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脂腺囊肿

 wxn2000 2022-06-19 发布于广东

皮脂腺囊肿_中医外科临证手册

一、概述

皮脂腺囊肿,又称粉瘤,是皮脂腺分泌物排泄受阻淤积而形成的囊肿。其临床特点是好发于皮脂腺、汗腺丰富部位,肿物为半球形,小如绿豆,大如柑橘,边界清楚,基底可推动,病变发展缓慢。

本病以皮脂腺分布丰富部位皮肤或皮下一个或多个质软或坚实的圆形肿物为主要临床特点,相当于中医的“脂瘤”。病因多为皮肤腠理痰气凝结而变生囊肿;积久化热,经络阻塞,可致红肿热痛。

二、辨证论治

本病因皮肤腠理痰气凝结而致,故应以理气化痰散结为基本治则。

1.痰湿证

主症:以结节、囊肿为主,伴有倦怠乏力,便溏,苔薄舌胖,脉细弱。

治法:健脾化痰,利湿清热。

例方:黄连温胆汤加减。

用药:党参茯苓、白术各10g,陈皮、半夏、黄连、枳实、山药各15g,白花蛇舌草10g,鹿衔草10g,夏枯草10g,金钱草15g,白芥子10g,丹参30g,炙百部5g,黄芩10g。

加减:若咽干口渴唇燥者,加沙参、麦冬各10g,天花粉30g。结节囊肿难消者,加莪术6g,海藻6g,牡蛎(先煎)30g;伴月经不调者,加当归10g,益母草20g。

2.肺热证

主症:以炎症性丘疹为主,伴有面部潮红,苔薄舌红,脉浮数。

治法:凉血清热。

例方:枇杷清肺饮加减。

用药:枇把叶15g,桑白皮10g,地骨皮10g,牡丹皮10g,金银花10g,黄芩10g,生栀子10g,生石膏15g,白花蛇舌草15g,生山楂15g,生甘草10g。

加减:可酌加连翘、虎杖、瓜蒌。

3.湿热证

主症:以粉刺,脓疱为主,伴有纳呆、便干、溲赤。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通腑。(www.)

例方:茵陈蒿汤加减。

用药:生地黄、赤芍、牡丹皮各15g,茵陈30g,蒲公英15g,黄芩、黄柏各10g,生大黄5g,生薏苡仁、车前草各18g,生甘草6g。

加减:可酌加牛膝、木瓜

三、单验方

1.杞菊地黄液,每次1支,每日2次口服。

2.清解片,每次5片,每日2次口服。

3.新鲜芦荟取汁外涂,每日3~5次。

4.熏洗方 金银花12g,黄芩9g,大黄9g,牛蒡子9g,连翘12g,苍耳草9g。水煎取汁置于桑拿美容器盛器内,通电加热,形成熏气,将脸罩在美容器盘上边行熏洗。每日1次,每次15~20min。熏毕用毛巾擦干,再涂上粉刺霜。7次为1个疗程,若能配合倒模面膜,则效果更佳。

四、中成药

1.金黄散(膏)

组成: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天南星、陈皮、苍术、厚朴、甘草、天花粉等。

主治:清热除湿,散瘀化痰,止痛消肿。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具有抑菌、抗炎、解毒镇痛、抗溃疡等作用,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兼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

用法:适量,每日1次,散剂以酒或蜜醋调敷,膏剂摊敷料上贴患处。

规格:膏剂、散剂。

2.七三丹

组成:熟石膏7份,升丹3份。

主治:提脓祛腐。用于溃疡脓流不畅,腐肉难脱。

用法:制成药线插入囊腔内,外用膏药或油膏盖贴。

规格:丹剂。

五、西医治疗

无特效药物,主要为手术完整切除囊肿。如并发感染,可用消炎药,待炎症消退后再做手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