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star 洞鉴五千年 2022-06-19 17:07 发表于山西 欢迎大家关注红星忆史 17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1956年6月初的一天,结束了广州之行的毛主席,乘坐飞机返回北京。事实上,自从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去外地开会或视察时,往往都是乘坐火车;而这一次,他少见地选择了飞机这一交通工具,完成北京和广州之间的往返。 在顺利飞赴广州后,毛主席在广东停留了一个月的时间。6月初的这一天,他踏上了归程。 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从广州回到北京的途中,出现了意外情况,令所有人捏了一把冷汗;而当飞机终于成功降落在北京机场时,时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更是急匆匆地奔向停机坪,对机长胡萍心有余悸地说道:“刚才我真有点担心啊!”…… 刘亚楼 那么,这架专机在回程途中,到底遇到了什么情况呢?飞机上的众人,又是怎么化险为夷的呢? 毛主席钦点 刘亚楼出任司令员组建空军1949年4月,解放战争正进行得如火如荼。此时的刘亚楼,正准备率领十四兵团南下,投入解放中南地区的战斗中。 突然,他接到了中共中央的通知,要自己留下来,负责空军的组建工作。 事实上,毛主席选择让刘亚楼担负这一重要任务,是有深刻原因的。作为经历过长征的高级将领,刘亚楼曾经去苏联留过学,且作为四野参谋长指挥过大型作战。无论是资历、见识还是能力,都完全符合空军司令员的任职要求。 7月底的时候,周恩来通知刘亚楼,要他和其他人员去南海中见毛主席,并在8月初前往苏联,争取对方的援助。 7月31日下午,叶子龙把刘亚楼等三人领到了毛主席的办公室。毛主席和众人一一握手后,告诉叶子龙:“我要和他们研究去苏联谈判建立空军的问题,时间可能长一点。谈完后我请他们吃晚饭,你告诉大师傅准备4个人的便饭。” 就这样,毛主席点燃一支烟,坐在藤椅上同他们交谈了起来。谈了一会儿后,毛主席说:“中央建设空军的方针你们已经知道了,现在我想听听你们的具体意见。” 刘亚楼便将东北航校的情况和建立空军的设想,向毛主席作了汇报。 毛主席听完后,说:“我看就以你们的方案作为意见,同苏联商谈。希望你们努力工作,把空军建设好。” 毛主席 此时,时间已经来到了晚上7点半。毛主席笑着说:“刚才说了,请你们吃顿饭,表示饯行。走吧!” 就这样,刘亚楼等人跟随毛主席,进入了小饭堂里。炊事员将四菜一汤摆放在四方桌上后,毛主席又让拿一瓶葡萄酒来。 主席亲自给每个人倒了一杯,说:“亚楼同志,中央派你们去苏联谈判建立空军,你就是全权代表。我预祝你们顺利完成任务。来,为建立一支强大的空军干杯!” 刘亚楼连忙站起身,举起酒杯说道:“我衷心感谢主席的关怀和款待。我们一定不辜负主席的嘱咐,尽快把空军建立起来。敬祝主席健康长寿!” 8月4日,刘亚楼等人飞赴莫斯科,住进了郊外一座疗养院里。12日,他们来到莫斯科中共中央代表团驻地,向正在莫斯科进行访问的刘少奇和王稼祥汇报了毛主席对于建立空军的指示。 次日,刘少奇和王稼祥带刘亚楼等人,拜会了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并参加了双方第一轮会谈。华西列夫斯基说:“我已经得到了斯大林元帅的指示,援助中国建立空军,请中国同志先说说建军的方案。” 于是,刘亚楼向苏方详细地谈了中国组建空军的设想方案。这天之后,刘亚楼等人又与维尔希宁空军元帅深入会谈了三次,并草签了一份协议书。在这份协议书里,有苏联向中国出售飞机、派遣专家和顾问、帮助开办6所航校等内容。 之后,刘亚楼等人参观了苏联空军司令部、飞行航校、航空工程学院等地,对苏联的空军建设有了基本的了解。 刘亚楼 9月21日这天,刘亚楼在收音机里,听到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的消息。当毛主席亲口宣布“我们将不但有一个强大的陆军,而且有一个强大的空军和一个强大的海军”时,刘亚楼深受鼓舞。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这一天,刘亚楼等人在中国驻苏联大使馆筹备处里,度过了难忘的一天。 