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诉衷情近·胜溪采莓园 胜溪艳丽,独有莓园一半。青萦暖帐流香,红破碧波翠乱。迷醉垄横藤漫,玉果垂垂,采客欢情现。 提篮盼,遍把精良尽选,味甘盈齿,果汁犹糖灌。皆贪恋,一园好景,三春美食,几多青眼,盛得人本朝称赞。 ![]() 【 王艳玲评】立意切合本季赛题,莓园采摘乐在其中。下片过实,遣词造句随性,欠回味。 【 吕勇评】起拍凝炼,“一半”尤其传神。上片好于下片,有“美食”,有“青眼”,尾结五言乏味,如景语似好些。 20、清波引·晚霞秋雨 晚霞秋雨,手牵手、笑声一路。鬓霜轻语,旷野老枝树。小院一株桂,暮年秋水涟漪,雀鸣叫、菊香吐。 熹微沐露,润心肺、冲净六腑。忘怀锣鼓,静神赏乡土。携妻紫烟里,落日偎依闲步。任由犬吠鸡啼,妪翁长赋。 ![]() 【 王艳玲评】格律无误。整首词意在以“晚霞秋雨后,携妻于旷野途中、紫烟落日里的闲适淡泊之心境”统摄全篇。然上片层次及意脉不清。“小院一株桂, 暮年秋水涟漪”句一出,便不知所云。 22、诉衷情近·郊行过儿时与玩伴捉螃蟹处步柳耆卿韵 夕阳伴我,迹访陶公住处。风吹万点飞红,春到满衣滴翠。重历少时游冶,移石寻螯,掷石涟漪起。 如烟里。据得梧桐独倚。故交零落,往事熏人醉。栖迟际。渐增马齿,还迷鹿梦,觅侯万里。对影长凝睇。 ![]() 【 王艳玲评】对景怀人,上下片昔今对比感叹境过时迁。词调沉郁。“还迷鹿梦”用典,“觅侯万里” 与整首词隔。 【 吕勇评】上结叠二石,亦得情趣,以“涟漪起”结,可见匠心,换头自然而然。不足处有二:上片“访陶公”,下片“迷鹿梦”,“觅侯”,此境终非圆融。另“处”,落韵了。上结叠二石,亦得情趣,以“涟漪起”结,可见匠心,换头自然而然。不足处有二:上片“访陶公”,下片“迷鹿梦”,“觅侯”,此境终非圆融。另“处”,落韵了。 23、诉衷情近·菜园颂 退休放手,觅块休闲菜地。开春种下希求,初夏菜园赏赐。瓜果满园娇嫩。沟壑坑畦,好似抓金币。 青椒丽。豆角黄瓜架系。绛红青绿,韭菜齐刀戏。蕃茄稚。估评贵气,深情触摸,恣情达意。品味皆欢喜。 ![]() 【 王艳玲评】写实叙事,前因后果。笔力欠精练。“好似抓金币”句费解。 ![]() 24、诉衷情近·壬寅三月 眼穿霁野,却叹嫣红几剩。青苍草树连空,纷乱棘藤锁径。长记踏春年少,菽麦牛羊,一笛云山迥。 暝烟冷。次第芜篱废井。照溪梅老,寂寞流清影。徒闲听。噬雷战鼓,封门厉喝,漫天风哽。喋喋残莺竞。 ![]() 【 李锦评】触景生情,现实与回忆形成鲜明对比。上片有些矛盾,既然连空、锁径,何来“穿”? 【 吕勇评】景语起兴,空寂寥落。歇拍回忆,悠然自在。二种情绪,自成跌宕。下片续接,至五拍,陡然一转,现实诸象一笔带过,似缘由非缘由,见仁见智。尾结“竞”,甚传神。此作谋篇见功力,有跨度,有起伏,形散神不散,行文圆熟,下字老到,可圈可点。 25、诉衷情近·野苍目远 野苍目远,暖处牛耕鹭戏。梨云绽蕊香生,桃雨唤芽郁起。旋引送梅遗怅,垂柳交纷,煮月听蛙沸。 枯篁底。玉笋还相耸出。陌头丛棘,漫道蹄轮滞。长风济。乱霾过眼,繁英照破,莽原迤逦。景挹山屏外。 ![]() 【 李锦评】围绕比赛诗句展开。过片承接不足,煞尾句提升空间较大。 