在自然中行走,是对心灵最有力的滋养。

苏轼曾在写给友人的信中提到:“晨兴疾趋必十里许,气损则缓之,气匀则振之,头足皆热,宣通畅适,久久行之,当自知其妙矣。”

每天早上,他都必然快走十里路,走到全身发热,血脉流通,四肢舒畅。

汗水的蒸发,帮他清理淤积的忧愁和困扰。

负面情绪得以悄然释放,内心就能得到滋养。

行走,不在于走得多远,花了多少时间,而在于行走本身,专注地行走,即使是短暂的闲逛,也能让你发现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自己。

家门口的风景里,也有诗和远方。

图片

图片

行走,丰富认知

认知越是局限,就越容易痛苦,遇到一点事情,就觉得天要塌了。

当我们的认知提升,眼界拓宽之后,心就会像河水一样宽广。

行走,能够激活“宕机”的大脑

行走的最大好处是,激活大脑,提升创造力。

作家梭罗曾说:

“我的腿一旦动起来,脑子里的想法也开始涌动,好像朝着低处泄洪,想法在高处源源不断地形成新的水流。

涓涓细流从源头冒出,滋润我的大脑。”

通过行走,缓解大脑疲劳,恢复活力,让思绪得到梳理,灵感自然会涌现。

那些费解的难题,兴许就有了答案。

行走,能够拓宽视野

行走,是拓宽视野,丰富认知的助推器。

前面我们提到,行走能够激活大脑,提升创造力。

当创造力得到提升的时候,就意味着,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看待问题了,行走,拓宽了我们的思想,丰富了我们的认知,行走的意义,就是在为你的认知世界绘制地图。

现代社会的便利,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只是,工具无法代替我们的大脑去认识事物,理解事物,也无法代替我们的身体去感受世界,体验世界。

最好的学习,永远在路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