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料 | 尹桂芳竺水招四十年代唱片集锦

 云十洲l 2022-06-19 发布于江苏

尹竺合作太早,留下得都是传说。

说没缘吧,年轻时流离颠沛期间也能多次相遇,并且相伴。

说有缘吧,她们在一起合作的唱段,基本都属于越剧草台班期,原始,粗糙,听不懂。这些唱段有研究的价值,没多少欣赏价值。

等到越剧雏形既现,她们虽非绝无录音,但是双方竟然没有一张合灌唱片存世,都是各唱各的。

来,一曲《枉凝眉》。

《蜜蜂计》

董大户继室胡氏欲调戏继子良才不得,怀恨在心。一日,胡氏见良才进花园,在身上搽蜜,蜜蜂闻到蜜香,飞来叮胡氏,良才跑过去帮助胡氏赶蜜蜂,被大户撞见,大户气死,胡氏诬良才将其捕入牢狱。狱卒薛老头之女红玉爱上良才,让良才男扮女装,红玉女扮男装,放火烧监狱后出逃。良才逃至江边遇官船,被尚书马瑞祥收为“义女”,随同进京。红玉赶考得中状元,瑞祥将义女良才许配红玉,洞房中夫妻相认。在瑞祥帮助下,良才代替红玉上任,回洛阳亲自查明蜜蜂计阴谋,将胡氏、乔仁惩治。

该剧可演两本,20世纪40年代由上海益民书局印成小剧本出版。

唱片是其中一个折子《狱中缘》,写董良才中了“蜜蜂计”,蒙冤入狱。良才诉出实情,禁子之女苗凤英很是同情。

——这看上去,男主名字没变,女主名字变掉了,原著更加复杂怪诞,讲的是董有妻凤英,为董下狱自杀,但生寿未尽附身于女主。这里面显然合二为一了,并采用了凤英的名字。戏中女主是狱卒之女,性格泼辣,一开始听到良玉痛哭,她烦得不行,抡起皮鞭就打——呃,还没见过竺哪出戏泼辣过呢,好想看剧照。至于尹,这出戏倒有点她后来的模子,各色各样变着法儿出桃花,好几出戏里被小妈勾搭^-^

《合同记》

落魄书生王清明投亲途中被家奴所害,失落了婚约合同,被田家赶出相府。城隍庙中,愤满的王清明怒斥鬼神善恶不分。小姐田素珍赠王银两以资赴试。几年后,王清明得中状元,乔装改扮来旧地寻访,同期在一尼庵中与已作尼姑的未婚妻相遇,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段就是尼庵重逢,我敢打赌从前多半有《秋胡戏妻》《探寒窑》的色彩,只不过尹竺分外正经,给改掉了,但显然还留有点影子呢,尼姑多嫌着眼前这位“江湖”不正道。

………………………………………………这个唱片音质相对好些,但是然而,……这会儿她们的嗓子20岁,20岁……

《破肚验花》

据微博上有人挖出古料,这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晚清时期,有个妹子长得稍胖,闲言碎语以谣传谣变成未婚有孕,夫家要退亲,其父嫌丢人,就当场把女儿剖了……戏里是兄长探询妹妹口风,妹妹赌咒发誓,但兄长仍然胆小,妹妹在公堂上自剖以证清白,这个戏充满早期做工戏的特征,自剖时会有很多高难度动作,也就是把这种悲惨渲染到极致。

《玉连环》

这是我第一段听到的尹竺四十年代录音,当时除了”啊呀……啊呀……“啥也没听明白……

赵云卿年幼曾与白龙江之女赛花订亲,后赵家家道中落,云卿携书童投奔岳父白龙江。云卿中途遇到同窗李文林。李害云卿,冒充其身份来到白家。白嫌赵家贫困,毒死了李文林,白赛花祭灵,赵云卿在客店女李翠英帮助下现身。赵被诬凶手,白赛花出逃,为夫告状。

过去的传统故事多少有点大同小异,这戏和《合同记》前半部分挺像,而《蜜蜂计》和《描金凤》也有些近亲。

该剧后来成为张云霞的代表作,以李翠英为第一主角,改成李翠英代替白赛花告状,清官邹应龙——好歹不是包公或者海瑞。

这个唱段是白赛花祭灵时赵云卿现身,当场“盘夫”。张云霞和刘丽华的现场实况,这段一个哭灵祭酒,一个探出脑袋把酒喝了,非常的能搞笑。

《盘妻索妻》

这不用介绍了,提醒一下,这个唱段长达12分钟,原大中华唱片4面,前面是《赏月盘妻》,后面有一长段的《劝兄求兄》。

从戏里可知,原来的《盘妻索妻》至少有两本,梁玉书携妻出逃后还遇上了已经上山造反的妻兄。

谢云霞嫁给梁玉书是抱着“刺杀小奸报爹娘”的想法的,因此“做到三桩不刺杀,谁知他件件都依顺,使得妹子无法想”,”虽然与他有杀父仇,哥啊,为人善恶要明亮“。

紧接着梁玉书对舅兄一顿吹捧,”你是英雄……(听不懂)……行事需要三思量“,然后讲道理,”父为奸臣子为良,一母九子是同胞生“,以及当场撒狗粮,”并非玉书自称好,问你的小妹就明亮“。