10月5日,华西列夫斯基告诉刘亚楼:苏联援助中国建立空军的协议书,已经得到了斯大林和苏共中央的批准,第一批苏联专家很快就可以动身。 得知这一喜讯后,刘亚楼十分高兴。在向华西列夫斯基和维尔希宁表示感谢后,他将这个消息电告中共中央。 第二天的时候,中共中央发来回电:“与友方谈定的援建空军的一切计划都很好,中央完全同意。” 就这样,10月7日,刘亚楼等人踏上了回国的旅程。18日,一行人终于回到了北京。 一回北京,刘亚楼就向毛主席和周总理详细地汇报了在苏联争取援助的过程,以及回国后办航校的打算。 毛主席听了后,嘱咐道:“空军的基础差,起步是快是慢,关键看你航校办得怎么样。你的首要任务是选好办校人。这方面有什么困难,可以直接找我。” 有了毛主席这句话,刘亚楼就放心多了。从南海中出来后,他直奔灯市口,对航空局的同志们说:“大的问题,中央已经都给我们解决了。下一步,就要看我们如何敲锣打鼓,把建设空军这台戏唱好!” 1949年10月25日,军委中央正式发布命令,任命刘亚楼为空军司令员,萧华为空军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刘亚楼和妻子 从此,新中国空军开始了充满挑战,承载使命的征程。 毛主席指示加强空军力量 抗美援朝中一鸣惊人1950年春天,在接见刘亚楼时,毛主席当面指示他,必须迅速增强空军力量。刘亚楼在和其他空军领导研究后,决定对原有航校进行扩充,增加培训名额。 4月15日,毛主席为《人民空军》创刊号进行题词:“创造强大的人民空军,歼灭残敌,巩固国防。”同一天,在空军参谋工作会议上,刘亚楼对空军的任务进行了具体阐述,并号召空军广大指战员们兢兢业业工作,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自觉性,完成毛主席交给空军的历史任务。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19日,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决定下,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 由于志愿军没有空军进行掩护,其交通补给线屡遭摧毁,情况十分不利。在这关键时刻,刘亚楼决定带领空军亮剑,与以美军为主的联合国军针锋相对。 11月,刘亚楼着手组建志愿军空军司令部。24号这天,在和中南军区空军司令员刘震商谈时,他这样说道:“空军打仗是个新事物,但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打好。” 接着,他要求刘震带领志愿军空军入朝参战。就这样,刘震被军委中央任命为志愿军空军司令员。 然而,与作战经验丰富的美军等他国军队相比,年轻的新中国空军面临巨大的挑战。经过一番研究,刘亚楼等空军领导决定让空四师打头阵。 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 12月4日,刘亚楼向空四师下达作战命令,要他们以大队为单位,轮番进驻安东,进行实战锻炼。 1951年1月21日,空四师28大队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空战。当天上午,美国空军出动了一批F-84战斗机,对平壤至新安州一线的铁路进行轰炸。 在苏联空军出动8架飞机后,空四师28大队也命令8架飞机起飞。当编队接近新安州时,发现敌机正在轰炸桥梁。 这时,大队长李汉率队迂回到敌机后方,瞄准一架敌机开炮将其击伤。其他敌机见状,纷纷朝黄海方向逃去。 后来的日子里,28大队又多次主动出击,取得了多次胜利。9月底,刘亚楼将空四师的作战情况上报军委中央。 10月2日,毛主席对此进行了批示:“刘亚楼同志,此件已阅。空四师奋勇作战,甚好甚慰。你们予以鼓励是正确的,对壮烈牺牲者的家属予以安慰。” 在朝鲜作战期间,志愿军空军不怕牺牲,不畏强敌,共击落联合国军空军的飞机300多架,击伤敌机近100架。他们从不会打仗到学会打仗、从打小仗到打大仗,在朝鲜半岛的天空上留下了醒目的痕迹。 后来,美国远东空军司令威兰中将回忆道:“中国空军对我们来说,一直是一个谜。他们好像一个晚上便学会了一切,飞行员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就能够进行空战。