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水堂的高货,卓尔不群!

 天宇楼33 2022-06-19 发布于四川


图片

天津博物馆2005年曾举办“海峡两岸玉缘—山水堂藏玉特展”,展品出自台湾著名收藏家黄明辉先生。那次展览共展出225件唐宋辽金元明清玉玩,每件展品无论是工艺、质量或收藏题材,都呈现出极高的水平和特色,受到天津古玉爱好者的赞誉。

图片

这是天津博物馆为推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弘扬中华玉文化,借新馆开馆之际,首次邀请私人藏家的特展。

图片

黄明辉先生是台湾著名实业家,曾任台南市文物协会理事长,出于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近二、三十年来,戮力于历·文物收藏,品类不论瓷器、玉器、木雕、杂项等,只要精致稀有,都是他求珍索瑰的对象,尤其是玉器方面,更以“真、精、奇”闻名。

图片

清·白玉寿翁乘搓进桃贺寿摆件

图片

清·白玉刘海戏金蟾牌

图片

清·白玉持梅枝双童子佩

图片

清·白玉留皮巧色雕双童子持如意戏金蟾佩

图片

清·白玉裹小脚背鱼笼村妇

图片

清·白玉骑竹马童子

图片

清·白玉持莲童子

图片

清·白玉米芾拜石山子

图片

清·白玉仙女像

图片

清·白玉仕女像

图片

图片

清·白玉神农大帝像

图片

清·白玉胡人献宝纹火镰佩

图片

清·白玉双童乘搓进宝图

图片

清·白玉卧叶仕女

图片

清·白玉持莲童子佩

图片

图片

图片

清乾隆/嘉庆御制碧玉十六罗汉玉册

图片

清·青白玉人物纹佩

图片

清·白玉镂雕和合二仙

图片

清·白玉山水纹牌

图片

辽·白玉犬纹带饰

图片

辽·黄玉卧犬

图片

宋·黄玉马上翻身

图片

辽·白玉髓羊纹带饰

图片

元·白玉狮戏球纹鎏金铜带扣

图片

金元·墨玉马

2011-10-23   北京保利

RMB 17,250

墨玉通体有白色玉斑点,立体雕琢一卧马。墨玉马,回首弓身呈伏卧状,马身躯壮硕、肌肉强健,头、身、足比例协调,尖耳内凹,浮雕马颈背鬃,刻画自然,四肢趴卧于腹下。全器所施线条沟渠粗深,刀法简洁利落,予人劲道十足之感,此器有方形中穿孔,自上而下贯穿,应作为坠饰用。此马造型身躯健硕强壮,四肢粗短,极似天上草原一带的骏马。

图片

元明·墨玉瑞兽

2011-10-23   北京保利

RMB 20,700

墨玉微有金黄色沁,立体圆雕一辟邪瑞兽。墨玉辟邪瑞兽,弓身转颈侧头呈伏卧休憩状;全器所施刀工线条极为简洁利落,劲道十足,粗犷中带有威严。辟邪兽方头独角,涡卷形耷耳、头额宽广、琢磨凸出的三角形眼、蒜头鼻、宽口合闭等五官,身躯粗壮,前肢前伸,后肢收于腹下,呈伏卧状,长毛以阴刻线条表示曲卷于臀上。此器大刀阔斧碾制,又不失其凹凸体态,娇憨可爱,活泼生动。

图片

明·白玉卧虎

图片

明·灰玉封侯挂印

图片清·白玉松鹿纹饰

图片

清·白玉浮雕双马图

图片

清·白玉双獾卧叶

图片

唐-辽·白玉莲花发簪头

2011-10-23   北京保利

RMB 48,300

高7.3cm。白玉,洁白晶莹,扁平状,立体镂雕由池水中伸展出的一把莲花,双面纹饰相同,为一朵盛开的莲花,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苞,一枝半合的莲叶及几片水草,器下面有一圆孔。莲花花瓣伸展极大,花瓣边沿均以阴线刻画,中间有一莲蓬上有一花瓣浅凹入,使之有视觉上的层次感;含苞的花朵似松果,花瓣纹饰与盛开的花瓣相似;莲叶折合似折扇,叶面饰放射状阴刻线为叶脉纹,叶边沿并饰波浪状锯齿纹,水草长弧似长刃弯刀,长短不一,叶面并简饰细阴线纹为叶脉。

图片

金元·白玉牡丹花纹嵌饰

图片

金元·白玉花形饰

图片

金元·白玉花鸟纹发簪

图片

元·白玉留皮巧雕荷塘嵌饰

图片

元·青玉花果纹带饰

图片

元·白玉花卉纹发簪头

图片

明·松竹牡丹纹桃形带板一对

2011-10-23   北京保利

RMB 74,750

长5.6cm。白玉略有微黄沁色,桃形外框扁平状,两件基本型式相同,纹饰相对称,中间以多层次镂雕一块山石之上,有一枝盛开的牡丹花,花瓣以阴刻线刻画,叶子微凹,外侧有一棵苍松,枝干盘旋而上,枝叶茂盛,枝梗穿插交错,松叶以圆团形内饰多条交叉阴刻线,外沿缺口锯齿状的松针叶纹;其下为透雕一丛竹叶,竹叶间并饰一圆内透刻一“卍”字纹,图案结构别致,线条有纵深层次的感觉,并具有吉祥含意,以“竹”与“祝”谐音,松树代表“长寿”,牡丹花代表“富贵”,故有祝颂长寿富贵之意,这均为明代的风格特征之一。

