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发展阶段的教学
提出整改方案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共大总校党委于1961年4月4日向省委呈报了《关于巩固提高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几个主要问题的报告》,就共大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缩短战线,适当集中。主要是调整校、系(科),对于现在尚未办好的学校,应该区别不同情况加以处理。凡有条件办好,而现在没有办好的分校,建议当地党委下定决心,加强领导,帮助解决生产基地,解决师资,配备领导骨干,积极设法从速改进,切实办好,如果当地无法解决这些问题,缺乏继续办校的条件,就不要勉强,应该暂时停办。
在系、科设置上,不少分校存在忽视条件,贪多求全的现象,以致有的系(科)没有生产基地,又缺乏师资,已经办不下去。对这些系(科)必须在全校范围内进行统一调整,集中到师资和设备条件较好的分校去办。凡系(科)设置过多,摊子铺得过大的,应予适当调整合并,集中力量,办好重点系(科)。
二、整顿师生队伍,保证招生质量,提高教学质量。
三、进一步加强生产基地建设。实现教学基地与生产基地的合一,系(科)与场(厂)统一。
四、加强党的领导,充实领导骨干。要求各地党委,对领导力量薄弱的分校,要配备专职干部,充实学校的领导骨干,并配备一定比例的党员干部,建立与健全党的组织。
共大总校党委针对全省共大分校的实际情况,又于1961年8月向省委、省人委呈报了《关于撤并若干分校(技校)和整顿学生队伍的报告》,提出了调整共大的设想计划。根据共大各分校的实际,共大总校提出了五种不同的处理办法。
一是对条件较好,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生产基础完善,生产自给水平较高,领导力量强的分校,可适当扩大学校规模,增加招生任务。
二是对于条件尚好,师资力量基本能满足需要,教学生产基地也已基本建成,能实现基本自给的分校,可维持现在的规模,继续办下去。
三是对于条件虽然尚差一些,但还能维持下去的分校,可缩小学校规模,减少招生任务,减轻学校负担,继续把学校办好。
四是对于有二所甚至三所共大分校的县,可适当合并,集中到条件较好、师资、设备力量较强,生产基地较完善,生产自给水平较高的分校去办。
五是对于条件很差,已根本办不下去的分校,坚决予以撤销,其师资和教学设备由总校调拨给其他分校,其余交给当地政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