【 王艳玲评】通篇写景。也许皆为眼见之实,但过多过杂无重点。从时间上看,应为日间见闻。但上结画风突变。“煮月听蛙沸”从何而来?与前后毫无关联。 27、清波引·金秋夫妻收梨 淡云天暮,叶零落、进秋远暑。果园香布,十里八乡度。宇朗爽风送,灿灿金梨枝顾。备车拉桶来收,踩高凳、共情诉。 轻拿稳注,摘攀累、装箱受苦。你吾相辅,赶时入凉库。悠悠路人过,隐隐欢歌欢语。四季多汗多勤,一朝丰富。 ![]() 【 吕勇评】扣题,通畅。此作似原石,宜雕琢取舍,“收梨”铺陈过冗,且文字拖沓。过片宜句号,下片三拍五字句宜领。 30、清波引 嫩黄初吐,更昨夜,着风染雨。水边烟渚,袅娜漫轻舞。忍看斜阳暮,吹落残花无数。忍听杜宇声声,正低诉,别离苦。 羁途客旅。况都是,孤影陌路。此生应误,怅幽梦难与。何时曲江岸,纸伞乌篷柔橹。春山春水悠然,不知今古。 ![]() 【 李锦评】围绕比赛诗句展开。首句破题点明时间,渲染气氛,为下片的孤影陌路埋下伏笔。煞尾意未绝,留有余味。 【 吕勇评】别情离绪入词是常态,上片景语起兴,肩头句来托,情语作结,词味顿生。下片承接自然,用情语。一拍一转,婉约中见起伏。章法井然,下字工稳,词贵曲笔,此作当得。 ![]() 33、清波引·春游 舟摇青浦。却惊起、戏游野鹜。柳丝千缕。风梳漫娇妩。紫陌尘音少,几许寻芳霞侣。独怜山外行云,影无定、向何处。 平桥久伫。似窥见、临水钓户。杏花蹊路。正萦绕歊雾。安闲远行客,试把韶光留住。尽赏含秀斜川,绮情都付。 ![]() 【 李锦评】凝练不足,山外行云句尚可圈点。 【 王艳玲评】上下远近虚实相济,整体意脉贯通,不隔不滞。有慢词情致韵味。 【 吕勇评】上下片转接自然,景语情语皆得体。若说不足,就是句法一味叙来,少变化。 35、诉衷情近·柳外轻黄 早春雨霁,伫立长堤绮陌。桥横风柳轻黄,枝发冻梅淡白。遥望一江烟水,渺渺波光,未见归帆迹。 忆当昔,作画吟诗弄笛。几多欢乐,不觉韶华失。叹今日,别离十载,孤灯瘦影,百宵寥寂,独自空垂泣。 ![]() 【 李锦评】围绕诗句展开,春归人未归,今昔对比写出现状,只是没有精彩的句子。 39、诉衷情近 雨霁闲钓 一天雨霁,十里山村似洗。依稀淑气如酥,迢递玉溪涨翠。斜燕剪云桥外,杨柳堆烟,乱雪梅花坠。 晴光里,向此闲身以寄。绿蓑青笠,坐钓春烟细。心相契,岸间白鹭,林边夕照。晚风微起,小棹轻轻倚。 ![]() 【 李锦评】围绕诗句展开,情从景出,景入画来,读来可解“悠然”之意。 40、诉衷情近·田园趣 井田柳浦,秀草嘉鱼野鹜。童牛饮水溪边,邻妇洗衣桂渚。园圃弟兄陶煦,搭架糊棚,嫂子蒸黄黍。 当亭午。且倚山边老树。酒歌杯箸,偶尔吟诗赋。无心处,夕阳渐落,凉风已至,架犁归去。杳寂凝珠露。 ![]() 【 李锦评】虽写柳,但是离了题目诗句的本意,写田园之趣。略白话。 【 王艳玲评】田园气息浓郁,画面感扑面而来。上结“嫂子”非词家语。下片以景作结。闲适惬意。 【 吕勇评】朴实自然,上片所见,下片自感,流畅。上片人物,过于具体便拘泥拖沓,词味顿失。 ![]() 41、清波引·山里人家(词林正韵) 壑深崖峭,望峰顶、白云笼罩。密林围绕,枝头鸟儿叫!点点竹篱舍,缕缕炊烟漂缈。静听流水潺潺,柳荫下、系归棹。 躬耕破晓,种瓜果、栽蒴耨草,插殃培稻。愫情乐山坳,心醉风光好。