这个录音我感觉稍微晚些,两个人都有一些模糊的唱腔特征出来了。竺水招的唱腔也更加柔软,有更多女性特点出来了。《合同记》里面真的听不出多少生旦差异化。同时唱词的堆砌性也少一点,这出戏是汤笔花根据《盘夫索夫》的游戏作,但不管怎么说,是有编剧的。

《红楼梦》

尹桂芳一生四演《红楼梦》,这是第一次,演出于1945年,也就是在芳华建立前一年。当时已经电台风靡。这也算是个小小分水岭,新越剧和的笃戏的一条分界。

”哭灵“的唱词,很健康,四十年代越剧《红楼梦》也有若干老唱片,有些词儿非常吓人,几乎分不清林黛玉和花魁女那地步。尹竺这个戏还有老戏痕迹,但应该是已经有编剧把把关了。

我竺的形象很健康,貌似有点不林黛玉,哈哈。可惜也木有剧照瞧一瞧啊。

越剧完成了质的飞跃,嗯,从不像越剧,变得像越剧了。

《回头想》

这里面有两段哈。都是对女儿静子在唱。

徐进编剧。《浪荡子》也是他……

李德村去大上海闯荡。两年后,村中闹灾荒,淑华每天倚在水车边盼望德村还乡。幸得邻人援助,淑华带着女儿去上海寻找德村。德村在上海已发了财,学会了投机、赌博、跳舞,并已有了一个如花似玉的知己——舞女陶莉莉,所以已把乡间忘记。淑华带着静子,找到了德村,流着泪诉说乡间的惨况,德村感到良心的不安,开始忏悔,求淑华饶恕他,但遭到莉莉的极度反对,淑华义怀着一颗破碎的心回乡。莉莉跟着史三卷财出逃,德村精神上受到刺激,眼睛瞎了。淑华来到医院看护德村,日夜殷勤服侍,但不透露身份。德村眼睛重见光明,但已找不到那位白衣天使,只有一封血纸红泪的信。中秋夜,德村回到了故乡,在老家门前徘徊不敢进去。最后他终于在老父和妻子的面前忏悔,他们原谅他,他与老父、妻子、女儿团圆了。

这个戏里的妻子比《浪荡子》里的李萍特色更加鲜明, 不仅仅有着忍让和牺牲,同时展现了女性强大坚韧的一面(想变白衣天使就变了^-^反过来施恩),并不是一直都处于弱势的,稍稍有点大女主早期迹象。这和李萍始终在最底层挣扎不一样,公公病、女儿弱,早期戏里没有原谅金育青,但可以想见她仍处于走投无路的境地,《回头想》则浪子回头金不换,破镜重圆了。很显然这是同一位编剧拼命在想着写出差异化来。

《浪荡子》

前面有段李萍怒斥金育青。《叹钟点》由于唱片时限,我认为是加快速率的。

这个唱片据说是她们分开以后才录的。

这戏大家比较熟悉,不同的点上面也写了,我也没啥好写了。只说一点花絮,《回头想》里的舞女陶莉莉,是戚雅仙演的,《浪荡子》里,戚雅仙演的则竺水招的好友花含英。这应该也是一个差异化设置,否则两出戏太像了。另外赵雅麟演朱复华,两对夫妻。

什么?我竺又生女儿?……这有啥稀奇的?

《渔娘》

出自《水浒后传》,梁山好汉阮小七化名萧恩,其女萧桂英与花荣之子花逢春订亲,不料被占罕强娶,婚后夫妻很融洽。萧恩让女儿毒死占罕,桂英非常痛苦,这段戏里说了理由,占罕本是穷苦人,他也是被逼来打仗。结局应该照样要下毒的。

歌仔戏杨丽花传记里提到李登辉看这出戏,觉得太悲惨了,杨就改了结局,毒药变成蒙汗药,而且占罕改成了宋朝人(陆文龙一样的身世),他还有个孪生兄弟,超复杂。

这出戏里透出一种新意,萧桂英是有未婚夫的,按照老戏她就得几十上百年跟着花逢春化骨扬灰了,但这戏很明显不是,萧桂英和占罕从陌生到了解,产生了爱情。竺水招的戏有好几出隐约表现出了这种意向,并没有受到“从一而终”的桎梏。

京剧《打渔杀家》,取材如一,故事比较简单,父女俩打渔,然后杀了大鱼霸。

《山河恋》

其实不太能肯定,这个唱段是四十年代录的。很可能是五十年代的电台录音,一共两段,五位小生花旦,刚好少了筱丹桂,这一点看起来也像是后来补录的,这位已经没了。《夜宫夜叙》如今找不到,找到了,嗯,尹竺也没在一起:)

《山河恋》演出,蹭热度第一弹:竺水招的宫廷形象!

漫话《山河恋》,兼谈传承,以及“禁宫夜叙”唱词

我能想起尹竺四十年代的录音就这些,还有什么?

【注:资料所限,图和戏不一定配得上。】

视频 | 自制版南越音配像《十八相送》实况录音

转载 | 《柳毅传书·祝湖露真》修复版及音配像版

转载 | 《柳毅传书·见三娘》修复版及音配像版
转载 | 《卖婆记》片断修复音画同步
美人如花隔云端 | 《南冠草》配像集锦


竺水招50-60年代(系列文章集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