他们好像在冥冥之中如有神助,对我们来说,很多事都不可思议……” 毛主席罕见乘飞机外出 不料归途遇危险1956年4月,准备前往广州的毛主席决定,自己来回都要坐飞机。消息一出,很多人都有些吃惊。要知道,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第一次乘坐飞机。 毛主席 不仅如此,就在一年之前,中方人员乘坐的印度飞机出现意外,造成了机毁人亡的悲剧,令很多人对乘飞机产生了不小的阴影。 那么,一向喜欢乘火车出行的毛主席,为何这时偏偏要坐飞机? 原来,有关部门原本考虑的,是让毛主席乘坐苏联顾问团的飞机。可毛主席却不同意,他说:“我们有自己的飞行员,为什么要坐外国人的飞机?外国人的飞机我不坐,要坐中国人自己驾驶的飞机。” 就这样,这个光荣的任务被交给了空军专机团团长胡萍。刘亚楼对他说:“相信你们有能力完成这个光荣的任务!” 胡萍回应道:“我们保证安全、圆满地完成任务,飞出中国空军的志气来。” 胡萍此人,也是一位久经考验的革命者。他17岁时便入了党,后来又参加了解放军。空军成立后,由于飞行干部奇缺,刘亚楼便向军委中央建议,从陆军里抽调一批干部,来空军航校学飞行。 就这样,胡萍被选送到哈尔滨第一航空学校。1952年5月,他被分配到北京西郊机场,担任空军专机团第一任团长。 从1954年开始,胡萍就曾多次为周恩来驾驶专机。从各方面因素来看,他都是毛主席这次专机驾驶任务的不二人选。 为了准备毛主席的专机,有关部门挑选了最好的飞机——苏联里-2。这是一架小飞机,只能搭载十几名乘客。 4月30日,负责毛主席警卫工作的汪东兴,专程来到西郊机场检查专机的准备情况。由于毛主席平时喜欢睡硬床,机场的修理厂临时连夜加工出一张木板床,为主席布置好了卧室。 5月3日这天,是个适合飞行的好日子。一大早,在进行了最后一次检查后,专机在停机坪上进行待命。 毛主席乘坐的飞机 刘亚楼对众人正式下达了任务:“今天毛主席坐专机,是对我们空军最大的信任,你们要拿出最大的本事。今天的天气很好,我唯一担心的就是你们精神太紧张、心情太激动出了差错。你们要像我坐你们飞机一样,情绪放松一些,相信你们一定可以圆满完成任务。” 7点半的时候,毛主席现身了。机长胡萍代表机组进行敬礼:“飞机已经准备好,请毛主席上飞机。” 毛主席和机组成员一一握手后,询问了他们的名字和年龄,并感叹道:“你们都很年轻啊!” 接着,刘亚楼向毛主席报告了飞机、航线和天气等情况,并和公安部长罗瑞卿一起陪主席登机。 由于这一天国内所有飞机一律停飞,再加上各种导航设备的全力保障,飞向广州的过程十分顺利。经过近8个小时的飞行,专机顺利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 此时的毛主席毫无疲态,他走下飞机后,与前来迎接的广东省委书记陶铸等人一一握手。主席高兴地说:“还是坐飞机快,当天就到了广州。” 在广东呆了一个月后,6月初这天,毛主席一行将返回北京。 这一次飞行,前面的航程都比较顺利,但在快到北京时,却出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在河北衡水上空,突然出现了大片的积雨云。一时之间,乌云滚滚,电闪雷鸣,飞机也随之剧烈地颠簸起来。 看到这种情况,罗瑞卿心生担忧。他好几次前往驾驶舱,询问情况如何。 罗瑞卿 此时的胡萍和领航员张振民,正在紧张地分析天气图。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得出结论:积雨云只是局部对流,不是大范围的系统;只要不进入雷雨区,完全可以避开危险。 这之后,胡萍努力让飞机保持平稳飞行,先绕到河北沧州,再一路向北,经天津杨村飞向北京。这期间,由于受到雷电的干扰,专机的无线电通信中断了半小时之久,让之前已经回到北京、正在西郊机场塔台守候的刘亚楼,焦急不已…… 当看到专机终于平安归来,降落在机场时,刘亚楼从塔台急匆匆地奔向停机坪,对胡萍说道:“刚才我真有点担心啊!”…… 胡萍则说:“开始我们也有点紧张,后来仔细观察了天气情况,认为可以绕过去。” 而当毛主席走下飞机后,他连声对机务人员说道:“同志们辛苦了!”接着,主席还风趣地说:“祝你们腾云驾雾,在暴风雨中成长。”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洞鉴五千年 不喜欢 确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