图片

明·白玉花卉纹饰片

图片

明·白玉牡丹花

图片

清·白玉牡丹花

图片

金元·白玉鳜鱼

图片

图片

金元·白玉留皮巧雕莲鱼纹坠饰

图片

元·白玉鳜鱼莲花流水纹饰

图片

图片

元·白玉童子骑鱼

图片

清·白玉独占鳌头

图片

清·镂雕番莲纹双耳环盖炉

图片

图片

图片

清·青白玉乾隆款双凤耳瓶

图片

清·白玉饕餮纹瓶

图片

清·白玉花卉纹葫芦瓶

图片

清·白玉镂雕牡丹花双耳盖香薰炉

高13、宽18厘米。白玉,料大质精。体圆,分炉盖、炉身两部分。全器以镂雕兼线刻技法琢盛开的牡丹花,枝叶交错,花团锦簇。底部圈足外撇,镂空花蕾纹。牡丹素有“国色天香”、“花开富贵”之美称,此炉雕刻精致,花叶饱满致密,观之仿佛有浓郁花香沁袭而来,令人心醉不已。

图片

清·镂雕五蝠飞翔纹镇尺

图片

清·白玉五蝠纹环

图片清·白玉夔龙蝠纹磬牌

图片

清·白玉梅树纹嵌饰

图片

清·白玉菊花文嵌饰

图片

清·白玉菱角佩

图片

图片

清·白玉四时花卉纹璧

图片

唐/辽·白玉桃形带饰四件

2011-10-23北京保利

RMB 23,000

白玉质部分有赭黄色沁,扁平状,三件桃形带板,光素无纹,仅在中间钻两个孔洞,以供花形鎏金铜钉,将其铆固在革带上。一件带扣,扣针已遗失,只剩扣环,呈长方环后加一片平板,平板钻有两个小孔,可供铜钉铆固用。

其形制和风格本始于唐代,但与辽代陈国  公主墓所出土的玉銙丝革蹀躞带中,桃形玉带饰相似,故也可定为辽代作品。

图片

明·白玉流云纹带板

图片

明·青玉桃形单耳杯

2011-10-23   北京保利

RMB 86,250

长11.9cm。青玉,杯口有墨绿色斑沁。杯呈桃形,深腹、杯壁掏膛极薄、以三片桃叶为杯把,并贴于杯外壁上;桃叶细长、中间内凹、两边凸出,并饰短阴刻线为叶脉,极有立体效果;杯底无圈足。杯口外缘以剔地阳文琢“蓬岛芬香”四个字,造型虽粗犷,但古朴典雅。似乎为人贺寿赠礼之用。整器棱线分明,抛光打磨极佳,都为明代玉雕特有的风格。

图片

明·白玉桃形单耳杯

图片

明·白玉梅花纹双灵芝耳杯

图片

明·白玉双梅枝耳杯

图片元·灰玉笔架山

图片

战国·S龙纹佩一对

2011-10-23   北京保利

RMB 80,500

青玉,器表大部已有钙化,呈土黄色灰白沁,一对有一大一略小,造型基本相似,S型扁平片状,两面均有雕工,纹饰相同。龙作侧身,侧视状,头微昂,椭圆形眼,上唇长且鼻吻上卷,脑后有似耳或似角的脊,口微张,头与颈处有一弧线,身成弓形,有一随身形框,框由外向内微内凹,全身饰勾云纹,挺胸中间有一孔洞,无足,尾分双叉,一外卷,一内勾。纹饰华丽,古朴高雅,造型活泼生动。此种S型龙纹造型均为战国时代所特有的玉器。

图片

战国·黄玉龙纹璜

2011-10-23   北京保利

RMB 138,000

青黄玉,局部受沁呈黄褐色,扁平状,半环形璜,两面纹饰相同。璜两端为形式相同的龙首,两龙身于中部并成一体;龙作侧身侧视状,椭圆形眼,上唇上翘勾卷,口微张,口上沿饰扭丝纹,面饰网格纹,尖耳勾卷贴于脑后,身躯饰凸出的卧蚕纹,排列工整,雕琢精巧,两面纹饰相同,身体中间靠上缘处有一小孔,可供系挂。卧蚕纹又称谷纹,始流行于战国时代,至两汉之间。

图片

汉·黄玉兽面云纹剑璏

长10.4、宽2.6厘米,多黄褐色沁。此璏一端饰有兽面纹,方形大眼,炯炯有神,阴刻宽眉,纤细浓密,上扬曲卷。兽身以压地隐起法琢勾连云纹、如意云纹、网格纹等。其雕琢风格具有汉代玉剑璏的典型特点。

图片

汉·碧玉卧蚕纹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