世外桃源容貌,如诗如画谁描?自然天巧! ![]() 【 李锦评】凝练不足,词味不足。 【 吕勇评】情景皆扣题。“点点篱舍”是山里景象,有溪,如果临河,宜片片,故“系归棹”牵强。过片宜句号,“殃”笔误,“愫情”句宜领。 42、诉衷情近·步家乡秋野感怀 露凉菊绽,又见翔天阵雁。闲听大树鸣蝉,尤惜小花落蔓。遥望满田金色,滚滚黄涛,到处秋光绚。 家乡汉。个个心欢结伴。互帮农事,竞赛西阳晚。千千万。面朝黑土,头悬艳日,向来情愿。把米粮争献。 ![]() 【 李锦评】景物铺垫与情感抒发不协调,词味不足。 【 王艳玲评】起拍交待时间节序,然后从空间上梯度降维。由天空阵雁到大树鸣蝉到小花再到平野。总写无限秋光。下片描摹秋收时节互帮互助的喜人场景。艺术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整首词立意较好,语言过于直白。 【 吕勇评】上景下情,传统章法。上片“闲听”“尤惜”与下片“互帮”“面朝”“头悬”不在一条线上。尾结宜五言,非领格,而“争献”更添败笔。 43、诉衷情近·游春(通韵) 又来细雨,洗净蓝天碧地。芳郊嫩柳青青,穿燕舞莺斗戏。花落草缠绒絮,恰似柔情,少女心欢昵。 残阳际。旧梦一帘怎寄?鸟藏林暗,月隐山吞噬。轻呼觅。暮云过后,飞来锦信,俊郎有迹。又是良宵忆。 ![]() 【 王艳玲评】上景下情惜春怀人之作。“暮云过后,飞来锦信”句,与整首词前后关联不协, 甚觉飞的突兀飞的无来由。 ![]() 44、清波引·归田园居 赋归兮愿。叹高厦,樊笼久倦。洗心幽涧。云涛看舒卷。簸得泼山黛,擦去俄而还现。荷锄率性徐行,披蓑雨,觅诗漫。 炊烟婉婉。背斜照,童坐犊返。蓦然眸炫,飨花盛如宴。渔樵来宾否?意气江湖论遍。检点春韭秋葵,幸时未晚。 ![]() 【 王艳玲评】久居闹市退隐田园,披蓑荷锄率性而为,令人忘俗。非心境恬淡者而不能。上片一处格律有误。上结“觅诗漫”句可再酌。 【 吕勇评】情语入题,时直时曲,谋篇得当。字词感觉还宜多炼:“簸得”“诗漫”等等,下片二拍以后亦觉松散。 45、诉衷情近·魏榆山村 陡坡曲陌,百亩园林尽显。层峦云彩来遮,重叠壑沟眺远。秾艳一枝青绿,欲问农桑,景色逢时展。 农家院,喜鹊鸣檐结伴。数声墙外,柳絮垂金线,桃花绽。步随树隐,云移鸟啭,水流清浅。感慨沧桑变。 ![]() 【 李锦评】凝练不足。煞尾写“死”了,没有余味。 【 王艳玲评】上远下近,概括与具象相结合。下片情语作结。“百亩园林”“一枝青绿”两句略有前矛后盾之嫌。 【 吕勇评】整体扣题,由远到近,流畅。上片一二拍大景,“一枝”再琢。“欲问”亦牵强。尾结“沧桑变”宜铺垫。 46、清波引·编村志树新风——读田岳堡村志 编修村志,付桑梓、几多议会。此书成矣,功名敬前辈。细数大成就,欲说当今人事。炕头盘腿农家,乡音话、有滋味。 新风写意。好传统、纯朴为美。鹊鸣声脆,睦邻尚崇礼。筹划田园景,想得春来晴丽。歌声一曲悠悠,五云呈瑞。 ![]() 【 吕勇评】好题目,上片如题,娓娓道来,三拍凝炼,歇拍可诵。过片还行,但二拍以后便有些跑题,通常“村志”是叙史,非“筹划”,故四拍以后,崩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